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从成语中学习文言文

如何从成语中学习文言文

166
方法与习惯
如何从成语中学习文言文
○赵谦翔
文言文难学,—个重要原因是距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

有的同学说,如果让我去古代生活一两年,天天跟古人对话、用文言写作,我肯定能学好。

真正回到古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可供你学习文言的老师,那就是“成语”,因为成语被称为“活着的文言”。

把学习成语同学习文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由此典型例词重温文言词义、词法和句法,又可彻底弄清成语的含义,从而避免对成语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一、巧借成语辨词义
许多成语都含有古今异义词,这也正是造成被望文生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词义进行辨析可以一举两得。

例如“正襟危4坐”中的“危”含义为“端正”
,它是由古代诗歌“危4楼高百尺”的“危”的含义“高耸的,直立的”引申而来的,与“危4
在旦夕”中“危”的“危险”这个现在常用义不同。

而“危4言耸听”中的“使感到恐惧”也不是现在的常用
167高一年级●2010●7、8合刊方法与习惯
义,它其实也是从“危”的本来义“高耸”引申来的:“高耸的”,则容易倾倒,倾倒的则是危险的、“使感到恐惧”的。

如此辨析自然可避免对“危”字的望文生义了。

再如“登峰造4极”中的“造”,由“登峰”的动宾关系可以推断“造极”也是动宾关系,“造”字的意思是“到”。

由此还可以联想到《五柳先生传》中的“造4饮则尽,期在必醉”与现代常用词“造4诣”中的“造”,都是“达到”之义。

次如“钟4灵毓秀”中的“钟”的含义与“古代乐器”(如“钟4鸣鼎食”)和现代常用义“计时器”(如“钟表”)大相径庭,是“集中,专注”之义,与现代常用词“钟4爱、钟4情”中“钟”的含义相同,也与杜甫《望岳》中的“造化钟4神秀”中的“钟”一模一样。

此外如“怒火中4烧”中的“中”并非“中间”之义,而是“内心”的意思,与“情动于中4”“外强中干4”的“中”同义,也与《诗经》中“行迈靡靡,中4心摇摇”中的“中心”同义。

再就是“不刊4之论”中的“刊”,并非现在常用的“刊4登”之义。

“刊”是形声字,“干”为声旁,“刂”为形旁,表“砍削”之义,由此引申为“订正、修改”之义,与现在常用的“刊4
谬补缺”中的“刊”含义相同。

二、巧借成语温词法
文言中存在大量词类活用现象,这是学习文言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而借助成语中存在着的大量词类活用现象温故知新,正是提高文言学习效率的一种短平快的好方法。

1.名词用作动词
兵不血4刃、洞烛4其奸:这两个成语中的加点词都是典型例子,
“血”解作“染血”,“烛”解作“照亮”(成语中还有“火光烛4天”
)。

下列成语中的加点词都是此类用法:未雨4绸缪、春风化4人、泥4古不化、衣冠44禽兽、衣4锦还乡、踌躇不前4、焚书坑4儒、秣4马厉兵、础润而雨4、月晕而风4、怒形4于色、狐死首4
丘。

2.形容词用作名词
168
方法与习惯
驾轻4就熟4、防微4杜渐4:这两个成语中的加点词都是典型例子,“轻、熟”解作“轻车、熟路”,“微、渐”解作“微小的事物或苗头,逐渐发展的过程”。

下列成语中的加点词都是此类用法:好高4骛远4、温故4知新4、披坚4执锐4、见异4思迁4、激浊4扬清4、避重4就轻4、摧枯4拉朽4、谨小4慎微4、恃强4凌弱4、养精4蓄锐4、居安4思危4。

3.名词作状语狼4奔豕4突、川4流不息:这两个成语中的加点词分别解作“像狼一样”“像猪一样”“像河流一样”,都是修饰“奔”“突”“不息”的状态的,作状语。

下列成语中的加点词都是此类用法:班门44弄斧、英雄辈4出、蚕4食鲸4吞、瓜4分豆4剖、风4起云4涌、虎4踞龙4盘、星4罗棋4布、面4誉背4毁、蜂4拥而至、谈笑风4生、粉4饰太平、涣然冰4释、柔肠寸4断、神4出鬼4没、
狐4疑不决。

4.名词意动
草菅44人命,安4贫乐4道:“草菅人命”中的加点词译为“当作草菅”,“安贫乐道”中的加点词分别译为“感到安适”“觉得快乐”,都是形容词意动用法。

下列成语的加点词都是意动用法:幕4天席4地、妄自菲薄44、郑重44其事、恃才傲4物、礼尚4往来、安4之若素。

5.使动用法
这种用法具体可分为三种:
其一,动词使动用法,如“飞4鹰走4狗”中的“飞”和“走”,并非“飞禽走兽”中的“能飞的”与“会跑的”之义,而是“放(鹰)飞”“放(狗)跑”的意思,这里说的是打猎。

下列成语中加点词都是这种用法:惊4世骇4俗、闭4月羞4
花。

其二,名词使动用法,如“汗4牛充栋”中的“汗”义为“使(牛)出汗”。

下列成语中加点词都是这种用法:汗4马功劳、汗4青留名、胼4手胝足、祸4国殃4民。

169高一年级●2010●7、8合刊方法与习惯
其三,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曲4突徙薪”中的加点词解为“使(烟囱)弯曲”。

下列成语中加点词都是这种用法:涸4泽而渔、坚4壁清野、皓4首穷经、清4心寡欲、洁4身自好、荷枪实4弹、息事宁4人、独善4其身。

三、巧借成语明句式
成语大多是复杂文言短语或者缩写了的文言短句,因此许多文言特殊的句式都可以从中找到。

1.省略句
“出尔反尔”是一个省略了介词“乎”的成语,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落井下石”是个省略了主语的成语,“落井”的是一个人,“下石”的是另一个人。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2.被动句
“宁为玉碎4,不为瓦全4”是一个没有语言标志的被动句,“碎”解作“被粉碎”,“全”解作“得到保全”;“受制于人”则是一个有介词“于”作标志的被动句。

3.介宾短语后置(又称为“状语后置”)
“授人以柄44”应当译为“以柄授人”;“相濡以沫44
”应当译为“以沫相濡”。

4.宾语前置
这种句法在成语中最为常见。

“时不我与(待)”属于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一类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前半句是以“之”为标志的宾语提前句,后半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提前句。

“惟利是图”是用“是”作标志的宾语提前句,此类常见的成语还有“惟你是问”“惟才是举”“马首是瞻”等。

利用成语学习文言文,效果颇佳。

其好处有三:一曰咬文嚼字,透析成语;二曰温故知新,落实文言;三曰融会训练,提高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