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讨

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2009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讨胡 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上海201620)

摘 要 针对堂前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互动策略:多开展小组互动,灵活多变的提问策略,适时调整以促进意义协商,恰当使用反馈语和指令语。 关键词 课堂互动;互动方式;互动策略

课堂互动行为是指在师生间课堂上发生的各种信息交流及其意识活动相互间作用和影响。根据英国学者艾雪黎B.J.Ashley的观点,课堂互动行为可分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陈奎熹:1992)。而比利特与怀特R.Lippitt&R.K.White把课堂互动行为分为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陈奎熹:1992)。在这两种分类中,教师中心式与权威式;学生中心式与民主式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或是对应的。教师中心式强调的是教师权威;学生中心式强调的是师生协商即民主的方式。但知识中心式与放任式却不是一码事,这体现了学者艾雪黎与比利特与怀特的不同观点。一、当前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1.教师中心式这里分两种情况:一方面,口语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常常用全英文授课,只有当学生理解有问题或交流受阻时,他们才改用母语和学生交流,这种情况与教师企图树立自己的权威有关,因为社会规范所期待的师生关系是权威的指示,讲解、灌输是主要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话语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发出的大量信息,他们表达思想的机会就很少,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2.齐步走式(lockstep)的互动方式由于当前的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多为大班授课,采用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难度很大,课堂秩序容易失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外语教师更喜欢采用齐步走式的互动方式。同时,在课堂提问时,“封闭性”或“展示性”问题提得多(即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开放性”或“参考性”问题提得少。这种问题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教师提问的目的并非想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也不是为了促进双向交流,而是想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某些已学的知识。

二、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的策略1.多开展小组互动在一个大班开展小组互动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但如果精心的组织和策划,在大班开展小组互动不是不可能的。小组活动,气氛比较自然,有助于增加语言输出。L认为小组式互动比齐步走式互动更能促进学—3—ong

4生参与交际以及用多种语言行为进行交际。在大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动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它给每个学生以平等的语言学习、实践机会,良好地解决了因为班大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机会不均衡的问题。如果教师话语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学生就没有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课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Pica&Long1986)。小组互动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能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2.灵活多变的提问策略提问不仅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引出话题,增加互动的有效手段。大学英语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系统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大学综合英语的课堂互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少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多使用一文举。陈述句多意味着教师用于讲解和传授的时间多。而过多的祈使句尤其是表命令的祈使句会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疑问句的文体功能不仅在于向听话人提出问题,激发信息,还在于它可以增加悬念,提高听课者的兴趣。更为重要的事,它还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促进他们调整语言,增加语言输出。问题的设置也很有讲究。在综合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开放性”问题(Barnes1969)或“参考性”(referential)问题(Long&Sato1983;Brock1986),少题些“封闭性”或“展示性”问题。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开放性”更利于语言习得。“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作出评价、判断、解释或论述,接收多种答案。White&Lightbown认为这样能使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的输出机会。而“封闭性”问题的答案常常是明确的,教师急于得到那个答案,往往提问后很快重复那个问题或叫另外一个同学回答,结果降低了学生的问答率,降低了其输出量。W&L()发现,回答“封闭性”问题,使用长句子比较少,不能促进输出(Brock1986)。此外,外语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变成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在评述、解释的过程中,延长语言输出的时间。提出问题之后,等待时间也很重要。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的长短对他们的语言输出也有影响。Nunan(1991)发现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等待三到五秒或更长的时间,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3.适时调整课堂互动方式,以促进意义协商意义协商是指交际双方交流受阻时采取的重构自己话语和用词的策略即调整互动(modifiedinteraction)的策略。Serrano-Sampedro说“意义协商是营造学习机会的基础工具,它如同催化剂一样能促进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发展”(转引MichaelPBreen2000:109)调整互动包括理解核实(comprehensioncheck)、确认核实(confirmationcheck)和澄清请求(clarificationrequest)。理解核实是指说话人询问对方是否听懂自己所说的话;确认核实指说话人核实是否理解了对方的意思。澄清请求指说话人要求对方提供更多的信息或帮助自己弄懂对方所讲的话。在课堂互动中,当交流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方可以灵活采用一些互动策略(如简化话语结构、释义、重复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时,也可以多使用确认核实和澄清请求的策略,以形成“双向互动”(two-waycommunication),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意义协商的机会。协商是相互接受,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意义协商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让学生积极的投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言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让外语课堂真正活起来。4.恰当使用反馈语和指令语教师反馈语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下转第6页)—35—hiteight-bown19844有必要借鉴OCLC先进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经验。作为图书馆员,应该要了解OCLC,接受全球最新的理念;通过OCLC参与全球图书馆合作;利用OCLC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打造一流图书馆。参考文献

[1] 贺宜.从OCLC看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2,(3):109.[2] http:∥www.oclc.org/about/.

(上接第35页)操练时对学生的语用行为做出评价的语言,是教师评价和评估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教学活动进展的有效方法。反馈语可分为肯定式评语、参与式评语和启发式纠错。肯定式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的评价。在使用肯定式评语时,教师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与学生的眼神的交流,让学生对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感到真切。对学生有创意的,创新的思维火花及灵感要及时地、充分地给与肯定,不妨使用夸张些的语言,如:Welldone!Terrific!Fabulous!…等等。参与式评语即动员其他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所使用的语言。在让学生参加评价时可以使用疑问和反意疑问句。如:Isn'titagoodanswer?/Hediddagoodjob,didn'the?这样教师可以避免对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一般而言,大学生都不喜欢教师对他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横向比较。不过,教师可以适时对同一个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和评价。如:Yourpronunciationismuchbetternow!启发式纠错指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直接使用否定的评价语言,而是采用启发激励性话语,让学生纠正错误,找到答案。如:That'syourunderstanding/pointofview.Buttryagain,please.或者Comeon!Thinkitover或者Let'slookatthisquestionfroman-otherpointofview等等。此外,非语言评价及策略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非语言评价是指手势,表情(眼神、面容、微笑)及其他肢体动作语言(bodylanguage)。有时候,一个微笑或点头或赞美的表情或竖起大拇指等比一句肯定的评价语言更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最后,指令语要体现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如果教师注意指令语的礼貌策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被尊敬的感觉,从而也就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如果教师居高临下,不尊重学生,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参考文献[1] 陈奎熹.教育社会学研究[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2.[2] PicaT.,LongM.H.1986.Thelinguisticandconversa-tionalperformanceofexperiencedandinexperiencedteachers[A].InR.Day(ed.).TalkingtoLearn:Con-versation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House.[3] Barnes,D.1969.Languageinthesecondaryclassroom[A].InD.Barnesetal.(eds.).Language,theLearnerandtheSchool[C].Harmondsworth:Penguin.[4] White,L.&P.Lightbown.1984.AskingandansweringinESLclasses[J].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40:228-224.[5] Long,M.&C.Sato.1983.Classroomforeignertalkdis-course:Formsandfunctionsteachers'questions[A].InH.Seliger&M.Long(eds.)ClassroomorientedRe-search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House.[6] Nunan,David.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AText-bookforTeacher[M].PrenticeHallRegents,1991.[] MB课堂教学决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7ichaelP.reen:.:2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