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摘要:棉花产量的好与坏,与农民的收入的多与少息息相关,很多温度适宜的
地区都会生产棉花,棉花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经济,为农民造福。
而棉花在种植
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存在,例如: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这两种病是导致棉
花减产的重要因素,可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状况。
本文将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
病的发生发展进行研究,并制定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使棉花产业可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黄萎病;防治措施
棉花一旦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就会降低产量,影响其质量,可以称得上是
毁灭性的灾害,对于农民更是影响巨大。
在棉花刚刚出苗时,枯萎病就可以侵袭,会导致成片的死苗存在,对于那些活下来的棉苗,会出现特别矮小,结铃很少的
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棉花的发展。
而黄萎病虽然没有枯萎病影响严重,但产生的
灾害也不容小觑,感染黄萎病也会出现结铃较少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不结铃,有
些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会有落叶现象,可造成棉花减产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两种病
对棉花危害严重,可造成棉花减产减质,所以种植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为棉花
产业更好的发展而努力。
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发病症状
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有着共同点,两者都是维管束系病害,病害都
会侵袭其根茎部位,导致其导管发生变色,因其输导组织受到严重伤害,导致棉
花枯萎,发生的大量的落叶。
一般枯萎病的发生时期比黄萎病早,它在棉花还是
幼苗时期就能感染,棉花在定苗期有的就会发病,还有的会推迟,直到现蕾期才
会出现症状,一旦出现枯萎病,就会导致大量的棉苗死亡。
然而这并没有完全结束,每到秋季,雨水频繁的时候,很可能还会再次发病。
病变主要表现在根茎部位,连成一条褐色的长线,当你把带病的叶片摘下时,会在叶柄茎部位发现褐色
点样的特征,无病的棉苗内部会呈现白色。
一般情况下,黄萎病在棉苗时期无症状,它会等到现蕾期再出现症状,黄萎
病很少发生幼苗期死亡的情况,前期病叶良好,没有症状,病株也不会出现萎缩
的情况,还会有少量的棉桃结出。
当叶片出现症状时,就会在其边缘出现病斑,
其主侧叶并无症状,一般症状都表现在叶肉上,局部呈现枯焦状态,进一步导致
整片叶子的枯萎。
在其根茎处表现为浅褐色纹样病斑。
在一个病区,枯萎病和黄
萎病危害严重,在一个棉株上这两种病害可能同时存在,其不同的是两种病的先
后顺序,某些地区在确定棉花是否发生灾害时,都会将有病的叶柄摘下来,看其
部位是否变色,这也是确定以及区分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重要因素。
二、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条件
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其种子带来的病菌,在种子的调运过程中,可以
远距离进行传播,所以,枯萎病和黄萎病扩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为进行调种和
运种这一过程。
带菌的种子就是所有危害的源头,播种带菌种子,虽然并没有很
高的发病率,但在种子引进后,会跟随一些落叶进入土壤中,该病菌会在一定温
度下存活,等到秋季来临,降雨量较多时,就是黄萎病以及枯萎病的高发时期,
发病的严重程度,会和雨水的多与少有很大联系。
当到了六月和七月时,雨水比
较多,并且分布比较均匀,枯萎病的危害就会比较严重,而到了七月和八月时,
雨水相对来说也很多,黄萎病的危害就会严重。
据研究分析,有些地区雨水较多,偶尔一场雨水过后,田间就会出现很多枯叶的棉苗,甚至还有一部分死苗,所以,雨水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重要发病条件。
三、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新栽的棉花区域以及无病的棉花区域,我们要加以重视,保护好健康棉
苗不被病菌感染,对于一些零星病株,我们应做到彻底铲除,防止病菌进一步扩散。
平时应多去关注,应多加留意一些刚开始发病的病株,以免影响其它健康株,还有一些病害严重的区域,我们要进行科学的管理,依靠群众的力量,进一步调
查分析,可以对带病土壤进行消毒,或者换掉带病土壤,改善土壤的环境,主要
去栽培抗病品种,抗病品种能够大大降低发病率,保证棉苗的健康生长。
而对于
一些病害比较轻微的地区,我们要多去调查,对生病的土壤进行消毒,对有病棉
株实行防治措施,无病棉株加以保护[1]。
当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时,一般都是由
于种子的抗病能力弱导致的,所以,选种就要选种抗病品种,如果田间种上一部
分抗病品种,另一部分种普通品种,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染病的
都是普通品种。
抗病品种可能购买的经费要比普通品种多,但是后期没有病灾害
的发生,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从长远角度看,抗病品种才是最有经济效益的。
在防治过程中,农业防治法,是每年都要把发病的棉株清除,再去换掉病土,实现田中无患病种子,无带菌土壤,对于棉花产量的提升效果显著。
可以将棉花
以及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一般轮作四年左右,土壤中的病菌就会减少,棉花的
发病率也会减轻。
对于枯萎病和黄萎病比较轻微的病区,我们可以去劣留优,使
病株减少,再留用一些种子,播种前进行挑选,可以保证棉苗的健壮。
其田间管
理一定要加强,中耕要做到早勤深,每次下雨后都应进行一次中耕,保证地面温
度以及土壤的疏松,使棉苗发育健壮,到了一定时期就要对棉花进行施肥,增强
抗病能力。
在管理棉田时,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对于清洁出的棉苗枝叶要集中
烧毁。
对于一些零星发病的田间,可以在除掉病株后,按照一定的程度去挖掉病土,彻底消除病菌,防止病菌蔓延[2]。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危害严重,而且各具特征,对棉花的影响
也不相同,给棉花产业带来极大影响。
为了棉花产业的更好发展,本文主要讲述
了棉花的防治措施,不同严重程度的病害,其防治方法也不相同。
所以,在种植
过程中,注意种子的引入,一般抗病种子可以更好的生长,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平时应对棉花的病害多加重视,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禁止拖延,造
成棉花病情加重,降低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薇,韩万里,王梦瑶,等. 棉花枯萎病拮抗短小芽胞杆菌筛选鉴定及生防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034(003):P.440-448
[2]余宏章. 不断改进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方法[J]. 农药市场信息,2019,000(008):P.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