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究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
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
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 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站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笔者积极融人化 学实验教学改革之中。结合一些教学实践,有如下看法: 一、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教育理念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 手的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综合能力 与实验动手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对学 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完善自己的创造性人格。这 是一项非常必要、十分艰巨、又需要长期“健身”的活动。教 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并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创新 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师确立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 的见解,宽容失误,欣赏独特的发现,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和引导者。 二、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用实验故事或创设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 情境等,诱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有了想亲自 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或规律的兴趣时,教师的课已成功了 一半。 如在讲CO:的性质时,要求每位同学带一瓶自己喜欢喝 的碳酸饮料,通过做实验来探究CO 性质。学生对于这种“出 乎意料”的奇异的实验现象会感到新奇和兴奋。 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现象?原因是什么?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提升和 发展。 三、变演示实验为学生鑫薅实验 在农村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 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定律。这 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 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从学生的问卷中得到: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 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若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演 示就会很认真地思考该怎么做,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也会 记得特牢。 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 许玉香 验。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自备汽水。学生们就 很惊奇,“上化学课要带汽水?”立刻引发了浓厚的兴趣。上课 时出示的课标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让学生情绪高 涨,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这时老师应及时地强调探究计划,“你准备探究哪些性
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究。
通过自由发言,补充,归纳出副标题: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开始实验,学生打开瓶盖,静止着观察。汇报观
察到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
本质的思考。
让学生喝掉一些,用已有的仪器设计收集一瓶气体。通
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加争论后得出结论:该气体的密度比
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最后,用适宜的方法收集
两试管气体,并试验气体的其他性质,推断出气体的名称。
结论一出来,有的学生就嚷道:“二氧化碳也可以吃呀?”
这时,老师简单介绍汽水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
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用探究性教学改变了原教材的编排
顺序,使教学更紧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讨论甚至争论。
由于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课堂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
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关心着同伴实验的成功与否。同学们
享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使他们终生难
忘。实验后,再由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这种由学生演示、评
议,学生当主角,老师当配角的做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
四、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可转化为运用探索性实验来
进行教学的实验内容,设计为探究性实验,突出实验的创造
性,发挥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
的作用,使学生会研究与探索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
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
这类实验首先由教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有代表性的符
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来进行探究。要求学生先设计出解决
问题的方案,然后经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修改后实施,必要
时由部分学生协作来完成。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不仅学会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不足,从
而产生求解的要求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圈
(作者单位:江西南康市第八中学)
] l :教直新理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