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的化合物

锂的化合物

锂的化合物

是一种柔软的,银灰色,极易反应的碱金属元素。

它在金属中比重最轻。

锂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须贮存于汽油、煤油或惰性气体中。

它能与水和酸作用放出氢气,易与氧、氮、硫等化合。

锂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镁盐类似,而不同于其他的碱金属盐。

物理性质
锂的密度非常小,仅有0.534g/cm3,为非气态单质中最小的一个。

因为锂原子半径小,故其比起其他的碱金属,压缩性最小,硬度最大,熔点最高。

温度高于-117℃时,金属锂是典型的体心立方结构,但当温度降至-201℃时,开始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温度越低,转变程度越大,但是转变不完全。

在20℃时,锂的晶格常数为3.50?,电导约为银的五分之一。

锂可以很容易的与除铁以外的任意一种金属熔合。

化学性质
金属锂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除稀有气体外的大部分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但不像其他的碱金属那样容易。

锂能同卤素发生反应生成卤化锂。

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但在100℃以上能与氧生成氧化锂。

氧族其它元素也能在高温下与锂反应形成相应的化合物。

锂与碳在高温下生成碳化锂。

在锂的熔点附近,锂很容易与氢反应,
形成氢化锂。

新切开的锂有金属光泽,但是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失去光泽,表面变黑,若长时间暴露,最后会变为白色。

主要是生成氮化锂,氢氧化锂,最后变为碳酸锂。

块状锂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粉末状锂与水发生爆炸性反应。

盐酸、稀硫酸、硝酸能与锂剧烈反应,浓硫酸仅与锂缓慢反应。

锂能同很多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很多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意义。

Li2O
白色粉末。

密度2.013g/cm3。

熔点1700℃以上。

第1族(ⅠA)中各元素氧化物中熔点最高的。

与水反应很慢,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锂。

氧化锂可被硅、铝还原为单质锂。

在空气中极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高温下腐蚀玻璃和某些金属。

可由金属锂和氧气直接合成。

用于制锂盐。

LiOH
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苛性碱,固体为白色晶体粉末或小颗粒,属四
方晶系晶体。

相对密度为1.46g/cm3,熔点为471℃,沸点925℃,于沸点开始分解,在1626℃完全分解。

它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甲醇,不溶于醚;因溶解放热和溶解后溶液密度变大的缘故,在288K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5.3mol/L。

可认为是强碱:Kb=0.675,pK=0.17。

一水合物属单斜晶系晶体,溶解度:22.3g/100g水(10℃),密度为1.51g/cm3。

呈强碱性,因而其饱和溶液可使酚酞改变结构,能使酚酞由深红色转变为无色。

在空气中极易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锂有强的腐蚀性及刺激性。

应密封保存.
Li3N
红棕色或黑灰色结晶。

相对密度1.3。

熔点845℃。

常温下在干燥空气中与氧不反应,加热容易着火,发生剧烈燃烧。

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成氢氧化锂并放出氨。

与水反应。

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锂。

由金属锂与氮气常温反应就能反应生成氮化锂。

其离子电导率高而电子电导率低,是最好的固体电解质之一。

还是六方氮化硼转化为立方氮化硼的有效催化剂。

LiH
氢化锂(化学式:LiH)是锂的氢化物。

它是无色晶体,通常带有杂质而呈灰色。

氢化锂属于类盐氢化物,熔点很高(689°C)且对热稳定。

比热容为29.73 J/mol*k,导热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组成和压
力的变化也有不同(10~5 W/m*K,400 K)。

LiD
白色固体,由熔融金属6Li和氘气反应生成。

是可以运输贮存的稳定化合物。

遇水分解生成氘气和6LiOH。

是氢弹装料的主要部分,也可做受控核聚变装置的装料。

6Li在热中子辐照下发生6Li(n,α)3H(T)反应,反应截面高达942b。

产生的氘可与氚发生聚变反应D+T→4He+n+17.62MeV。

反应点火温度4×107K,是各聚变反应中点火温度最低的。

用作氢弹装料时,lkg6LiD爆炸力与50 000t三硝基甲苯相当Li2CO3
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

密度2.11g/cm3。

熔点618℃。

溶于稀酸。

微溶于水,在冷水中溶解度较热水下大。

不溶于醇及丙酮。

Li2C2
白色粉末状晶体。

比重 1.65。

遇水分解放出乙炔。

由金属锂与碳在850℃以上直接反应,或在液氨中将金属锂与乙炔反应而得。

实验室少量制备时可将乙炔通入正丁基锂的乙烷溶液即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