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周红军 王毓秀
(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 淄博 255400)
1. 引言
钴钼系耐硫低变催化剂已广泛用于中、小氮肥厂,使用前必须对催化剂进行
高温硫化,常用的硫化方法是用CS2或H2S做为硫化剂进行现场硫化。但现场硫
化时常常出现因操作不当引起催化剂超温,损坏催化剂的活性,严重时整炉催化
剂报易燃,其次CS2易燃,在硫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入空管或硫化罐着火等不安
全因素;再者由于CS2和H2S对生物有剧毒,特别是CS2,它可以通过呼吸道及皮
肤侵害人体机能(对操作人员造成极大危害);此外,现场硫化不仅耗费时间、
煤气、电力、硫化剂等,并且一般需2—3天才能转入正常生产,因此,研制一
种新型换代的耐硫低变催化剂是很有必要的。
预硫化催化剂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吸收了荷兰AKZO公司的选技术,采用器
外预硫化,在制备催化剂的同时也把硫化剂加入,装置开车时直接升温并入系统,
不需要加硫化剂。实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硫化的催化剂活性高,且稳定性好,
综合性能优于有CS2硫化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已申请中国专利。
2. 预硫化耐硫变催化剂的主要功能
2.1 物化性能
预硫化催化剂的物化性能常规硫化的QCS—02系列催化剂的性能相当,如章
丘第二化肥厂的中串低催化剂,青州化肥厂的中低低催化剂,平阴化肥厂的全低
催化剂,昌乐化肥厂及章丘第一化肥厂的复活催化剂等。
2. 变换活性
在1.0MPa下进行加压活性评价,常规催化剂在400℃下硫化10 h,然后评
价活性,预硫化催化剂用干气升温后直接评价活性结果见表1。
表1不同硫化催化剂的加压原粒度活性对比
一氧化碳变换率/%
硫规催化剂—————————————————————————————
—————
400℃ 300℃ 200℃
180℃
常规硫化QCS—02 86.2 42.9 17.8
7.4
预硫化QCS—02 88.9 57.6 24.6
18.6
表1结果表明:预硫化的方法能提高活性,特别是低温活性。
2.3 催化剂温度
在加压评价装置的上进行活性评价,将二种硫化方法的催化剂运转前后强度
的变化列于表2,可以看出,催化剂预硫化与常规硫化的变化规律一致,运转后
强度增大。
表2催化剂强度对比
强度(N.颗-1)
硫化催化剂—————————————————————————————
————— 运 转 前
运 转 后
常规硫化QCS—02 54.0 63.0
预硫化QCS—02 49.5 56.3
2.4 预硫化催化剂开车条件下的考察
将预硫化的QCS—02中串低催化剂进行了不同开车条件的实验。
(1) 原料气氛的影响
把预硫化催化剂升温至250℃,稳定4h原料气中加水蒸汽和不加水蒸泊的
活性评价结果见表3。从表功看出,升温过程中,原料气加入蒸汽不利于提高催
化剂的变换活性,特别是高温活性,因此,使用干气升温有利于活性的提高。
表3 原料气氛对催化剂QCS—02活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原料气氛 ————————————————————————————
—————
250℃ 300℃ 400℃
干气 9.69 22.9 65.52
加水蒸气 8.42 20.94 45.95
(2) 升温时间的影响
把预硫化QCS—02中串低催化剂用于气升温至250℃,一是直接评价活性,
另一为在250℃时稳定4h后再评价活性,实验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增加升温
时间有利于提前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表4升温时间对催化剂QCS—02活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时间 ————————————————————————————
—————
250℃ 300℃ 400℃
无稳定 6.33 20.30 65.10
稳定4h 9.19 22.90 65.3
(3) 起始温度的影响
对预硫化QCS—02中串低催化剂进行干气升温至不同温度,然后再评价不同
温度的活性,结果见表5。从表5看出,在起始温度400℃即高温下使用,不利
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在实际应用中应从低温向高温过渡。
表5 起始温度对催化剂QCS—02活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起始温度 ———————————————————————————
—————
250℃ 300℃ 400℃
250℃ 6.33 20.30 65.10
400℃ 5.39 18.20 61.10
加压评价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在1.0MPa压力下,考察预硫催化剂“原粒度”
活性,表6所示是由高温向低温的评价结果,表7所示是由低温向高温的评价结
果。可以看出其中规律与表5一样,证明首先从高温下使用催化剂不利于催化剂
活性发挥。
表6 起始温度从高温到低温对活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催化剂 ————————————————————————————
————
400℃ 300℃ 200℃ 180℃
300℃
QCS—02 86.7 76.4 57.9 14.0
82.3
表7起始温度从低温到高温对活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催化剂 ————————————————————————————
————
200℃ 250℃ 300℃ 200℃ 180℃
QCS—02 65.4 93.0 96.1 83.0 71.4
2.5 预硫化催化剂的适用性
将用混捏法制备的工业K8—11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后再进行活性评价,结果
见表8。数据表明,用不同方法制备的耐硫变换催化剂,采用预硫化方法同样能
提高催化剂的变换活性。
表8硫化方法对K8—11催化剂性的影响
一氧化碳变换率/%
催化剂 ———————————————————————————
—————
285℃ 350℃ 450℃
常规 3.25 10.23 33.95
预硫化 7.70 22.87 40.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6 选择性
工业模拟实验表明,在压力<3.0MPa,温度180—400℃范围内无甲烷化副
反应发生。
3. 工业应用
此技术首先应用于QCS—02中串低催化剂,并在昌乐化工总厂低变炉上段实现阶
段工业应用,低变炉入口205℃,段间215—220℃,出口215—220℃,下段基
本上无温升,处于备用状态,低变入口CO体积分数为3%—4%,出口为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