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U49;F5壤步太净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接驳研究程斌
导师姓名职称王建军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变通遥输搬到与瞥m论文提交日期2007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07年5月31日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论文评阅人马荣国教授
王天林高工彭辉教授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等诸多优点赢得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较小,其运输潜能的发挥必须依靠良好的馈送系统和换乘接驳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实现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以及轨道交通之间客流转换的服务设施。便捷高效的换乘枢纽不但能满足乘客的交通需求,而且合理的枢纽布局能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实现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以及使用效率的最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轨道交通枢纽的定义,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了枢纽客流预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对客流预测方法作了介绍。然后,具体探讨了轨道交通枢纽与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交通间的交通衔接模式。与对外交通衔接包括了轨道与国铁、公路客运、航空及河海港口等城市各主要对外交通方式;在与城市交通衔接时,着重探讨了轨道交通间的站台布局衔接模式:重点研究了公交站场的布局模式、规模预测方法;同时考虑了与私人小汽车、出租车、自行车及步行的接驳方式。讨论了枢纽内交通组织的方式,包括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的组织与管理。之后,对枢纽方案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给出了比较实用的数学评价模型。文章最后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虎门白沙轨道交通枢纽站的交通接驳进行了详细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接驳、衔接模式、交通组织AbstractUrbanrailtransithavemanyadvantagesof
largecapacity,highspeed,goodsecurity
and
reliability,onschedule,whichhavedecidedthatitwillhavebeenappliedwidelyinthefuture.However,
theservicescopeofrailtransitissmall,itneed
agoodfeeding
andtransfer
systemtobring
its
transportationpotentialintoplay.Urbanrailtransitinterchangeisakindofservicefacilitythat
Canmeettheneedofthetransfer
ofdifferenttrafficmodes.Aeffective
transfer
systemnot
onlyCansatisfytheneedofthepassengers,thereasonablehublayoutcandeveloptheservicescopeofrailtransit,carlrealizeoptimizationofthetransitresource.
Thispaperfirstlyintroducetheconceptofurbanrailtransit,dividingtherailtransithub
rationallyintodifferentclassificationsanddifferentgrades,analyzing
the
passengerflow
forecastofrailtransit
Hub.Secondly,paperdiscussthejoinpatternsofrailtransitindetailbetweenurban
trafficmodesandurbanexternaltraffic.Transferbetweenrailtransitandexternal
trafficmodeswhich
includeairline,nationalrail,highwayandports.Whendiscussingthetransfer
between
hubandinterior
traffic,platformlayoutpatternsofdifferentraillinesisthepoint,andalsoconcentratingonthelayout
patterns,thescaleforecasting,FeederBusesRoutesPlanning.Inthesametime,discussingthetransfer
modeswithprivatecars,taxi,pedestrian,bicycle.Thirdly,paperintroducethetrafficorganizationinthe
transferhub,includingtheadministrationaboutstatictraffic
and
dynamictraffic.Fourthly,the
evaluation
methodsaboutthehubplanis
presentedsystemically,andapracticalmathematicsevaluationmodelisalso
putforward·Finally,asaexampleBaisharailstationhubinHumenisdesignedandplanned
byapplying
therelatedtheoryabove.
Keywords:urbanrailtransit,hub,transferandfeedingsystem,transferlayoutpattern,.
trafficorganization
Ⅱ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私曼甜加7年,月弓J日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私女无导师签名:受建军纠哕年岁月;l’日
硼年r玛弓》日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研究背景第一章绪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不仅承受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增长的巨大压力,同时还受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在这种双重压力和双重约束条件下,政府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师们孜孜不倦地寻求着改善城市交通的途径和方略。(1)城市化的压力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GDP已持续十年近10%的高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加速,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04年的41.8%,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65%,这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将会有9亿人到城市工作、生活、定居,这将给城市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中国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具有明显的人口向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的特征,并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呈现城市人口进一步聚集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人13的增长和城市范围的膨胀将是一种难以抑制的趋势【l】。(2)机动化的压力机动化是城市交通发展中交通工具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在中国的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汽车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机动化进程较为缓慢。1984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只有260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17.4万辆。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到2005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329万辆,年均增长率为14.3%;私人小汽车的增长更为迅速,2005年私人汽车保有量高达2365万辆,年均增长率高达26.3%【21。预计未来几年内私人汽车将保持20~30%的高增长率,到2013年全国私人小汽车总量将突破1亿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机动车增长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着眼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以及满足人们生活富裕后对出行消费的进一步需求,我国制定了大力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力图促使我国汽车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和不允许对私人小汽车发展设置人为障碍的政策,私人小汽车市场日渐繁荣,受积极汽车产业政策影响,小汽车进入家庭在所难免,预计到2010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