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分析
企业融资能力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融资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只有企
业在快速成长之后还能够“安全着陆”的企业才是真正的融资赢家。
一、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缺陷
(1)中小企业固定资产不足。
企业融资可分成以信用为基础的融资和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为了规避风险,资金供给
方越来越青睐于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活动,特别是对超过1年以上的长期融资时,抵押或担
保成为普遍的融资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现状是固定资产比重偏低,说明我国中小企业
中长期贷款融资较为困难。
(2)中小企业流动比率偏低。
流动比率衡量的是企业变现流动资产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的是短期融资能力。
流动比率越高,企业能实现的资金需求量越大,二者成正比。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比率低于
大型企业;同时,中小企业本身的固定资产比率也远远低于其流动资产比率。中小企业融资
主要以短期融资为主,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流动比率比大型企业要低,中小企业资
产流动性可想而知,中小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运转不灵的风险。
(3)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
在流动资产内部,各种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也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流动资产构成,将
影响整体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流动资产的构成也可反映企业短期融资能力。流动资产
结构主要是用应收账款与存货比来反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存货与应收账款之
比比大型企业高,相对而言,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较弱。
二、中小企业融资建议
(1)拓宽间接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是世界各国间接融资的最主要渠道。建立为中小企
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建设。目前应着手作好以下工作:首先,
重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支持城市中小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在
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其次,严格按合作制原
则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运作,积极推动乡镇企业与农村信用社发展紧密型合作关系,以提高
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改变现行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体制、
政策和程序。再次,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业务指导与检查监督,确保国
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络、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
势,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库,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分析、决策咨询服务。最后,研究组建政策
性中小企业专业银行,协助中小企业改善财务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建立公正、开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通过这些证券交易市场来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
渠道,能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能覆盖不同发展规模的企
业,满足各类企业不同数量的融资要求和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
的发展,所以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规模企业发展的融资要求。建
立起成本较为低廉、准人标准较为宽松的二板市场与地方柜台交易市场,允许有条件的中小
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将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
(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开启社会和民间投资,建立风险投资体系。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模式必须是市场组建、
市场运作,应摆脱政府干预。当前,大量民间闲资金没有出路,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
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风险投资成
功率,刺激民间投资者的投资欲望。我们可以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渠道,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
型金融中介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有能力依靠专家理财和咨询的优势,改
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在创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方向、财务管理、领导
班子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制度与引
进外部资金同样重要,利用投资基金可从两方面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4)设立专门政府部门及政策性金融机构。
建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套综
合性的政策及一系列措施,这涉及到金融、贸易、工商、税收等各部门。这些政策的制定与
环境的形成均应有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加以组织和协调。从以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成功经验
中可以看出,由政府设立统一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对于维护中小企
业合法权益,保护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协调各部门有关中小企业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必
要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起到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从长远看,国家应尽快
组建统一口径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以保持中小企业政策的统一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未来
中小企业管理机构,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辅导、行业分析、系统管理等服务外,在中小
企业获得金融服务方面,也可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间接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
务,如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可与各金融机构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金融机构由此可快捷的
评价中小企业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5)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和税收援助。
税收优惠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通过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
累和成长。财政补贴的应用环节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
小企业出口等。贷款援助环节是中小企业的初创、技改和出口等最需要资金的地方。风险基
金是政府或民间创立的为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提供的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率的专
项投资基金。
(6)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保证是提高中小企业金融信誉度,解决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必须尽快建
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人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
制度。
(7)建立社会化服务中介体系。
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运作规范的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对于更加有效配置人
力资源,疏通融资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介机构将融资主体、融资对象和政府等有关
部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排除中小企业各融资渠道上的障碍,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中介服务机构除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等服务外,还可通过对中小企业的审计来规范中小企业
财务行为,减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风险评级等信息的搜寻成本。
(8)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法律规范。
加强中小企业立法,对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在制定中小企业法律法规时,要充分注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比如:建立中小
企业金融扶持制度,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部,实施中小企业贷款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