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会计科目 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所作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2、 账户 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

3、 复式记账法 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交易、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4、 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5、 账户对应关系 在借贷记账法下,要求对每一项交易、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这样所记账户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6、 会计分录 指明每笔交易、事项所应记入的账户,应借应贷的方向及金额所作的记录,称为会计分录。

二、 填空题:

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有: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2、工业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一般可以划分为五类: 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3、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4、明细分类科目又称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和借贷必相等。

6、账户中分为左、右两方,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增加栏和减少栏,这是账户的最基本部分。

7、复式记账法是以资金运动规律和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

三、选择题:

1、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账户时,有关账户之间存在着( B )

A、统驭关系 B、对应关系 C、从属关系 D、控制关系

2、“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是( A )

A、记账方向 B、借款和贷款 C、债权和债务 D、平衡关系

3、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有( A )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损益类

4、下列账户中,在会计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的是( B )

A、应付账款 B、财务费用 C、利润分配 D、实收资本

5、“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反映( B )

A、销售成本 B、在产品成本 C、经营成本 D、半成品

6、下列会计分录中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 A )

A、一借一贷会计分录B、一借多贷会计分录C、一贷多借会计分录D、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7、把账户分为借贷两方,哪一方记增加金额,哪一方记减少金额,是根据( C )

A、采用什么记账形式所决定的 B、采用什么核算方法所决定的

C、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即账户的性质所决定的 D、增加数记借方减少数记贷方

8、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根本区别是( C )

A、名称不同 B、反映经济内容不同 C、有无结构 D、有无格式

9、假如某账户本期期初余额为5000元,本期期末余额为7000,本期减少发生额为8000元,则该账户本期增加发生额为( B )元。

A、4000 B、10000 C、6000 D、12000

四、判断题:

( √ )1、企业不存在的会计事项,可不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

( √ )2、我国会计基本准则规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

( √ )3、明细科目,企业可比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自行设置。

( √ )4、设置账户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

( × )5、借贷记账法下,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 × )6、复合会计分录,就是指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 × )7、总分类账户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登记的原始依据和详细程度不同。

( × )8、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的指标,因此,不仅要用货币量度,还要辅以实物量度。

五、简答题:

1、会计科目与账户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二者的联系是:二者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衣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二者的区别是: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而会计科目只是分类的名称,本身不具备结构的问题,它的内容必须通过账户反映出来。

2、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一、以借贷为记账符号。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