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主政治运行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重要形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地位、特点与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协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战略性课题。
一、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要认清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首先要认清人民政协自身的性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是由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新修订的人民政协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据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
其一,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这个政治联盟要真正运作起来,需要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就是这样一种组织形式。
其二,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协商的重要机构。
在我国政治体系中,人民政协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搞搞形式,做做样子,而是作为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渗入到国家政治体系之中。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政协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为这一制度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基本的场所和机构,而且以其丰富的政治实践活动不断充实与完善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因此,人民政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其三,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在当下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多种渠道和形式,但人民政协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进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的上述性质决定了其民主监督的性质和任务。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同年9月,中共八大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确定为中共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指导方针。
“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遭到破坏。
1989年,中共中央充实了上述内容,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我国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进而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
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根据以上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性质和任务的限定,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关键要突出以下各点:第一,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仅是我国政治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特点和优势□虞崇胜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到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既是异体监督同时又是互相监督,这就扩展了民主监督的内涵。
第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而是一种以体现中国政治民主和协商合作精神的政治性监督。
它是与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属于我国政治民主的一种监督形式。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政治性质,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监督,千万不能以社会监督取代政治监督。
第三,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依照政协章程开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不同于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它是以人民政协章程为依据、以人民政协组织为载体、以批评和建议为主要形式进行的一种监督。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必须借助于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脱离了这个组织形式就会使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无所依侍。
第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我国其他各种监督一样,都可以发挥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我国政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它的监督必须是有约束力的。
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如何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制约性功能问题,这对于保证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把体制内的监督与体制外监督结合起来的重要监督形式。
二、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就在于它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同特点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监督形式而言,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政治性监督,与一般性社会监督不一样。
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是由多种监督形式组成的,主要包括党的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
这些监督的形式从多角度、多层面共同构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
就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内容来看,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性的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人民政协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特点,即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的,常常与政治协商、讨论沟通联系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力。
(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一种合作性的监督,与竞争社会的对抗性监督不一样。
就监督的目标和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对抗性监督和合作性监督。
人民政协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民主监督,不是为了改变执政党和政府的地位,而是要改进执政党的领导和政府的工作。
这也就是说,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从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监督的方式来看,基本上是一种合作性监督。
人民政协作为监督主体,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监督,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之一。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直接领导着各级政府的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倾听来自人民政协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
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要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
要切实发挥政协提案、建议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对政协的提案和建议案要认真办理,及时给予正式答复。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三)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与权力机关的强制性监督不一样。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
因此,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靠的不是权力,不带有强制性。
靠的是真知灼见,靠的是以理服人,靠的是社会影响力。
这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区别于其他监督形式、具有独特特点的地方。
长期以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力度和实效还不能够适应人民政协发展的需要,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监督者的问题,也有被监督者的问题,还有监督方式、体制等多方面的问题。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核心在于发扬人民民主,人民政协的监督被界定为“民主监督”,就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本质特征。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际上是扩大民主。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际上也是扩大民主,广开言路,让各界人士、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建议和批评充分地反映出来,促进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工作的改进。
这种非强制性的监督,对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我们丝毫也不能低估。
(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与政治实体内部的监督不一样。
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的地位,更需要党外的民主力量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基本上是一种外部监督,它是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的政治监督。
人民政协的这种外部监督,既可以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又可以推进体制内的监督功能的发挥,避免由于缺乏外部监督而导致的种种缺憾。
人民政协及其联系的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和政府的工作。
(五)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党派间的互相监督,与一方对另一方单方面的监督不一样之所以说人民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因为人民政协提供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相互监督的场所和形式。
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对共产党进行的监督,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接受多方面的监督。
共产党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因此,要鼓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做共产党的诤友。
凡是合理的批评意见,就要虚心接受,努力改正;一时办不到的,加以解释,取得谅解;不合理的,就去做工作,讲明道理。
与此同时,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人民政协的形式,及时地将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通报给各民主党派,引导民主党派积极地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对民主党派实行监督,使之能够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六)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性监督,与一般感性的监督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