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沉香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中药沉香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中药沉香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2011年9月第8卷第26期 

陈宏降 , 陈怀琼。,张争。,魏建和1,2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万宁571533;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摘要1沉香为传统名贵中药,临床使用广泛。针对沉香药材质量混乱,同时缺乏有效质量控制方法的现状,本文对沉香 

的常规鉴别方法,挥发油和色酮类化合物的组分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沉香品质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沉香;鉴别;品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R282.5 f文献标识码】A f文章编号】1673—7210(201 1)09(b)-008-03 

Advances in studies 0n quality evaluati0n 0f Eaglewood 

CHEN Hon ̄iangl,CHEN Huaiqion ,ZHANG zhe7 ,WEI Jianhe 

1.Hainan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1a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Hai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esoHrces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uthern Medicine, 

Hainan Province。Wanning 571533,China;2.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Medieal 

Science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Eaglewood as a valu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s widely used in clinic.However,the quality of eagle— 

wood iS discrepant a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it.Thus,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s。evaluation of eS— 

sential oil and chromones have been summarized in the Paper,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of Eaglewood. 

fKey words]Eaglewood;Identification;Quality evaluation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和白木香 uilaria sinensis(Lour.)Gilg.】含树脂的木材,其 

中,前者习称“进口沉香”,主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地;后者 

习称“国产沉香”,主产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国产沉 

香与进口沉香功效基本一致.都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 

气平喘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 

逆,肾虚气逆喘急脚。除药用外,沉香还是名贵的天然香料。沉 

香市场需求量大。货源紧缺,缺乏有效质量控制方法是导致 

近年来沉香价格迅速上涨的同时出现大量伪劣产品的主要 

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对沉香品质评价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为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1鉴别 

1.1性状及显微鉴别 

正品沉香一般以色黑、质坚硬、油性足、香气浓而持久、 

能沉水者为佳[1]。陈代贤等嗍对国内药材市场出售及医疗单位 

使用的3O批沉香进行检查。结果从外观性状看大多数批次 

不合格,鉴别项24批不合格,醇溶性浸出物5批不合格。表 

明目前国内市场上沉香药材质量混乱,以假乱真现象较为严 

重。沉香的伪劣商品主要来源于未结香的白木香或类似商品 

经染色、浸油等处理 。伪品与正品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是否 

具有黑褐色或棕黑色的树脂;是否有特异香气;燃烧时是否 

具有强烈香气及黑色油状渗出;木射线和导管中是否含棕色 

树脂状物质;是否具有木间韧皮部和草酸钙柱晶等【l_。常见伪 

品来源及鉴别要点,见表1。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白木香快速高效结香技术研发与 推广”(项目编号:2009GJE20029)。 

【作者简介】陈宏降(1983~),男,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活性 

成分及质量控制。 【通讯作者】魏建和(1970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遗传育种。 

8巾圈医鞴导掘CHINA MEDICAL HERALD 1.2薄层鉴别 

薄层鉴别具有较强的专属性。能够对沉香及其常见伪品 

进行有效鉴别。2010年版《中国药典》以三氯甲烷一乙醚(10:1) 

为展开剂,采用对照药材对沉香进行薄层鉴别。关斌[71采用 

苯一丙酮(9:1)作为展开剂,经香草醛一硫酸乙醇显色后,正品 

国产沉香和进口沉香薄层色谱中在相同位置均具有一个明 

显的持久不褪的桃红色斑点,而常见伪品没有此斑点。 

1.3其他鉴别 

李凤琴等is)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国产沉香、进口沉 

香和非习用进口沉香。发现三者紫外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光 

谱有明显区别;杨小平等跚应用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研究沉 

香.结果不含或含少量树脂的沉香微分热重曲线为单峰,含 

量越少,峰越陡,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加,而形成肩峰至双峰, 

且后峰顶温度向高温偏移,表明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可用于 

沉香的品质评价研究。 

2组分评价 

迄今研究表明.与沉香品质相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 

萜和芳香族类成分组成的挥发油和2一苯乙基色酮口]。 

2.1挥发油评价 

沉香挥发油具有抑菌和镇静等方面活性Bo]。目前多采用 

水蒸气蒸馏或有机溶剂法提取沉香挥发油,气相色谱一质谱 

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不同来源、不同产 

地沉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均存在较大差异,但多以倍半萜和芳 

香族化合物为主,仅含少量脂肪酸类成分。健康的白木香木 

材、叶、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则以脂肪酸类成分为主。见表2。 

沉香螺旋醇等倍半萜类成分为沉香挥发油中主要成分. 

且具有镇痛、镇静等方面活性【n】,但迄今仍没有测定沉香中 

倍半萜类成分含量方面的报道:沉香挥发油中芳香族类化合 

物主要为苄基丙酮,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王凌等Ⅱ

 首次采 2011年9月第8卷第26期 

表1 沉香常见伪品来源、性状及显微特征 ・研究进展・ 

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沉香中苄基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 

10批进口沉香进行分析,结果含量差异较大(O.07~0.78 mg/g), 

且苄基丙酮含量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成正比关系,表明仅 

以醇溶性浸出物可能难以准确评价沉香质量优劣。 

2.2色酮类物质评价 

沉香的另一类活性成分为2一(2一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 

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过敏和神经保护等方面的活性口 ,该类 

成分具有较好的专属性。除沉香外,迄今仅从禾本科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白羊草(bothrioehloa ischaemum)闭和 

葫芦科甜瓜(cucumis melo L.var.reticulatus)[-26]中分离得到该 

类化合物,是沉香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性成分。 

戚树源等 采用HPLC法建立6.7一二甲基一2一(2一苯乙 

基)色酮和6一甲氧基一2一『2一(4 一甲氧基)苯乙基1色酮两种色 

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健康白木香(15年生)感染 

黄绿墨耳菌(menanotus flavovirens)后,不同时期的样品进行 

分析,结果从第3个月起开始形成色酮类化合物,并随时间 

的增加色酮类化合物含量也不断增加。 

何梦玲等【2 】采用HPLC和LC—MS法建立了4种2一(2一 

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即6,7一二甲氧基一2一 

『2一(4 一甲氧基苯)乙基1色酮、6,7一二甲氧基~2一(2一苯乙基) 

色酮、6一甲氧基一2一f2一(3 一甲氧基苯)乙基1色酮和6一甲氧基一 

2一(2一苯乙基)色酮,并对黄绿墨耳菌提取液诱导的白木香根 

悬浮培养细胞中2~(2一苯乙基)色酮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黄绿墨耳菌能诱导白木香根悬浮培养细胞中2一 

(2一苯乙基)色酮的产生,细胞中总色酮含量达0.1 mg/g;陈亚 

等【3。]建立HPLC测定沉香药材中6一羟基一2一『2一(4 一甲氧基 

苯乙基)1色酮(A)和6一羟基一2一(2一苯乙基)色酮(B)含量的 

方法.并对3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色酮A含量为0.268~ 

0.621 mg/g.色酮B含量为1.010-1.486 mg/g。 

3结论 

目前对于沉香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较为分散,且缺乏系 

统性。杨峻山[31对沉香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 

了综述,但基本未涉及其品质评价方面。本文对沉香品质评价 

方面研究的综述,有助于为沉香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2010年版《中国药典》仅通过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和醇 

溶性浸出物进行沉香质量控制.缺少含量测定项,故其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目前对于沉香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也 

多集中在性状显微鉴别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方 

面.而对于倍半萜和2一苯乙基色酮等具体组分含量分析方 

面的研究较少。另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导致质量 

控制指标性成分的选择缺乏科学依据,至今仍没有较为公认 

的、能反应沉香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及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 

品质评价体系对于控制沉香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及阐明 沉香作用机制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研究工 

作中,应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一测多评”、指 

纹图谱等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1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10:172. 

f2】Qi Y,He L,Lin D,et a1.Production of 2-(2一phenylethy1)chromones in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of aquilaria sinensis f J1.Plant Cell Tissue Organ Cult,2005,83(2):217—221. [3]杨峻山.沉香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1O(1): 99—103. 【4]陈代贤,郭月秋,品浩然,等.商品沉香及类似品真伪质量的考查与分析[J1. 中药材,2007,30(11):1380—1383. [5】高晓霞,田佳佳,章卫民,等.一种用松香制伪的沉香药材鉴别研究[J1_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25(6):573—578. [6]张军伟,白明.沉香及其伪品的鉴别[J1_河南中医,2004,24(1):58. [7]关斌.沉香以及混淆品的简易鉴别研究[J].中草药,2000,31(7):558—559. 

『81李凤琴,王广林.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沉香及非习用进121沉香『J].中药 材,1994,17(1):18—19. [9]杨小平,郭成坤,屈菊兰.沉香质量的微分热重法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 药学.2000,17(5):370-371. 

[10]Wetwitayaklung P,Thavanapong N,Charoenteeraboon J,et a1.Chemi— 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and extracts of heartwood of aquilaria crassna obtained from water distillation and supercritieal fluid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fJI Silpakorn Univ Sci Tech J, 2oo9.3(1):25-33. 

[1 1】Okugawa H,Ueda R,Matsumoto K,et a1.Effects of sesquiterpenoids from。。orient ̄incenses”on acetic acid—induced writhing and D2 and 5- HT2a receptors in rat brain[ Phytomedicine,2000,7(5):417-422. [12]王凌,季申.气相色谱法测定进口沉香中苄基丙酮的含量 中草药, 

2003,34(3):226-228. [13]郭晓玲,田佳佳,高晓霞.不同产区沉香药材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1. 中药材,2009,32(9):1354一l358. 

[14]Yoneda K,Yamagata E,Nakanishl,I',et a1.Sesquiterpenoids in two different kinds of agarwood[J1.Phytochemistry,l 984,23(9):2068-2069. 

[15】Takemoto H,ho M,Shiraki T,et a1.Sedative effects of vapor inhala— tion of agarwood oil and spikenard extract and identi?cation of their 

active components硼.J Nat Med,2008,62:41—46. [16]Norazah MA,Chang YS,Mailina J,et a1.Comparison of chemical pro— 

files of selected gaharu oils from peninsular Malaysia叨.Mal J Anal Sci, 2008,12(2):338—340. [17】Phatik T,Paran B,Nath SC,et a1.Essential oil of eaglewood tree:a product of pathogenesis硼.J Essen Oil Res,2005,17(6):601—604. f18]梅文莉,曾艳波,刘俊.五批国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fJ].中 药材,2007,30(5):551—555. 【19]吴志成,黄维钱,胡广林,等.海南沉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 

究lJ1.化学分析计量,2009,18(3):23—25. 『2 ol苗成林,孙宝腾,罗丽萍,等.动态顶空进样一气质联用法分析国产沉香 化学成分lJJ.食品科学,2009,30(8):215-217. 

CHINA MEDICAL HERALD巾国医药导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