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医疗纠纷的认知

浅谈对医疗纠纷的认知

1 2013年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成绩:

题目:浅谈对医疗纠纷认知 姓名:*** 年级:2011 班级:2011级7年制甲班 学号:********** 指导教师:*** 2

浅谈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其防范 6110103028 2011级7年制甲班 魏建行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疗事业不断进步。然而在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医患关系恶化导致了医疗纠纷的频发。医疗事故的防范刻不容缓,其关键在于患者自身对医疗的认知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疗纠纷;形成原因;医患关系;防范 1.医疗纠纷成因分析 1-1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发生争议, 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损失, 从而必须经过司法审理或行政调解方能解决的医患纠葛。 医疗纠纷来自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不理解,因此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来自两方面,即医务人员与患者自身。 1-2.患者因素 医疗过程中,患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大一部分的医疗纠纷源于患者自身。大部分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就医期望值过高,以为到了医院便能药到病除。他们并不了解医学的知识,并不知道任何药,任何手术,任何疗法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更不会知道每 3

个人都有其有别于他人的体质,适合有别于他人的治疗方法。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并不知道医疗过程不仅仅是看病吃药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在生活习惯,饮食作息方面上进行调整。简而言之,患者对医学的不了解是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误解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全民医学常识是势在必行的重要医改任务。 1-3. 医方因素 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欠缺常常引起患者的不满,医方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3-1. 行风不正 部分医务工作者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放弃临床基本检查、基本治疗项目,滥用贵重仪器设备检查和贵重药品治疗,或进行无意义的重复检查、重复治疗,甚至进行无关的检查、用无关的药物,无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另外,无视政策法规,不执行物价部门的医疗收费标准,对医疗收费项目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巧立名目乱收费或超标准收费,引起病员和社会的强烈不满。[1] 1-3-2. 服务低劣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评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医生对患者都是板着脸说教式地服务。这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4

1-3-3.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部分医务人员因其专业水平差,从而导致了误诊、漏诊,对患者的人身安全置之不理,从而引发了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医务人员高估自身的实力,责任观差,也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细心,精心的全面进行诊断。 2.医疗纠纷的危害 2-1. 医疗纠纷对医疗单位的危害 2-1-1.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近年来,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呈高发态势,且规模不断扩大,恶性程度越来越高,对抗性强、危害性大、时间跨度长,也严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诊疗秩序,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重要因素。医疗纠纷引发治安事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 2-1-2. 加重了医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 在我国现有的医疗单位中,一些专门的医务管理部门或者专门的医务管理人员,专门从事医疗单位内部的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他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调解和处理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必须要与医疗等科室一起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纠纷双方的分歧焦点,组织技术鉴定,并向病员及其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既要站在医疗单位的立场维护 5

本单位的合法权益,又要代表医疗单位对病员及其家属进行安抚。所以,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 2-1-3 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 我国目前医疗单位大多数还是国家的福利性事业单位,国家对于医疗工作的投人还是比较低的,医务人员的待遇也相对比较低。但是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疗单位支付给病员及其家属的补偿费用却很多,医疗事故纠纷的补偿则更高;对于某些非医疗过失引起的纠纷,医疗单位为了尽快摆脱纠缠,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就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给予病员及其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尽快结束纠纷。 2-1-4 加重了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 医疗纠纷不仅给医疗单位的正常医疗活动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医疗纠纷还给医务人员心理上造成压力。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疗风险却不认知,不能正确对待医学的失败,不尊重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稍不称心,破口大骂,拳脚相加,侵犯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这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医生的感情,也挫伤了医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性。医患间的互不信任、互相防范,使医务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遇事谨小慎微,对一些重大、疑难病症和急诊病症的救治工作产生不利的作用,影 6

响了医学的科学探索和发展,其代价就是医学进步延缓甚至停滞。 2-1-5 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权益 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少数肇事者肆意毁坏公物、医疗设备发泄其不满,医院财产无端受损。有的甚至长期赖在医院占用病房拒不出院,严重地损害了医院的合法权益,给医院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1.6 影响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 医疗纠纷的发生,特别是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医患之间的隔阂。 2-2医疗纠纷对社会的危害 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社会其他方面。医疗纠纷的解决,牵涉到许多单位和部门。一方面是促使有关管理部门加速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尽快解决法律文件之间的矛盾冲突;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增加了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2-2-1 影响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部分患者及家属为了取得高额经济补偿,往往把医疗纠纷带到社会上,试图利用社会舆论向院方施加压力。因医疗纠纷而引发的治安事件时有发生,成为目前社会上一项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且呈 7

上升趋势,医院的医疗纠纷引发的治安事件,也给公安机关的治安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2-2-2.加重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负担 卫生行政部门是代表国家对国家的卫生事业实施全面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在医政管理方面,卫生行政部门的任务是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工作进行管理,对一些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理。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不能就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就会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和处理。对于存在过失的医疗单位,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理;对于重大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还要组织调查研究,查明责任,妥善解决好各方面的关系。医患双方达不成协议,由卫生行政部门出面调解和处理的纠纷也越来越多,无形中增加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量,这种有增无减的趋势使得卫生行政部门不得不把相当大的精力用于调解和处理医疗纠纷中,势必影响了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2] 3.医疗纠纷的防范 医疗纠纷来自于医患双方,因此,为了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患双方各有责任,各自都要对医患关系有深入的了解。此外,政府部门对于医疗方面的管理欠妥,基层医疗服务的不完善也引起了广大群众对医务人员的不满。 3-1.医务人员方面的防范 8

3-1-1.端正从事医疗服务的动机 身为一名医务人员,应把为病人服务放在第一位,所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人民服务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事业永恒不变的宗旨。救死扶伤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职责,也是医务人员以此为豪的神圣使命。 3-1-2.提高自身医疗水平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医疗事业是一种需要细心,需要充足的知识水平的职业,每一名医务人员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日新月异的医学领域应时刻关注,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心态,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3-1-3.提高自身修养 医务人员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医务人员的服饰、发型、神态、姿势等综合而成仪表, 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医务人员的修养, 以第一印象影响着病员心理。医师服饰整洁、朴实大方, 给病员一种仪表端庄的亲切感、信任感。服饰不洁、不修边幅、浓妆艳抹给病员以不认真不可信赖感;高傲自负带给病员的则是清高难以接近, 同样产生不信任感。 医疗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 医务人员态度最为病员关注, 对病员的行为影响十分深刻。语言文明亲切、表情温和文雅而带给病员亲切和信任感, 好的态度常使病员认为他的基本需要已被满足。对 9

有时病员出现的态度恶劣, 医务人员应予体谅, 以自己良好的态度去感染和引导病员采取正确的就医行为。 医疗作风体现了医务人员对病员承担的道德责任。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廉洁正直、慎言守密、团结协作是医疗作风的良好体现。[3] 3-1-4.懂法守法,规范医疗行为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 一方面用自己所掌握的规范化医疗技术治病救人, 同时也要意识到医疗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应尊重病人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同时, 还要时刻意识到所有医疗文件都是医院和患者的法律文件, 一旦出现医疗纠纷, 这些文件将成为重要的法律证据。因此, 每一个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每一份病案, 向家属交待清楚患者的病情及治疗中的正常反应和可能出现的转归, 并详细记录在案。[4] 3-2.患者也是医疗纠纷防范的主体之一 3-2-1.患者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患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一大要素,加强公民道德涵养,不仅有利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缓解,也符合我国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道德修养是一个人一身也做不完的功课,“吾日三省吾身”讲的就是个道理,道德修养的提高极大方面来自于家庭与学校。因此,教育的优劣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极为重要,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