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脱油硬质沥青造粒技术分析

脱油硬质沥青造粒技术分析

脱油硬质沥青造粒技术分析
摘要:针对原油资源劣质化,开发生产硬质沥青,对于增加品种、消化重渣油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公司溶剂脱沥青装置是重油平衡的重要装置,本文在前期硬质沥青造粒试验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工艺存
在问题、管线伴热问题、试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造粒长周期运行生产的措施及
建议。

关键词:脱油沥青 , 沥青母粒, 沥青造粒
自2011年10月份以来,我公司联合进行硬质沥青造粒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经过努力,
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实验室生产了50kg的沥青颗粒,表面光洁,性能较为稳定;并向
用户提供了47吨硬质沥青粉碎料,硬质沥青颗粒实验室调配测试工作已结束,达到路面试
验阶段,显示出了较好的市场预期。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硬质沥青造粒工艺条件变化对造
粒设备运行的影响,同时了解其它相关情况,对试验设备进行不同条件下硬质沥青造粒的整
体情况进行调研,结合实际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硬质沥青造粒的长周期运行对公司
提高经济效益及解决重油平衡有重要意义。

1 硬质沥青造粒生产工艺
采用CF系列回转带式冷凝造粒装置将熔融状态的沥青类原料经输送泵沿伴热管路输
送至造粒机,通过造粒机的布料器将熔融状态的原料转换分布成均匀的液滴,并滴落在匀
速移动的钢带上。在钢带下设有喷淋冷却装置,使钢带上的液滴边移动边冷却固化,从而
形成半球状颗粒成品进入包装系统。
2 实验情况
2.1 实验样品性质
表1 脱油沥青实验样品
采样日期 样品名称 采样地点 软化点,℃
样品1 脱油沥青 脱油沥青 92.5
样品2 脱油沥青 脱油沥青 110.5
共做了两个实验样品,样品1软化点为92.5
℃,样品2软化点110.5℃。

2.2 实验结果
造粒试验从160℃开始,为了尽量接近装置实际情况,将原料罐内通入氮气,加压至
1

0.1MPa后,用手动球阀控制 进入造粒机布料器的流量,同时配合手动调整调频电机电流至
10赫兹。钢带冷凝器冷却介质采用新鲜水冷却,钢带长度13米左右,宽度0.8米左右,造
粒效果正常。
随后,造粒温度提升至180℃,常压,调频10赫兹。模拟将氮气通入沥青质液体中,
形成鼓泡。但效果不明显,没有出现大量气泡。造粒效果良好。
最后,造粒温度提升至240℃,常压,调频10赫兹。未通氮气。造粒时沥青烟较多。
同时,因粘度下降,操作初期,造成出现片状沥青质,后经调整布料器转速及钢带频率等,
造粒正常。
样品1效果:软化点低,造出来的硬质沥青颗粒有粘连现象,钢带附着硬质沥青颗粒均
匀。

样品2效果:软化点较高,造出来的硬质沥青颗粒无粘连现象,钢带附着硬质沥青颗粒
均匀。

2.3 实验结论
(1)CF系列回转带式冷凝造粒装置运行较平稳,对进料温度适应范围较宽,本次试验
在160-240℃之间通过调整布料器及钢带的频率后均可实现3-5mm直径的颗粒。
(2)该设备对压力较敏感。布料器进料量需严格控制,严防超压,造成片状沥青,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