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法生产水解明胶工艺研究

酶法生产水解明胶工艺研究

;化工纵横 1996年(10巷)第lO期 ; 酶法生产水解明胶工艺研究 

i c { 中眦珠息 (100029) i土 l 哥 _ _ 71: 仓摘要介绍以明胶为原料酶法生产水解明胶的原理及工艺,推荐了产品质 毒 . 

对水解明胶生产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水解明胶明胶工艺酶法标准风 洋 \ 

明胶是由动物的皮和骨提炼出来的一种胶原蛋 白.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水解 明胶是明胶的深加工产品,其化学组成与明胶基本 相同,都是由18种以上的氨基酸组成,仍保持明胶 的营养价值、成膜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但其相 对分子质量大为降低了.更易被吸收。它可以用于 化妆品、食品、医药、洗涤荆、造纸、纺织、印染 和涂料等行业。 生产水解明胶的原料有明胶、碎皮及革边、革 屑。以明胶为原料生产水解明胶,工艺比较稳定,产 品质量较好;以碎皮为原料,产品成本低,但生产 周期长 以革边和革屑为原料,前处理比较复杂,需 经脱铬、脱鞣,产品的应用亦受到一定限翩,但解 决了革边和革屑对环境污染的难题。 水解明胶生产方法按工艺类型分有4种:酸法、 碱法、高温热解法和酶法。酸法和碱法工艺简单,成 本低,但产品中含盐量较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 宽.而且对设备的材质要求较高;高温热解法产品 含盐量低,但水解时间长,需带压操作,产品相对 分子质量分布不均且不易控制;酶法生产周期短.产 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易控制,是目前比较 先进的方法。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水解明胶多 采用此法生产。 笔者等查阅了大量的国外有关资料,通过正交 试验确定了小试工艺条件,然后通过批量为1.5t (质量含量为1 5 )的中试装置进行扩试,对小试工 艺进一步改进,最后确定了以明胶为原料酶法生产 水解明胶的工艺.并建立了产品的理化指标。 

生产原理及产品组成 哺乳类动物的皮、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 中1/3是可溶性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分子是由三条 长肽链构成的.呈螺旋体结构。皮、骨经过一定的 工艺处理后,用水进行热抽提,则可溶性胶原发生 热变形,螺旋体被破坏,三条肽解绕以单根肽链的 形式溶于水中,同时伴随轻度的降解,水溶液再经 浓缩、成型、干燥等工序翩成明胶,其结构可表示 R】 R 2 

为七NH——cH—CO—NH cH—C()手。,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为90000左右。 明胶水溶液如旖以高温或加入酸、碱、酶.则 单根长肽链可继续降解成短肽链(亦称聚肽).由此 得到的低分子聚肽组成的物质即为水解明胶.亦称 水解动物蛋白。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 ̄6000, 组成见表1。 表1水解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名称 质量分数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苏氨酸 *蛋氨酸 精氨酸 组氨酸 

25~28 8-7~9.6 2.5~2.7 3.O~4.1 1.6~2.1 】.9~2 3 0.8~1.0 8.6~9.3 O.6~l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96年(10卷)第10期 }o化工纵横{…‘●… 氨基酸名称 质量分数 *赖氨酸 脯氨酸 羟基脯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羟基赖氯酸 天门冬酸 各氨酸 丝氨酸 

4 1~5.1 l4~l8 l4~l7 O.5~1.1 2.2~2.6 O.8~1.6 5.5~6.8 1O~12 3.2~4.3 *人体所必需的而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二、生产工艺 1.工艺过程 以明胶为原料采用酶法生产水解明胶的工艺过 程见图1。 [亟 

匦 困 回 匪 互 垂巫口 i :过滤J —]_ j鉴塑I !_—一 1防腐处理{ 

’ 匝 

[ I........................ 粉状水解明胶 图1 以明胶为原料酶法生产水解明胶工艺图 2.工艺参数 (1)原料吸承膨胀明胶属于生物高分子,溶 于水中的过程很缓慢.需加入冷水或温水浸泡溶胀 后。再加热才能溶解。一般加水量为明胶的3~5倍, 

化工时刊 但要稍少于总需水量。粉状明胶需浸泡(O.5~1)h, 颗状明胶则要浸泡(1~2)h。切忌用热水浸泡,否 则原料胶结块.包在块内的干胶难于溶解。 待原料充分吸水膨胀后,加热至50 C~60C· 很快可溶化成粘稠胶液。补充水,将胶液配成所需 含量,一般含量为1o 或15 。 (2)酶辑酶解工序是水解明胶生产最关键的 工序,它决定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其分布、粘 度等理化指标。 可采用的酶种有菠萝酶、木瓜酶、胰酶等。采 用菠萝酶和木瓜酶酶解.所得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 布较窄.无异昧;采用胰酶水解,产品色泽浅,成 本相对较低,水解时间短,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 宽,含盐量较多 影响酶解的因素有酶种、酶的活力、酶的加入 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采用菠萝酶水 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胶液质量含量l5 ,加酶量 为干胶量的0.5 ~1 (酶的活力为2o万~40 万),溶液pH值为4.0~4.5,酶解温度为4Oc~ 45"C,酶解时间1.5h~2h;采用胰酶水解的最佳工 艺条件为:胶液质量含量为l5 .加酶量为干胶重 量的1 (活力为1:25).酶解pH值为8.5,酶解 温度38℃~42℃,酶解时间0.5h~1h。 (3)脱色、脱味水解后的溶液为淡黄色甚至 棕黄色.且带有异味,需经脱色、脱味处理。一般 可采用两种方法:加入活性炭或通过离子交换树脂 处理。本工艺采用前者,活性炭加入量为胶液重量 的0.3 ~0.7 。活性炭加入后充分搅拌,并连同 胶液一起煮沸10min左右,然后静置沉降1h左右。 此过程同时起到杀酶、杀菌的作用。 (4)过滤待活性炭沉降后,从反应器底部放 出沉积的活性炭。上层清液采用板框过滤机过滤 对 于卫生指标要求较高的产品,可以采用除菌过滤板 为过滤介质,另外过滤的整个过滤系统需采用蒸汽 消毒。所得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水解明胶溶液。 (5)防腐处理水解明胶易变质+需加入防腐 剂 一般用于食品行业的水解明胶以苯甲酸钠或山 梨酸钾为防腐剂 用于化妆品和其它行业的水解明 胶也可以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乙酯为防腐剂。加入 量一般不超过0 1 。 (6)喷雾干燥 有些行业可直接使用水解明胶 稀溶液.这样滤液经防腐处理灌装后即为成品;有 

l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化工时刊 化工纵横{ 的行业需要较高浓度的水解明胶,则需要浓缩、防 腐处理再灌装。但无论稀溶液还是浓溶液.贮存期 均很短,只适台就地销售。要想长期贮存、远距离 销售,则必须制成粉状产品。水解明胶属热敏性物 质.只能采用喷雾干燥工艺进行干燥,然后真空 包装。 

1996年(10卷)第1O期 三、产品的理化指标 水船明胶在我国尚属新产品.目前尚无国标和 部标,企业需根据应用产品的要求制定不同的企业 标准。用怍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添加剂的含量为 l5 的水解明胶可参照表2的标准。 

表2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的液体水解明胶质量标准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含量( ) 粘度(E口 1 干基含量)≤ pH值(1 胶液) 重金属含量(10 )≤ 含砷量(10 )≤ 流动性(15 含量.2士1℃,30rain) 细菌总数(个/m1)≤ 致病菌(个/mi) 大肠杆菌(个/10ffm1)≤ 色状 淡黄色透明液体 四、发展前景 早在3o年代初德国就开始了对水解动物蛋白 进行了初步探讨。美、英、日本等国家早已实现了工 业生产,目前已成系列产品,应用极其广泛。 我国水解明胶的研制工作是从80年代中期才 开始的.目前已建起多套工业化生产线。但这些生产 线绝大多数只生产液态产品,生产规模很小,产品仅 限于当地销售。据报道,内蒙包头明胶厂的粉状水解 明胶生产线是国内最先进的一条生产线,产品远销 全国。 由于水解明胶在我国刚刚实现工业化生产,还 没得到广泛的认识,因此产量受到一定限制。但其需 (2-接第15页) 面化学、界面电化学、化学热力 学原理、微观力学等,如探讨膜萃取过程的传质机 理和数学模型.研究膜材料的浸润性能和膜溶胀及 其对传质的影响等等;其研究对象也在不断延伸,如 有机同分异构体分离、对映体分离、离子选择电极 的研制等。而作液膜萃取的一种特殊情况的支撑型 液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液膜的稳定性与支撑液 体的流失等问题上,近年来,提出的夹层支撑液膜, 即萃取反萃取同时进行的技术思想是实现支撑液膜 萃取的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技术。如动力学特性较 好的支撑液膜组件型式有,中空纤维夹芯型,管式 中空纤维混合型;板式夹芯型,框式隔板夹芯 18~ 求潜力是很大的。水解明胶含有18种以上氯基酸, 营养丰富.且极易被吸收,已被应用到饮料、糕点、 糖果等产品中,是很有前途的低热值营养型食品添 加剂;水解明胶由于是从可溶性胶原蛋白水解而成, 许多成份是皮肤所必需的,且易被皮肤吸收,从而营 养皮肤,增加皮肤的弹性。作为天然营养型化妆品添 加剂.它已被应用到营养霜、洗发香波、香皂等产品 中,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水解明胶在印染、涂料 等许多行业的应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随着应用 市场的开发.水解明胶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略) 

型。 参考文献 [1]I』.N.N USP 3410794(1968) [23 Welqing,Ye Kagaku Ronbunshu.1994. 20(4),570 ̄4 [33 Parbam Hooshang eta1.J.Membr.Sci.. 1 994.95(1),2l~7 [43 Rebek,J.,Askew.Jr.B.etal,J、Am、 Chem.Soc.,1987,109,2432 [53 Shinbo.T.,Nishimura,L..J.Chem. Soc.Chem.Commun.1986.349 [63 Sugiura,M.eta1.Sep、(下转第30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