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
1 1 4【 Exchange ofExpeHence经验交流
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郑宏珍初佃辉
(哈尔滨TA ̄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通过分析交叉学科知识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提出了在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交叉学
科课程的建设,可以实现研究生宽口径培养,使研究生能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探讨了交叉
学科领域研究和交流对研究生培养的作用,通过进行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的教育,培养和强化研究生的学科
交叉观念与跨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高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使研究生能在更宽广的学科领域有
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交叉学科;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
一、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研究呈现出从高度
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新趋势。科学上的重要成果、新的
生长点以及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多种学科专业彼
此交叉、融合、渗透中形成的。交叉学科已在当代科学、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的发
明创造、信息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最
好的例证。如今,信息科学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几
乎影响了所有的学科领域。跨学科领域研究可以为不
同学科领域间的研究提供值得相互参考借鉴的信息资
料。
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已越来越受到重
视。正如韩启德院士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从ls成立庆典上所言,“纵观古希腊以来的科学发展
史,学科不断地发展、分化、融合,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
规律。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个现有学科都已发
展得愈加饱满,因此学科交叉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原始
创新的重要渊源,交叉学科方才显出其突出的重要
性。”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成立了各级各类跨学科
研究机构,从事跨学科研究,在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
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如麻省
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的“哈佛一…T卫生科学
与技术部(HST)”,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和药学
等学科专业的交叉地带从事跨学科研究。斯坦福大学
的Bio—x中心,会聚了一大批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医
学家、神经科学家、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专家以及其他
工程技术专家,从事当代的跨学科研究。 为了适应当代技术自主创新的“跨学科研究”趋
势,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应培养和造就大量的“跨学科
研究”人才,使他们具有当代的“学科交叉”的观念和
“跨学科”的意识,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
构,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实现不同学科专业间的交叉。
二、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交叉学科是新科学的生长点,对增强科研活力、开
拓学科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发展交又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由于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学科领域,科学的发
展离不开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发展交叉学科
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传统学科发展,加速新学科
形成。
2.发展交叉学科能有效提升高校科研能力。综合
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高层次人才集聚,教学水平和科
研水平高,具有承接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
研究,容易形成新学科,而新学科的持续生成是一个大
学的希望与活力所在,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基础。
3.发展交叉学科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
面,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以更新
和充实,创新性加强,协作能力提高,进一步促进学科
带头人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联合培养,使
学生从中学习到先进的、前沿的和综合性的知识、方法
和技术,能够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得以提高。
4.交叉学科为研究生做出突破性创新奠定知识基
础。交叉学科专业合作是处理和解决复杂性科学技术 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交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则是研
究生以及一切从事科学工作的研究者取得创造性成果
的一个重要条件。跨学科与交叉性知识结构在研究生
做出突破性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交叉学科为研究生进行持续创新提供动力。交
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为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选题空
间,并可以通过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路径来思索和解
决问题,这样就有助于研究生从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出
发来自主灵活地选择研究方向。由于选题的自主性,研
究生所进行的科研探索基本上都是适合自身特点的,
从而使研究生能够不断地找到认同感和成功的信心。
三、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研究生
的创新性
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需包括主修专业的基础必修
课(含不同学科的课程)、主修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含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主修专业或必修课有关的选
修课,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广博的知识。
广博的知识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具备
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充分发挥知识问的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作用。广博的
知识对想象的丰富性也有很大影响,知识贫乏的人,不
可能在广阔的领域中思考问题,也就不可能在几个方
面、几个领域进行创造・眭活动。而通过各类交叉学科课
程的建设,使研究生能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为从事
跨学科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交叉学科可以实现宽口径培养,通过课程设置的
改革和校际或院际之间互认学分来实现。在课程学习
方面,允许交叉学科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课
题研究需要选修全校或其他学校各学科的课程,为改
善自身知识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校际或院际
之间互认学分。另外在学分制度方面实行弹性学习年
限制度,使得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高水平的科学
研究并能顺利完成学业。
在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通过各种
途径和利用各种形式,特别是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进
行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的教育,培养和强化他们的
学科交叉观念与跨学科研究的意识,使一部分或更多
的研究生能够实际地参与跨学科研究工作,提高他们
从事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
中要注意优化和完善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及时指
导学生找准交叉点,将有利于发挥研究生的创造力,尽
快找到研究方向。 l Exchange ofExperiencP经验交流 I 1 1 5
四、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
的创新性
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往往会产生新的概念、新
的理论,运用它们能够解决许多新的复杂问题,提高创
新能力。引导研究生涉猎与研究交叉学科领域,拓宽研
究生的知识结构,开阔研究生的视野,营造触发灵感的
契机,对研究生成长为成熟的研究主体和培养研究生
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1.交叉学科领域研究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造性
的思维方式。交叉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研究领域,不同学
科的研究方式、方法不同,思维方式各异,引导研究生
从事交叉学科研究,使研究生的思路得以开阔和发散,
易于触发灵感,产生顿悟,从而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
缚,产生具有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
和突破,能够从新的视角和新的层面上去观察、分析、
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认识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多样
性和复杂性。
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为研究生的认识从片面向全
面,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打下了认识论基础,使人们的
思维方式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拓展,为科研
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可以完善和改进科研创新
方法。各种学科领域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解决
某一科学领域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科学知识。由
于科研创新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难题日趋复杂,单纯
运用本领域的传统研究方法往往难以实现创新突破,
必须用改进的甚至综合的方法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只
有利用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来实现以人之长补己之
短,使得传统的方法得以改进和完善,或发现新的行之
有效的方法。
3.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可以培养良好的创新品格。
一个跨学科的大的科研项目,从事项目的人员往往需
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甚至痛苦的历程,唯有具备攻克
项目的信心和毅力,同时也要克服浮躁情绪,保持乐观
的心境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这样在科研项目完
成的同时也有助于创新品格的形成,这是激发创新意
识和欲望的内在因素。
4.交叉学科领域研究可以扩展导师研究领域。在
进行跨学科领域研究时,可以扩展导师研究领域,从而
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为科研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许
多交叉性或边缘性的问题,采用单一学科领域的理论
和方法已无法解决它们,必须综合几个学科领域的知
识才能取得突破。正是由于科技创新更强调和侧重于 I l
1 1 6 I Exchange of Experience经验交流
应用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将成
为科技发展的主流。
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应该要求该类研究生
导师具有多学科知识的背景和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兴
趣,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招收跨学科的研究生,才能千方
百计地探索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结合本
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课题,寻求新结合点,提高研究生的
创新性。
5.交叉学科为研究生选择课题指明方向。跨学科
知识的积累和交叉专业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思考、选
择与分析问题的思路变得开阔,思想更加丰富,从而为
其选择课题提供丰富的思路和不同的门径。加强交叉
学科知识积累有助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触发灵感,
激励顿悟,从而摆脱定向思维,跳出狭小的思维空间,
并找出一个科学、合理、新颖的切入点,从新的视角、层
面和维度来探寻客观世界的规律。
6.交叉学科为研究生形成全新的研究空间。交叉
学科知识积累的过程是不断拓展跨学科交流、增进不
同学科间了解的过程。研究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有机会
参考其他学科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就某些共同关心的
问题进行探讨,共享知识链条中有效信息,借鉴其他学
科专业前沿的情报资料,拓宽知识面,形成全新的研究
空间。在整个跨学科交流中,研究生应当主动创造条
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超越俗套,深化思路,并提升
对知识体系理解的深刻性,从而减少局限性,最终发掘
出具有突破-性、可行性、原创性的课题和方向。
五、跨学科学术交流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
创新性
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产生
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
和科学研究所不能替代的。
(1)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可以促进研究生间甚至师
生间的科研交流,活跃学术氛围,造成不同学科间思想
的强烈碰撞,从而产生互补效应,激发创新思维。
(2)研究生通过参加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
了解到不同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
及发展趋势,也能引发研究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感
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
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3)在学术交流活动中,通过主讲人的引导,借助
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
逐步形成和发展创造力。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营造激发 研究生想象力的氛围。
(4)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或者跨学科的专家学者
接触交流,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激发创新灵感,强化
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也使研究生能够真正把握住学
科前沿,补偿知识的缺陷,避免局限性,在交叉学科领
域做出原创性工作。
(5)课题组模式。课题组模式是通过跨学科课题的
形式将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织起来,通过运
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攻关跨学科课题,达到研究生知
识面的拓展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实现交叉学科研究生
的培养。
(6)研究中心模式。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是交叉学科
研究生稳定的孵化器。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是一个实体
性机构,它是由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并且与多种学科
领域密切相关的跨院系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交叉学科
研究生在不同学科的导师指导下,学习不同学科知识
和攻关跨学科课题。通过研究中心模式,可以使研究生
接触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风格、不同个性的导师,对于
他们学术功底、研究风格的奠定和形成,以及人生的道
路的选择和对事物的鉴别,将会产生深远而长久的影
响。
六、结 语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的发展面临很
多复杂性、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靠传统单一学科是
无法解决的,需要通过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理论和
方法交叉渗透、彼此结合、相互作用才能解决。学科发
展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新态势,建设和发
展交叉学科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培养跨
学科新型复合人才迫在眉睫。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
融合,已成为产生新兴交叉学科和传统学科产生新的
学科生长点,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途径。搞好交叉学
科研究生培养工作,能够增强高校科研实力,加快学科
建设,培养出适合社会及科学发展的创新型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古瑶,蔡继红.当代技术自主创新的趋势与
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科学[J].管理研究,2007,2 5(6):
1 O1—1 O4. [2】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
[D].2008.
(下转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