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评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评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评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
编辑整理www.hejia001.com
编辑:刘小明 来源:和家返利

论文关键词:阿多诺文化工业意识形态文化殖民主义
论文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写于1963年,他认为,文化工业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的
在各个分支上相似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系统。本文结合
当今大众文化现实,旨在深入理解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
工业化都市化的进程使我们的这个社会逐渐步入了一个大众化的社会,在大众社会这个温床
里,各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层出不穷,流行音乐、广告、娱乐节目和好莱坞电影等无一不充斥
着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我们在消费这些大众文化时享受着它为我们带来的娱乐的快感:另
一方面,在长期面对大众文化时,‘我们会感到这些文化有着某种复制品似的一致性,在这
种一致性的背后又仿佛有一种意识形态的渗透。面对这种情形,阿多诺在他的《文化工业再
思考》中提出了“文化工业”一词,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文化工业的运作方式和它的反启蒙
特征,以及文化工业对于大众消费心理的操纵和它所带来的文化殖民主义。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再思考》写于1963年,他认为,文化工业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的在各
个分支上相似的,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互相适应的,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的系统。而文化工业
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当代技术的力量以及经济与政治上的高度集中。文化工业通过如同
在」丁一中的运作方式一般有计划地炮制出为大众消费的产品。虽然这些产品是同一化的,
但是文化工业总会为它们制造一些新颖的假象,并通过大众媒介这一由文化工业打磨出来的
领域来对这些产品进行宣传,强化它们的个性精神,从而渗透进大众的意识形态,进而对大
众的消费心理进行操纵。
文化工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取最大的利润,所以从文化工业的标准化生产中出来的都应
当称为商品。精英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取代,高稚文化也在逐渐走向世俗,于是高山流水的
弦乐配上了电子音乐的合奏,各种小说出现了相同的叙事模式,电影、电视、汽车、衣服这
些都按一定程序配方制作出的复制品,艺术家也陷入了文化工业的泥潭,成为大众消费的奴
隶,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大众以追逐这种“古老的与熟习的熔铸成的新的品质”为乐,于是在
大众文化中产生了对于明星偶像的狂热崇拜,“艺术已经进入了它的没落时代”。
文化工业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实现了社会对个人的精神的控制,它使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蒙
昧状态,社会处于大众文化所倡导的秩序中,大众文化实际L是在进行场无声无息的全面
的文化控制。

“文化工业别有用心的自上而F整合它的消费者”,“大众媒介是特别为文化工业打磨出来
的”,文化工业生产出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彻头彻尾的“商品”。阿多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判断
呢?
首先,经济和行政仁的高度集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统治的
结构与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在由垄
断资本主义向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统治结构与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大
大不同。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统治结构是一种硬性统治,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
工人阶级加大了剥削力度,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工人阶级受到压榨,
如果工人想要造反,统治阶级为保护他们的利益就会运作国家机器来镇压他们。而在这一时
期,统治结构己经不再是1一种硬性统治,工人们每天工作八小时,有休息的时间,这样工
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没有受剥削,仿佛统治消失。这时阿多诺回应,其实统治依
然存在,只不过是渗透到文化工业中,在文化工业中渗透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其次,阿多诺所谓的“自上而卜”的“上”实际上就是一种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由于阿多诺当
时刚到美国不久,所以没有直接说出其中含义。这种意识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另
一方面则是大众媒介。在政治方面,由以往社会的硬性统治变成软性统治,意识形态渗透进
文化产品中,表面上看大众在娱乐,实际上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渗
透,政治在这时就常常行使着整合大众的功能。在大众媒介方面,由于大众媒介直接出自于
文化工业,所以它总是渗透到文化工业中进行宣传并创造人众文化,大众媒介在这时也行使
着整合大众的功能。
第三,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所生产出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阿多诺在文中谈到了伪个性化他
认为“每一件产品都假装具有个别的样子,而这种个别性本身是为强化意识形态服务的”,文
化!业生产lLI来的产品让大众在表面土是与众不同的,而实际L这些都是标准化的彻头彻
尾的“商品”。文化工业以追逐最人利润为根本目标,为了利润,他们会生产l}j许多符合大
众兴趣口味的产品,这些产品就是大众的“直接现实和生活的避难所”。

艺术是具有反叛性的,它是通过创造一种与人们现实生活所不同的一个维度来实现对于现实
社会生活的反叛,因而艺术与现实生活是疏离的;艺术同时具有着独创性的特点,正是这一
特点,使得艺术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文化工业下生产出的所谓的“艺术产品”恰恰是取消了
艺术的反叛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也抹去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这样的产品一方面让大
众更易接受,另一方面产品的伪个性化特征也让大众信以为真,商家即在此处获利。
阿多诺是位音乐造诣很深的社会音乐学家,他在研究时发现所有的流行音乐都是标准化的,
伪个性化的。这与古典作品不同,占典作品中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特的创造,都有其独特魅力,
是其它所无法取代昧而流行音乐的形式、作曲、调式和技巧等音乐本身即具有标准化。伪个
性化从表面上看是与众不同的,而实际上是与标准化走在一起的,个性化的思路变得程式化、
模式化,作曲者以此把流行音乐的特点用于整个文化工业。这使我想到了今天风靡全球的电
子音乐、电子噪音和R&B曲风,其风行原因是由于其外在风格的新颖独特。他们把摇
滚、格林高利圣歌、地方民族音乐、哥特式的黑暗风格以及印度、日木和中国等东方音乐元
素甚至于浓厚的宗教哲学意味结合在一起,虽然华丽恢宏但是却又难免会过火流俗。
文化工业的产品是常新的,但又常常相同,“常新”使大众不会疲劳烦累,而“常常相同”又是
人们不会因为文化工业产品的接受的陌生化而产生难以接受的累感。今天的流行音乐刚好与
此吻合,社会的商业化使得今天的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商业化,唱片公司以卖座率为标准为获
取商机而扭曲艺术文化,歌曲旋律和歌词都被格式化,大凡琅琅上口的作品都易于被大众接
受。这种消费刺激了大众文化的批量生产,而批量生产的形式又生产出了更多的大众文化的
消费群体。韩剧作为一种外来的大众文化产品,已经在中国大陆的电视荧屏上占有重要地位,
纵观整个韩剧作品,无论是青春偶像剧,还是日常生活剧,或是历史剧,韩剧都有一个共同
点,那就是每部电视剧都有一个情节曲折、打动人心的故事、唯美的画面和婉约的音乐,这
些使得大众感到无比亲和,又常常被其中蕴含的戏剧元素所打动,心甘情愿地把心情交给剧
情,做一次次或悲或喜、或恨或怨、或悔或痛的情感旅行,于是这种近似于批量生产出来的
韩剧便成为大众的一种精神鸦片,韩剧为大众所创造出来的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吸引着越来
越多的“哈韩族”趋之若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