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扬州市邗江区环境保护局二00六年一月扬州市邗江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及编制技术小组一、领导小组组长:朱万国副组长:温凡平成员:许吉定、张宏毕、张渔侪、黄西凤、赵明山、冯景森二、技术小组组长:温凡平副组长:黄辉成员:王祥薇、金霏、秦春艳、王兵、曹坚、田燕、吴晓芳1、总则1.1规划目的根据《扬州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和《江苏省“十一五”环境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规划纲要,以邗江实现争做扬州“两个率先”先行区,保护辖区内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总体目标,在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扬州市邗江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扬州市“富民强市、建设名城”的总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邗江区环境保护主要目标及相关保障政策措施,为邗江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提供指导性。
1.2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4年6月1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9、《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10、《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993年省政府38号令);11、《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12、《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13、《扬州市城市总体建设规划》;14、《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15、《扬州市邗江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16、《扬州市邗江区环境质量报告》(2000~2004年);17、《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10月29日)18、《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2004年);19、《江苏省长江污染防治条例》。
1.3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邗江区行政辖区内11个镇: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杭集镇、泰安镇、瓜洲镇、杨庙镇、甘泉镇、槐泗镇、方巷镇、公道镇,3个街办:汊河街道办事处、蒋王街道办事处、邗上街道办事处。
总面积749.28平方公里。
1.4规划年限本规划侧重于中远期规划,现状数据以2004年数据为基准。
“十一五”规划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2.1 人口和行政区划2004年底邗江区总人口4913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0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人口密度656人/KM2。
2004年邗江区总面积749.28KM2,共辖11个镇和3个街办。
2.2 经济发展概况2004年邗江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15.9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5亿元、第二产业67.86亿元、第三产业39.58亿元。
工农业总产值295194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7413万元。
2004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2754530万元。
3 “十五”环保计划执行情况概述3.1“十五”环保计划执行情况“十五”期间,邗江区环境保护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保证了环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1、环境质量目标(1)空气环境质量通过努力,目前全区空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基本符合二级标准,建成区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2004年全年监测数据的362天中,API小于100的有291天,占有效数据日的80.4%,空气质量为良。
(2)水环境质量“十五”期间,我区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境内夹江、公道河、杨寿涧、方巷小运河、槐泗河、仪扬河、古运河(邗江段)、廖家沟、太平河等九条主要河流基本达到规划功能标准。
到目前为至,各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仍保持在98.4%以上。
(3)声环境质量邗江区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我区建设区区域环境噪声基本符合《扬州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
2004年新建成噪声达标区3.35平方公里,实现了邗江建设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的目标。
2、总量控制目标2004年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二氧化硫(不含生活)3736吨、烟尘(不含生活)1705吨、工业粉尘929吨、COD(不含生活)1557吨、石油类0.0256吨、挥发酚0.0758吨、氨氮(不含生活)138吨、悬浮物275.吨、氰化物0.1133吨、六价铬0.6737吨。
预计,在“十五”期末,通过有计划的削减,我区列入总量控制的各项污染物总量可达到省、市规定的阶段排放总量要求。
3、污染控制目标在“九五”末基本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我区进一步加快城乡综合整治步伐,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
“十五”期末,全区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8.15%,工业废气处理率95.9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98%,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率100%,“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
危险废物处置率100%;建成区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4、生态建设目标“十五”期间,我区创建并顺利通过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共实施43项生态项目,成为本区重点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
先后创成公道河西村、红桥福成村等37个市级生态村和1个绿色小区。
在生态农业方面,考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保护环境三个方面结合的效益,已建成了优质无公害稻米、蔬菜、特水产品生产基地及规模产业化辐射项目,建设无公害稻米基地22.5万亩,申报51个无公害产品。
加大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的恢复建设与生态品位的提高项目的支持力度。
到目前为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5.33%,建设区绿化覆盖率38%,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6平方米。
3.2主要问题1、全面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力度不大。
我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虽然经过几年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未建立起环境、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及制约机制。
生态镇创建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个节点,加快生态镇建有助于从镇级领导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推动生态建设。
2、环境保护规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我区处于南水北调的源头区,区内河流多受闸坝控制,且关闸时间长,开闸时间短,导致水体不活,流量小,流速慢,水体自净能量差,环境容量小。
而建设区和邗江工业园的污水管网与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场的接管以及杭集工业园的污水处理工作严重滞后,必然会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全区集镇建设和工业集中区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滞后。
3、农村环境保护未能得到高度重视。
农业自身污染需要解决,自然资源需得到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还是以粗放型和利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导致农业生产增效不高,化肥、农药流失量偏大,农村生活垃圾未能集中处理,河道淤塞,蓄水排涝能力下降,河内水质有富营养化趋势,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多数高物耗、低效益的手烧锅炉未被淘汰,制约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4、城市经济建设中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
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带动了我区“第三产业”和房地产开发业的迅速升温。
在“三产”业中,由于楼盘的规划功能定位而引发的“三产”业扰民纠纷越来越突出。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加快,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粗放型、分散型、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方式,小企业未集中规划,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5、环保投入严重不足。
环境保护投入占GDP的比例较低,与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不相适应,对环境功能的修复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固废管理以及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我区环境管理的弱项。
6、环境保护宣传及环境意识急待加强。
部分领域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法制意识不强,未形成自觉遵守环境法规、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可持续消费、绿色文明生活方式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部分企业对办理环保审批、执行排污许可证等制度认识不深。
4“十一五”环境保护发展规划4.1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一五”时期是邗江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区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同时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要素,未来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和投资发展战略目标、步骤及措施,必须适应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今后人类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身应该作为我区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
4.2规划的总体目标4.2.1规划期目标(2006年-2010年)坚持城乡统筹同步推进,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着力环境质量提高,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至2010年,建立小康社会人民普遍需求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环境质量状况稳定。
4.2.2实现目标的标志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区内主要集镇建成区声环境符合功能区划环境噪声标准。
境内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各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97%以上。
各项指标达到上级部门指标控制要求。
生态示范区的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
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扬州市总量控制计划要求。
全区环境管理能力和体系,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4.3 环境保护指标规划4.3.1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
其中城市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292天,农村空气质量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并有所提高。
(表4-1)4.3.2水环境保护目标境内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表4-2),CODMn、溶解氧、氨氮、总氮、氰化物、六价铬、石油类、总磷等指标的达标率均达80%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60%以上。
各集镇饮用水源水质达类Ⅲ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7%。
4.3.3声环境保护目标到2010年,各集镇建成区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率为100%。
建设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dB(A),昼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70dB(A)。
4.3.4总量控制目标列入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排总量控制在计划以内,力争在2005年实绩的基础上按比例削减(表4-3),污染物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
同时加强对镇域总量控制考核(表4-4)。
表4-3“十一五”期间邗江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注:其中二氧化硫、烟尘、化学需氧量、氨氮不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