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
其主要症状有①腹痛1
(胆绞痛)。
表现为较为剧烈的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可感到右肩背部疼痛,疼2
痛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身体的颠簸后。
②一般消化道症状。
如腹胀、嗳3
气、厌油。
③急性炎症时发生寒战高热。
④由于结石阻塞胆道而引起胆汁排除4
不畅,导致皮肤或巩膜黄染,并伴有皮肤瘙痒(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这类疾病5
最简便、无痛、有效的方法)。
6
7
8
胆道疾病临床表现
9
10
一、先天性胆道闭锁
11
临床表现
12
1.黄疸
13
2.营养及发育不良
14
3.肝脾肿大
15
16
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17
典型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和黄疸三联症。
18
19
三、胆囊结石:
20
静止性胆囊结石:约20%~40%
21
有症状性胆囊结石:
22
一般表现——消化不良“胃病”
23
典型表现——胆绞痛
24
特殊类型——Mirizzi综合症
25
特殊概念——白胆汁
26
继发性疾病——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癌
27
28
四、胆管结石:
29
典型的症状为Charot三联症
30
1.腹痛:
31
阵发性绞痛
32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33
右肩放射痛
34
恶心、呕吐
35
2.寒战高热:弛张热
36
3.黄疸:
37
间歇性、波动性
38
梗阻性黄疸表现:尿深、便浅、皮痒
39
40
五、急性胆囊炎:
41
查体
42
–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43
性
44
–胀大的胆囊
45
实验室检查:85%的病人有轻度白细胞升高(12×109~15×109/L)。
血46
清转氨酶轻度升高,AKP升高较常见,1/2的病人有血清胆红素升高,1/3的病47
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48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毛糙增厚甚至有“双边”
49
征,以及胆囊内结石光团,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的准确率为65%~90%.
50
此外如99mTC—EHIDA检查,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管梗阻胆囊不显影,其敏感性51
几乎达100%
52
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53
54
55
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56
(AOSC)(ACST)
57
Charot三联症
58
Reynolds五联症。
详见下注解1、2。
59
60
七、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61
PSC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为右上腹不适、乏力、皮肤骚痒。
发热,寒战等急性62
胆管炎的表现很少见,约有一半的患者可出现异常体征,最常见的是黄疸和肝、63
脾肿大。
约45%的PSC患者并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因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64
升高而就诊。
65
66
67
八、胆道蛔虫病:
68
临床表现
69
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70
71
九、胆囊癌:
72
胆囊癌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
73
1、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74
少,这是由于胆囊功能不全,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75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于合并有胆囊结石,因而表现与胆囊结76
石胆囊炎相似的症状,以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77
性剧痛并向右肩部放射。
78
3、右上腹肿块:约一半的患者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肿块,多数为增大的79
胆囊。
80
4、黄疸及皮肤瘙痒: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或者转81
移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引起胆道梗阻所致,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82
道,进而反流入血表现为皮肤粘膜黄染,多数伴有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尤以83
夜间为重
84
5、发热及消瘦:约25%的患者出现发热,多由于继发胆道感染所致。
晚85
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现恶病质。
86
87
十、胆管癌:
88
根据部位将胆管癌分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89
现也不尽相同。
90
肝内胆管癌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一样,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一般有腹91
部不适、乏力、恶心、黄疸,其他如发热等。
就诊时多为晚期,可出现腹痛、92
体重下降、腹部包块,黄疸较少见。
93
肝外胆管癌90%~98%的患者可出现黄疸,大多数是逐渐加深的持续的无94
痛性黄疸,大便灰白,尿色深黄。
胆总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炎的特有三联症(黄95
疸、腹痛、高热),而肝外胆管癌黄疸往往不伴腹痛,故称之为无痛性黄疸;伴96
瘙痒和体重减轻(51%)。
有时伴发热(20%)、腹部包块(10%)。
其他症状有食欲不97
振、恶心呕吐、乏力、消瘦、体重减轻;中段、下段胆管癌患者表现为胆囊肿98
大,临床上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但Murphy's征可能阴性,而肝门部胆管癌尽管99
皮肤深度黄染,但胆囊不可触及;肝大肋缘下可触及肝脏,黄疸时间较长患100
者因肝脏损害、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腹水,甚或双下肢水肿。
肿瘤侵犯或压迫101
门静脉,可造成门静脉高压致消化道出血;晚期患者可能并发肝肾综合征,出102
现尿少、无尿。
;胆道感染36%的患者可合并胆道感染,感染细菌最常见为大103
肠杆菌、粪链球菌及厌氧性细菌。
有典型的胆管炎表现,如右上腹疼痛、寒战104
高热、黄疸,甚至出现胆道休克;胆道出血如癌肿破溃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05
表现为黑便,大便潜血(+)和贫血。
106
107
108
注解1:夏科氏三联征
109
夏科氏三联征是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个症状需此顺序出现)。
为肝外110
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111
Charcot三联征是指 1.上腹部疼痛或绞痛:90%以上的胆总管结石都有上112
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或绞痛,可以放射至肩背部,疼痛程度难以忍受,必须用113
解痉药或镇痛药方可缓解。
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或面色苍白等,查体时114
上腹部有压痛,甚至反跳痛及肌紧张。
115
2. 寒战或高热:7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绞痛发生后因并发细菌感染116
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度,但在老年人因为体弱反应低下,严重时反117
而体温不升。
118
3. 黄疸:多发生在腹痛、发热后不久,结石导致胆总管梗阻和淤胆,出119
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粪色变浅或陶土色,梗阻可自120
行缓解或经过治疗后缓解,黄疸可以消退或减轻。
经过一段时间又可急性发作,121
黄疸呈间歇性出现,波动明显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之一。
122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表现,需要急诊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以免贻误病123
情。
124
125
126
注解2:Reynolds五联征
127
是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继发化脓性感染所致。
胆管内压升高,肝128
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129
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形式。
梗阻原130
因:结石>蛔虫>狭窄,梗阻部位多见于胆总管下段。
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最常131
见。
132
Charcot三联症是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而五联征则是又加上休克和中133
枢神经系统抑制
134
休克主要表现有血压下降,脉搏快而若等
135
中枢神经系统3抑制的主要表现有神智欠清,烦躁不安等
136
并常伴有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大于7.0μmol/L)和炎症指标升高(白137
细胞WBC)
138
中文翻译为:瑞罗茨五联征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