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水肿:周身水肿、体腔积液,凹
陷性
精神疲乏
胃肠道症状 少数伴肉眼血尿或高血压等
并发症
• 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次为皮肤 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少见
原因:
– 体液免疫功能低下,Ig丢失
– 细胞免疫功能与补体功能不足
– 蛋白质营养不良,局部水肿,循环障 碍 – 应用激素,免疫抑制
• 水、电解质紊乱:
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增 加、负氧平衡可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促 进糖原异生、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 用或导致类固醇糖尿病,促进脂肪分解、 脂肪重新分布可导致高脂血症、库欣貌 (图12-13)、向心性肥胖,此外,可引起 潴钠排钾、低血钙。
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 • • • • • • • • • •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骨关节系统: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坏死。 消化系统:可发生消化性溃疡、穿孔、胰腺炎、脂肪肝。 血液系统: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高凝状态。 神经精神系统:欣快感、兴奋、失眠、可有精神症状、及 至出现癫痫发作。 泌尿系统:高钙尿症、尿糖。 免疫系统:抑制机体防御功能,易伴发感染、或原隐性结 核感染灶的活动。 内分泌系统:对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有反馈抑制 作用,突然停止可出现戒断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危象。 皮肤:皮肤变薄、痤疮、多毛、伤口愈合不良。 肌肉:肌萎缩无力。 其它:白内障、生长期小儿发生停滞、青春期延迟等。
病理
原发性NS病理类型有以下几种:
• 微小病变(76.4%)
•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6.9%)
•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5%)
• 膜性肾病(1.5%)
•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3%)
• 局灶性球性硬化(1.7%)
• 单纯系膜增生(2.3%)
• 其他(1.4%)
病理生理
大量蛋白尿: • 是NS最根本的变化:肾小球滤过膜受免 疫或其他原因损伤 屏障作用减弱 血浆蛋白滤过↑ 超过肾小管重吸收 能力 大量蛋白尿 • 微小病变 电荷屏障减弱或消失 白蛋白漏出 选择性蛋白尿 • 非微小病变 分子筛亦受损 大小 分子蛋白漏出 非选择性蛋白尿
肾上腺皮质激素
• 机制可能有: – 免疫抑制作用 – 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减 少尿蛋白滤出 – 利尿作用
• 用药原则:
– 药物选择以生物半衰期12~36小时 的中效制剂为宜 —— 强的松 – 开始治疗时应适量、分次、尽快诱 导尿蛋白阴转 – 尿蛋白阴转后维持阶段以隔日晨顿 服为宜,HPA抑制小 – 维持治疗不宜过短
复发或反复的治疗
• (1)延长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 在疗程结束后继续用泼尼松2.5-4mg(或按0.25mg/kg) 隔日口服来预防复发,用药时间可长达1.5-2年。 • (2)免疫抑制剂: ①环磷酰胺:口服给药;2-2.5mg/(kg· d),分2-3次,812周;冲击(pulse)疗法:每次8-10mg/kg,加入适量生 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小时,1次/d,连用2天,每 间隔半月重复上述2天的冲击,累积量<200-250mg/kg。 ②苯丁酸氮芥:0.2mg/(kg· d),分次服用,6-8周,总量< 10mg/kg ③其他:环孢素A、氮芥、雷公藤、多甙等。 • (3)左旋咪唑:2.5mg/kg,隔日口服,共1-1.5年。
表现为“四低”,即低血容量、低钠 血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 血管栓塞:
凝血因子Ⅴ、Ⅶ↑ 抗凝血酶Ⅲ丢失 血液浓缩 高脂血症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 血小板数量、粘附性、集聚力↑ 肾、肺、脑、下肢等栓塞
血 栓 形 成
பைடு நூலகம்
• 急性肾衰竭 • 肾小管功能障碍
实验室检查
• (1)血常规:血小板常见增加,有时可见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增加。 • (2)尿常规:尿蛋白+++-++++, 尿沉渣可见透明管型、脂肪滴。还可有红细 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等。 • (3)血液检查:血浆总蛋白下降,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倒置,α2、β球蛋白及纤维蛋白 原增高,γ球蛋白下降;血脂增高;无并发 症时电解质测定一般正常;血沉多增快; IgG、IgA一般降低,IgM有时增高;肾功能 及补体C3因临床类型而异。 • (4)必要时进行肾活检病理诊断。
思考题
• 肾炎性肾病不同与单纯性肾病的表现为:A 高度浮肿 • B 大量蛋白尿 • C 有血尿、高血压 • D 高胆固醇血症 • E 血浆蛋白降低
思考题
• • • • • • 肾病综合症治疗首选: A 环磷酰胺 B 苯乙酸氮芥 C 消炎痛 D 潘生丁 E 糖皮质激素
病例分析
• 患儿,男,2岁,因“浮肿5天”入院。 • 现病史: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浮肿,晨起明显, 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及腹部水肿(图12-9)。每日排尿次 数地明显变化,但每次尿量略减,色深,有泡沫,无尿频、尿 急及排尿困难。无发热、皮疹、关节痛。无头疼、头晕、视物 模糊。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示:PRO+++,WBC 01/HP,RBC2-3/HP。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儿发病来精神 尚佳,睡眠好,大便正常。 • 既往史:健康。无肝炎、结核病史。按时预防接种。无药物过 敏。 • 个人史:G1P1,足月顺产,无新生儿窒息、黄疸,出生体重 3.0kg。生后母乳喂养,现普食,无挑食。 • 家族史:家庭成员体健,无肾脏疾病病史。 • 体格检查:T36℃,P120次/分,BP84/58mmHg,身高80cm, 体重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未见皮诊及出血点,双 侧眼睑浮肿,双下肢可凹怀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肝 肋下1.5cm,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疗效判断
激素治疗8周时的情况来判断 – 激素敏感:8周内尿蛋白阴转,水肿消 退 – 激素部分敏感:8周内水肿消退,尿蛋 白+—++ – 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在++以 上
– 复发和反复:尿蛋白阴转、停药4周以 上,尿蛋白≥++为复发,在激素应用过 程中出现上述改变为反复 – 激素依赖:激素敏感,停药或减量2周 内复发,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后缓解 并重复2-3次 – 频复发和频反复:半年内复发或反复 ≥2次,1年内≥3次。
预后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预后取决于病
理类型,最常见的类型微小病变型90%—
95%以上对激素敏感,预后良好,灶性肾
小球硬化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预
后最差
思考题
• 肾病综合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病理生理 改变是: • A 高血压 • B 水肿 • C 高脂血症 • D 蛋白尿 • E 低蛋白血症
诊断标准
• 大量蛋白尿:蛋白尿+++ — ++++持 续2周,24小时尿蛋白超过0.05g/kg • 低白蛋白血症:小于30g/L • 高胆固醇血症:大于5.7mmol/L
• 高度水肿 1与2为必备条件
临床分型
单纯性:三高一低 肾炎性:除三高一低外,还具备以下一项或 多项 血尿:两周内分别3次以上离心尿检查 RBC≥10个 /HPF 高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儿 童 ≥120/80mmHg
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治疗
• 2、降蛋白尿治疗:因大量蛋白尿致肾小 球高滤过会促进小球硬化,故降蛋白尿有 预防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恶化的作用,常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得、 苯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洛沙坦)等。
其他 ①抗凝:肝素、潘生丁、尿激酶等可防治 血栓、减轻蛋白尿。 ②降脂:藻酸双酯钠、美降脂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
1 初治病例确诊后治疗: – 制剂:强的松 – 疗程: 短程:2月 开始剂量: 2.0mg/kg· d 最大量 60mg/d(共4周) 后,改1.5mg/kg隔日晨顿服(共4周)
中程:6月 2.0mg/kg· d 最大量 60mg/d 若4周内尿蛋白转阴,再巩固两周 改为隔日 2mg/kg早餐后顿服,继用4周。后每2—4周减 总量2.5—5mg 长程:9月
糖皮质激素耐药的治疗
• 1、继续诱导缓解: ①延长泼尼松诱导期:即泼尼松1.5-2mg(kg· d) 用至10-12周,然后才改隔日顿服,部分病例 在8周后可获缓解。 ②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每次15-30mg/kg(最 大1g/d),溶于10%葡萄糖100-250ml中,静 滴1-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可重复1-2个疗程。③环磷酰胺口服或冲击治 疗:剂量同上。 ④环孢素A:5-7mg/(kg· d),分3次口服,维持血 浓度在100-300ng/ml,3个月后逐渐减量,疗 程6月-1年;副作用:肾损害、高血压、高尿 酸血症、高钾和低镁血症、钠潴留、多毛及牙 龈增生等。
肾病综合征
(NS)
杨述之
定义
• 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征候群,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 病理基础: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
• 临床特征: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
尿(>3.5g/d)、高脂血症、高度浮肿、
低蛋白血症(<30g/L)
据病因与年龄分类
• 原发性:占90%以上 • 先天性 • 继发性 – 感染后疾病:急性链感后肾炎、急进性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 系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紫癜 性肾炎 – 肿瘤:恶性淋巴瘤 – 药物:青霉胺 – 中毒、过敏:锂、汞等中毒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 其他:
思考题
• • • • • •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病变类型最多是: A 膜性增生性肾炎 B 微小病变型 C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D 系膜增生型 E 膜性肾病
思考题
• • • • • • 单纯性肾病的发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B族链球菌直接感染 B B族链球菌所致变态反应 C 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D 由急性肾炎转化而来 E 与病毒感染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