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卷第1期 2014年2月 浙江医学教育
 ̄Med/adE函l0疵 l V01.13 No.1 Feb.2014
・基础与临床研究・
急性 左心衰 竭4O例抢救心得
干爱国
(普陀区桃花中心卫生院,浙江普陀31612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方法。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按照回顾性资料分析分为2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边转运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场进行抢救,待病情基本稳定之后再进行转运。结果:观
察组患者经过现场治疗在离开现场时、上急救车时以及到医院时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院前急
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抢救;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一( ̄r24(2o14)oi一0054—03
Rescue experience of 40 cases wi廿I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GAN Aigno (Putuo District Peach Health Center,Zhejiang 316121,China)
A ̄traet:【Objective]To study the salvag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Method]40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were
selected,and randomly divided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ave transport andlrealment;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ere received the field rescue,after basic stability condition for transshipment.[Result]After lreamaent,when leave
the scene,breathing,heart rate,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Each time point had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both groups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 group ofpatients were treated mor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than the conl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lrnell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vital signs and prognosi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rescue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Key words:acute left heart failure;rescue;pre—hospital first aid
急性左心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排血量迅
速而急剧下降,导致多个脏器灌注不足或者淤血的
一组病理综合征L1 J。该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
患者起病急骤,死亡率较高,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患
者的病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0例急性左
心衰竭患者实施院前抢救取得良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I1占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
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按照回顾性资料分析分 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6
~75岁,平均62.73±5.83岁;病程1~5年,平均
2.46±0。38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7例,Ⅳ级13
例;既往有冠心病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扩张
型心肌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
例。观察组男女各1O例;年龄55~77岁,平均
63.14±6.02岁;病程1~5年,平均2.41±0.42年;
心功能分级Ⅲ级8例,Ⅳ级12例;既往有冠心病9
例,陈旧性心梗、扩张型心肌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各3
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作者简介:干爱国(1956一),男,浙江普陀人,中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病的防治
・54・
第l3卷 干爱国:急性左心衰竭40例抢救心得 第l期
心功能分级以及病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进行急
救,在现场给予患者吸氧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简
单处理,然后对患者进行转运,并在转运途中给予患
者抢救,即简单静脉推注速尿或西地兰及体位措施。
观察组患者先在现场对患者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
基本稳定之后再进行转运。抢救方法为使患者保持
头高脚低体位,以坐位为宜,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
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并根据患者状况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使用20~
40mg速尿静脉注射进行利尿;使用0.2~0.4rng西
地兰入10mL0.9%Nacl溶液缓慢静脉推注进行强
心;使用5~10mg硝酸甘油入250mL0.9%Nacl溶液
静滴或者1 2片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扩张血管;给予
50mL参麦注射液入100ml_D.9Nacl溶液降低心肌耗
氧量;伴有明显咳嗽者给予0.25—0.5g氨茶碱入
10ml_O.9Nacl溶液静脉推注;对于胸痛严重或者是烦
躁不安的患者可以给予10mg地西泮或者2.5—51ng
盐酸吗啡肌肉注射。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离开现场时、上急救车时
(现场基本治疗后再上急救车,具体时间应该有3O
一60min左右的差异)和到医院时的呼吸、心率、血
压等的变化情况。观察组于就地治疗后血压下降
10—20mmHg,呼吸频率下降5 1O次,心率下降10
—20次,血氧饱和度上升l0~20%(从现场施救开
始计时到院治疗时)。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
价,以临床表现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
效;以临床表现有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但是并
未达到1级为有效;以临床表现和心功能均无改变
为无效;以心功能反而恶化≥1级为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命指征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在离开现场
时、上急救车时以及到医院时呼吸、心率、血氧饱和
度均行F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时间点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差
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尸>0.05)。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刻呼吸、心率、血压、血氧情况比较( ±sD)
2.2治疗效果
到院治疗1h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 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55 ・
第l3卷 浙江医学教育 第1期
3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多发病迅速,且病情凶险,死亡率
高达23%L2J。以往认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
抢救,最重要的是尽快将患者运送至医院,然后给予
系统治疗L3J。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搬运的过程中,为
了防止患者从担架上跌落,多采取平卧位,这样就无
法使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患者回心血量增加,加重
了心脏的负担 ;在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的时候
进行转运,患者往往紧张情绪明显,心脏耗氧量大,
而转运过程所使用的氧气袋可能压力较小,不能满
足患者的需求【5 ;而经过简单的用药后迅速进行转
运,所使用的药物尚未完全起效,在这样的情况下进
行转运,患者往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有可能加重病
情,甚至危及生命 J。
随着院前急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其通过120
网络保证急诊医生可以尽快到达现场,并将院内急
救的措施在现场进行延伸,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的
无治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对急性左
心衰竭患者进行抢救,主要内容包括改善肺部供氧、
减少心脏和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诱
发因素等。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选择适宜的体位,一般而言以坐位或者半卧位为主,
保持双腿下垂,可以有效减少肺部血容量;缺氧是急
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致命威胁,采取高流量氧气吸人,
可以保证患者的必要氧供,降低静脉回流量,减少肺
泡液体外流;合理应用利尿药可以使体内潴留液体
尽快排出,降低心脏负荷;在严密监护的状况下通过 基于患者扩血管治疗,同样可以降低心脏负荷。但
是无论何种药物,在应用时都要从小剂量开始,对药
物问的相互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充分了解患者发生
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从根本上进行积极的治疗,防
止病情持续加重或反复发生,因此在运送过程中必
要的静脉推注急救药也是非常重要,可以赢得抢救
时间。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在离开现场
时、上急救车时以及到医院时呼吸、心率、血氧饱和
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1h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
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对急
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
生命体征,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进行抢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文,郑丹红.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32例
[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27—1029.
[2]陈爱民.急性左心衰竭356例诊治分析[J].广西医学,
2012,34(4):467—469.
[3]马强.32例急性左心衰竭急救中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
观察[J].重庆医学,2007,36(1):72.
[4]林小玲.心跳、呼吸骤停的中西医结合急救与护理[J].甘
肃中医,2009,22(5):51—53.
[5]李芳芳.急性左心衰竭33例救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杂志,2011,4(17):46. [6]况波,钟媛,刘莉,等.老年Aeco0a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
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771—3772.
(上接第6页)直接参与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并融人
到师资团队中,完善“双师”队伍结构,将医疗卫生行
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和职业岗位发展动态引入
课堂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另一
方面,学校应派遣专业教师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顶岗实践,及时了解岗位的工作情况和需求,促使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
培训和从业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维群,陈长明,刘小玲.改革实践教学培养适应岗位的
・56・ 医学高职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0—11.
[2]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
技术与管理,2O09,9(26):123—127.
[3]Mio Frank,Lincoln Chen,Zulfiqar A Bhutta,Jordan Cohen,et a1.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ll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
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The lancet,2010;376:1923—1958. [4]孟庆跃,袁 ,侯志远.我国基层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分析
[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11):1—6.
[5]冯润荷.在生理学教学中体现乡村医生岗位特色[J].医
学教育探索,2010,9(9):127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