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

多基因遗传病:在环境因素作用下涉及多个基因位点的遗传病。 遗传度:遗传方差在总的方差中所占的比例,即遗传因素在某一性状的决定因素中占了多大的份额。 “4A”症状:E.Bleuler认为精神分裂的基本症状为“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矛盾意向、内向性”。 感觉: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反应。 错觉: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的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和的事物。 知觉: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各种属性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应。 幻觉: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些事物的情况下,感知有它的存在。 机能性幻听:幻觉(通常是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感觉,都是异样的感觉又难以表达。 感知觉综合障碍: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包括病人躯体本身)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形象大小颜色位置距离等,却产生与该事物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感知。 联想:一个表象与另一个表象相联系,一个表象引起另一个表象,这样的过程。 妄想: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所受的教育水平,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是个人所独有的。 特殊意义妄想:病人认为周围人的言行、平凡的举动,不仅与她有关且赋有特殊的意义,多较抽象脱离现实。 象征性思维: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此种表现称象征性思维。 病理性赘述:思维过程的主题转换中带有粘滞性停留在某些枝节问题上而抓不住主要环节。思维鸣响:当病人想到什么,就听到(幻听)说话声讲出他所想的内容,也就是说幻听的内容就是病人当时所想的事。 超价观念:由某种强烈情绪加强了的,并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观念。 读心症:病人认为他所想的事已经被人知道,虽然病人说不出是怎样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 强迫观念:或称强迫性思维,指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定向力:一个人自己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的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淡漠: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即使一般能引起正常人的极大悲伤或高度愉快的事件,也泰然处之无动于衷。 强制性哭笑:病人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或带有强制性的哭或笑,病人缺乏任何内心体验,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哭或笑。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 交替人格:同一病人在不同时间内可以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体验,在不同时间内可以交替出现。 自知力: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它是判定精神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神游症:持续时间较长的自动症,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而且有相应反应,外表近似正常,并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复杂的协调性活动。 被冒充者综合症(Capgras syndrome)Capgras综合征:它是一个少见的症状。即一个看起来很像另外一个人有如孪生兄弟那样。病人认为二个人在同一时间是都存在的,并认为真实的哪个人业已为他人所替代。例如一位住院的女病人说,来院探视她的母亲,并不是她的真母亲,而是一个极其像她母亲的人,或者是一个冒充他母亲的骗子。这是一种特殊的妄想观念,也可称为冒充者综合征。 Cotard综合征:以虚无妄想或否定妄想为核心症状的一种较少见的综合征。严重时病人本身的内部器官和外部现实世界都认为发生了变化,部分不存在了,最严重的病例确认病人本人和外部世界都已不复存在。多见于抑郁状态。 Ganser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近似回答、意识模糊、存在某些癔症性转换障碍、少数患者可有假性幻觉,最多见于罪犯,但也可伴发与功能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Korsakov(柯萨可夫)综合症:以显著的近事遗忘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定向障碍、虚构或错构。 Briguet综合征:又称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常起病于30岁以前,病程持续至少2年以上;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结实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长期反复就医和显著的社会功能障碍。 Tourette氏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以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每天都有抽动发生,少数患者的抽动呈简断性,但发作的间歇期不会超过2个月。病程持续迁延,对社会功能影响很大。 奥赛罗综合征(Othello syndrome):即嫉妒妄想综合征:包括嫉妒的超价观念和不忠实妄想,患者平时对性对象的忠实存在顾虑,常以小事证明此担心,不断提供没有根据缺乏意义的证据,甚至跟踪监视等。多见于偏执性精神病、老年痴呆及偏执型人格障碍性格特征突出的人。 甘塞氏综合征(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也可出现一些愚蠢幼稚行为,但对某些复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 遗忘综合征:其特点是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能力障碍,虚构症,顺行性遗忘或逆行性遗忘。 痴呆(dementia):是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没有意识障碍。因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故又称为慢性脑病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ndrome)。(一种比较严重的智能障碍)是一种综合征,可见定向、记忆、理解、计算、学习等能力以及判断力的障碍,并伴有影响脑功能的器质性情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Ribot定律:越是新近识记的事物越是遗忘得快,遗忘的发展是由近事记忆逐渐地发展到远事记忆。 进行性遗忘:除记忆的识记及保存过程的障碍,更影响了认知及回忆过程,以致病人远近记忆均丧失,并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 潜隐记忆:是一种歪曲的记忆,指病人对不同来源的记忆混淆不清,或相互颠倒。 嗜睡:为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病人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常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能被唤醒,勉强配合检查及简单回答问题,停止刺激即又入睡。 谵妄状态:是一种病因学上非同源性的脑器质性综合征,其特点是意识障碍,意识清晰度下降,大量的恐怖性的错觉和幻觉,以幻视为多,可伴有恐怖性的情绪和冲动行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心境障碍:是以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躯体症状也常见。 双相障碍: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应激:一般是指机体对那些可能引起机体内部平衡失调的有害刺激的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 反应性精神病:由剧烈持久的精神紧张或精神创伤直接引起的。 Koro:即恐缩症,是觉得生殖器或乳房收缩、病人恐惧缩入腹腔或胸腔而致死的以恐怖焦虑发作为特征的一种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 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 闯入性回忆:指患者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后,又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 二联性精神病:为感应性精神病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为两例患者,其精神症状极为相似,一例为原发者,另一例为被感应者。 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性障碍。 恐怖症:以对特殊的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强烈的惧怕为特征的一种焦虑障碍。 广泛焦虑障碍: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进食障碍: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 性心理障碍:泛指以两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自己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和/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周期性精神病:按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有明显间歇期。 更年期综合征:指绝经前后一段时间内可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情绪障碍为主的症状组合。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脏器官、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结缔组织等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 心身医学: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治疗病人之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 醒觉不全综合征:是指由于生活节律的改变,引起白天醒觉不完全,可表现为记忆差、疏懒、不能很好进行学习、对工作和生活都带来影响,有的还会导致车祸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预期焦虑: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惊恐发作之后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 心理治疗: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和预防的学科。 mental retardation: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发育阶段由于生物学因素、心理或社会因素等各种原因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