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地沟油总结论文

有关地沟油总结论文

我为总理“献一策” ---浅谈地沟油现象

08建筑学(1)班: 朱晶晶 08 建筑学(2)班: 储顺平 方叶丰 黄康华 罗伟钢 指导老师:毕昌萍

摘要:说到地沟油,人们都深恶痛绝,因为心理上就觉得十分肮脏,十分恶心。然而“地沟油”一直存在于中国餐饮业,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地沟油”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调查当前中国地沟油现状,了解地沟油的本质、流通的途径、地沟油泛滥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状况方法,给自己一个干净健康的饮食环境。 关键词: 地沟油 健康危害 黄曲霉素 泔水油 整治措施

“民以食为天”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俗语反映了餐饮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似鱼和水之密切。餐饮于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展现了人类的文明,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然而油作为餐饮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却因地沟油的存在而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沟油在我国流传已久,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几百年以前。发展到现今,地沟油已经加工成“一条龙服务”,因其中夹杂着巨大的商业利润而使地沟油的流传更广,从而更多地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次社会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设置了一份问卷,主要针对浙江理工大学学生。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地沟油的认识”、“地沟油的看法”、“整治地沟油的一些办法”等方面问题。发放有效调查问卷100份,收回50份。

一.地沟油的了解: 在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大部分的群众还是比较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也相对清楚地沟油的概念。首先,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 地沟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在多数城市,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位农夫模样的人骑着一辆满载泔水的小货车,在街头慢慢前行,一路淋漓不尽的泔水和一股股不断散发出的馊臭味,令路上的行人掩鼻避之。而这些令人作呕的垃圾1小时以前或许还堆 积在的某个餐馆里。这位农夫每天晚饭后都会骑车赶到这里,然后将泔水集中运走。在这些餐馆厨房里,掀开废水井盖,就会看到里面漂浮着一些粘稠的褐色东西,那是清洗碗碟后的油脂、洗洁精和饭渣混合物。每到晚饭时间,大部分的餐馆饭店门前就会停着这样的泔水车。这些泔水会被运到郊区某处民居,泔水和地沟油被混在一个大锅里,锅底下是熊熊燃烧的火苗,农夫用大勺将飘浮在上面的油脂一点点刮出来,倒进旁边的另一个容器里。他们提炼出来的油会有人专门来收购,进行加工处理后再转手卖出去。据知情人介绍,仅在北京地区,像这种“炼油”的农户有上千家。

二.地沟油的现状: 在调查中约有84%人表示可能吃过地沟油,同时也感叹地沟油实在是太普遍了,与自己的生活形影不离。的确,现在地沟油的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对记者这样说:“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可见地沟油是如何的铺天盖地。 据知情者介绍,地沟油加工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一条龙”式的链条,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很多人乐此不疲。这种以饮食垃圾炼油的行业是个暴利的行业。 据一位收泔水的人介绍,他们平均每3天就能生产1桶(约180公斤)泔水油或地沟油,每桶平均价格都在580到600元。那么按此推算,他们每月能赚到6000元。而对于那种集生产和销售于一身的油贩子来说,利润更是极度丰厚。他们收购的地沟油每吨是3400元,加工后的“成品油”就可以卖到每吨5000元。去除各种成本后,纯利润每吨在1000元左右。据了解,那些找油贩子收油的人把油运回去以后,为了更好地掩人耳目,蒙混过关,还会往那些油里勾兑入大约1/3的色拉油和1/3的棕榈油油,就这样,这些混合物被装入小瓶,随着那些“正品油”混进粮油市场,流向人们的餐桌。

三.地沟油的危害: 在看来地沟油的来源途径如此肮脏不堪,那对于地沟油的危害又有多少人清楚呢。绝大多数的人对于地沟油还是采取比较反对的态度。大家普遍就认为他是一种恶心的东西,不健康,不卫生,但对于其具体的危害就不得而知了。肛肠专家解释,地沟油确实是人们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对人们的肠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破坏力。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危害: 1、地沟油会导致消化不良: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2、地沟油会导致腹泻: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3、地沟油会引发强烈腹痛: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4、地沟油可导致胃癌、肠癌: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地沟油是对从酒店、餐馆收来潲水(泔水、残菜剩饭等)和地沟油进行加工提炼,去除臭味而流到食用油市场的成品油。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极不卫生,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过菜油”之一的炸货油在高温状态下长期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四.地沟油的一些分辨方法: 虽然地沟油在完成之后与普通的食用油没有太多差别,但还是有些不同之处可以发掘,下面是我们小组在网上找到的一些分辨手段:一看颜色:提纯地沟油颜色接近于花生油,可能比花生油颜色更深些。二看包装:很多摊贩早点摊,和黑暗系料理的炒面炒饭经常用无标签塑料瓶肯定是地沟油。三闻味道:各种油品的味道不同,撇开中餐不常用的棕榈油不说,没有一种油的味道是带酸味的,地沟油会有酸涩味。四试粘稠度:摩擦成润滑无拉扯感是正常食用油,带粘稠感是地沟提纯油。但通过简单的判别还远远不能杜绝地沟油。

五.对地沟油应采取的措施: 在本次问卷调查里,大家也普遍达成一致,认为政府管控在这里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地沟油的生产和销售。再者就是加强群众的监督和餐饮业的企业道德。当然,媒体的宣传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1.政府方面:强化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分工协作”工作方法,明确县住建、环保、质监、工商、卫生监督、经贸、公安、农林畜牧、卫生和药监等部门职责,从辖区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入手,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行为。避免地沟油及劣质食用油回流到加工、餐饮单位。严厉查处餐饮行业使用地沟油欺诈消费者坑害百姓,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餐饮服务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违法加工销售窝点。强化对宾馆、餐饮单位和集贸市场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彻底杜绝地沟油销售、使用,彻底摧毁炼制地沟油“黑窝点”。采取拉网式大检查、大排查方式,力求做到全方位、全覆盖、责任明、底数清、措施硬。彻底摧毁非法加工地沟油的“黑窝点”,堵死地沟油销售渠道,堵住地沟油在宾馆、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企业的使用渠道。一旦发现非法加工、销售和使用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

2.媒体宣传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刊播信息,向食用油经营户、人流密集区发放传单,在集贸市场设置宣传板报、张贴宣传标语等有效形式,大力宣传地沟油辨别知识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揭露经营和食用地沟油危害性。教育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制度,提高广大消费者自主识假、辨假能力。形成对地沟油“人人喊打”浓厚氛围。

3.群众监督方面:增加群众对地沟油的了解,增强对周围餐饮业的监督作用。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畅通维权渠道,及时受理消费投诉。县住建、环保、质监、工商、卫生监督、经贸、公安、农林畜牧、卫生和药监等部门,对外公开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及时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做到早发现、早查处。

对于中国地沟油的整治和改革利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能使国人吃到更加健康卫生的食品,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与政府协调联动、共同打击为手段,形成全民抵制、举报生产加工“地沟油”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6.h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