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邓玉珊

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_邓玉珊

护理论著CHINESEC0MMUNITYD0CT0RS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30卷第29期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于肿瘤死亡原因第2位[1],其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我们回顾性分析132例因肝癌在我科住院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45例,发生率34.09%,分析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在全麻下行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132例,男91例,女41例;年龄29~86岁,平均(54±12.43)岁;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45例,男31例,女14例;其中并发胸腔积液29例,肺炎8例,支气管炎6例,胸腔积液+肺炎2例。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胸腔积液是肝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①肝癌患者术前常伴有肝硬化、肝功能不良,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低于组织胶体渗透压,使液体聚积在胸膜腔,产生胸腔积液。②术中因充分离断肝周韧带,特别是暴露右肝膈面裸区,液体被吸入胸腔,形成胸腔积液。③肝叶切除时,合有胆汁的创面渗液经胸腹联合切口流入胸腔,刺激胸膜,增加胸膜渗出液,如果术后引流不当,也可引发胸水[2]。肺炎、支气管炎:发生原因:①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膈肌抬高,呼吸运动受限或原有呼吸道炎症有关。②麻醉时气管插管,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同时气管插管破坏了呼吸道正常防御屏障,损伤气道黏膜,使细菌易于在受损部位定植、繁殖,并随之进入下呼吸道而发生感染。③术前呼吸道准备不充分,尤其是有多年吸烟史,老慢支等病史的老年患者,因其胸廓和肺顺应性降低,术后咳嗽能力减弱,气道分泌物不易排出。④术后伤口疼痛、麻醉药物应用等因素,限制了患者呼吸肌运动,使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均进一步减少,氧合作用明显降低。⑤呼吸器械污染,特别是雾化器、湿化瓶、输氧管等的污染,以及病房环境影响,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导致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炎。护理对策胸腔积液的护理对策:①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及两肺呼吸音变化,若患者出现气促、胸闷、心慌、发热等症状,且听诊一侧呼吸音减弱,应警惕是否发生胸腔积液,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做好床边B超,胸片检查,以明确诊断。②安慰患者,解释形成原因,减轻焦虑。③取半坐位,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呼吸情况。④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肺功能,遵医嘱静脉补充白蛋白,保肝等治疗,可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当患者可以进食时,鼓励其进食高蛋白食物,可减少胸水的产生。⑤胸腔积液量少时(<100mL),患者可无明显的症状,多不用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但需要严密观察,一旦患者呼吸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医生。⑥较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在B超引导下,经胸腔穿刺抽胸水,同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和气胸。⑦大量胸腔积液经抽液后症状不能缓解时,应配合医生行胸腔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邓玉珊36100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9.82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肝癌切除术患者1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肺部并发症45例,其中胸腔积液29例,肺炎8例,支气管炎6例,胸腔积液+肺炎2例,以上患者经积极治疗与观察护理均治愈。结论:对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严密观察和预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并发症前兆症状出现者及时观察与护理,可防止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关键词肝癌术后;肺;并发症;原因分析;护理CauseanalysisandnursingofpulmonarycomplicationsafterlivercanceroperationDengYushanDepartmentofHepatobiliarySurgery,theFirstHospitalAffiliatedtoXiamenUniversity361003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iskfactorsandnursingmeasuresofpulmonarycomplicationsafterLivercanceroperation.Methods:132patientswithhepaticcarcinectomywereselectedfromJanuarytoDecember2013.Wehad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analyzedtheriskfactorsofpulmonarycomplications,andmakedeffectivenursingmeasures.Results:45caseshadpulmonarycomplications.29caseswerepleuraleffusion;8caseswerepneumonia;6caseswereacutebronchitis;2caseswerepleuraleffusioncombinedwithpneumonia.Thesepatientswerecuredbyactivetreatmentandnursingobservation.Conclusion:Aftertheresectionoflivercancer,thecloseobservationandpreventionofpatientscan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Thepatientswiththecomplicationsprecursorysymptomsaregiventimelyobservationandnursingwhichcanpreventdeteriorationandreducemortality.KeywordsAfterLivercanceroperation;Lung;Complications;Causeanalysis;Nursing

(下转第131页)129网络出版时间:2014-10-15 15:10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9.82.html护理论著CHINESEC0MMUNITYD0CT0RS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第30卷第29期给予患者抗焦虑药物。②在手术前1d对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备皮,使其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及完好,在手术前晚要采取有关措施使患者能够充分休息以及睡眠。③手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之后,要使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时间6h,然后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胃肠道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手术之后6h使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在1d之后使其食用普通食物。对留置的导尿管进行护理,使三腔二囊管保持通畅,尿液应定时排放,对尿液颜色、性质以及量进行观察,若有血尿出现,则表示存在膀胱创面出血,要向医师及时报告并且对其进行处理,指导患者多饮水,使其每天尿量保持在2000mL之上,要防止尿液出现逆流,尿袋不能比膀胱区高,会阴部及尿道口要保持清洁,每天对会阴部进行2次消毒,拔管之后对患者自主排尿情况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在腹腔镜下对其黏膜进行复查,显示其恢复到正常,对其行尿常规检查,显示正常。②有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其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偶尔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存在,在腹腔镜下对患者黏膜进行复查,显示其基本恢复到正常或者存在散在性病灶还未痊愈,对其行尿常规检查,镜下偶见血尿。③无效: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并且有复发。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的相关数据以(x±s)对其进行表示,并且通过t对其进行检验,对于结果中的计数资料以χ2检查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10.5±2.5)d,对照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22.5±3.5)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讨论腺性膀胱炎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中,在临床上常被当作尿道综合征而误诊。而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证实,该疾病属于癌前期病变,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护理,将会发展成为膀胱癌。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而现代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就是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与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在经尿道电切后早期对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药物,效果比较好,但是长时间灌注化疗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复发率比较高。而在经尿道电切术之后,对患者进行黏膜下注射化疗,病灶处的药物浓度比较高,并且有持久疗效,所使用的药物剂量比较少,具有微创、准确及有效的特点,并且选择吡柔比星为化疗药物,其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核起作用,对DNA聚合酶进行抑制,对DNA复制以及转录具有阻止作用,能够使细胞周期在G2期停止,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此外,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对其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保证治疗的成功率,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对腺性膀胱炎利用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其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并未见不良反应出现,可在临床上对该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徐燕舞,吕文辉.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1,3(14):71-72.[2]刘日升.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5(22):177-178.[3]倪安,郭波.经尿道电切术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腺性膀胱炎[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4(30):91-92.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725020297.2对照组7240201283.3P<0.05闭式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做好胸腔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管堵塞和气胸的发生。本组29例胸腔积液患者中,其中17例未经处理自行吸收,11例经抽胸水,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后好转,1例经胸腔闭式引流后于术后11d好转。肺炎、支气管炎的护理对策:术前护理:术前控制原有呼吸道炎症,指导患者深呼吸运动锻炼,讲解早期活动的方法及重要性,严格戒烟。术中护理:主动积极做好手术配合,使手术顺利,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插管对气道的损伤;术中保暖,减少暴露,防止受凉诱发肺部感染。术后护理:①呼吸功能锻炼:术后6h,血压平稳后,改半坐位,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协助翻身、拍背,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常规给予糜蛋白4000U雾化吸入2次/d。鼓励床上活动并尽早下床活动,2次/d口腔护理。②因伤口疼痛影响自主咳嗽的,可使用腹带包扎伤口协助咳嗽。③适宜的温湿度:防寒保暖,病室温度应保持18~24℃,湿度50%~70%,减少人员流动,清洁空气,减少空气中细菌病毒数量。④禁食期间静脉补充肠外营养,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进食后,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预防痰液黏稠。⑤做好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⑥常规使用抗生素。经过以上处理,本组14例肺炎、支气管炎患者分别于3~7d后感染得到控制。胸腔积液+肺炎护理对策:本组2例患者经常规雾化吸入、使用抗生素、静脉补充白蛋白及胸腔穿刺抽胸水等处理后分别于术后9d和术后14d症状缓解。参考文献[1]吴孟超.肝癌外科治疗的近期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2):125-128.[2]卢彩霞.中央型巨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74-75.(上接第129页)1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