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生感悟:人性深处的欲望究竟有多可怕

人生感悟:人性深处的欲望究竟有多可怕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人生感悟:人性深处的欲望究竟有多可怕
有这样的一则故事:说是有一青年小伙上班途中总有一乞丐在乞
讨。小伙心善,每次都会施舍给乞丐10元钱。起初,乞丐感激涕
零,每次都是对小伙又是鞠躬又是感谢。时间久了,乞丐也习以
为常,只是对小伙的行为点头示意。再后来,乞丐估计是感觉理
所当然了,连示意也省掉了。
直到有一天,小伙出门比较急,忘记了带钱包,没有对乞丐
施舍。不曾想乞丐竟然对小伙破口大骂,骂小伙子没有良心。小
伙子对乞丐讲道:不要说今天没有施舍给你,即便从来不施舍给
你,也很正常啊,况且以前天天都对你施舍,你却连感恩之心都
没有。乞丐闻听后更是恼羞成怒,竟要起身揍小伙,小伙子又气
又苦,摇了摇头离开了。
故事的真伪无从考究,但它却充分揭示了人性深处的欲望究
竟有多可怕:人心总是不足,欲壑何曾填平?从古至今,那个人不
是得了便宜还想卖乖,又有那个人不是已然得陇仍然望蜀。
极度饥饿时,别人在享用山珍海味,哪怕是仅仅施舍给你一
个馒头,你就会心满意足感恩戴德。可是肚子七分饱时,别人在
喝汤吃肉,却还是施舍给你一个馒头,你又怎么能平心静气,吃
下这干巴巴的馒头?有多少人怕是恨不得过去掀了别人的桌子要
干上一架了。
因何别人给予的帮助没有变,前者令人万分感激,而后者却
会令人愤愤不已?此一时彼一时,人的需求变了,内心的期望不一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样了,想要达到相应效用的东西也就变了。
据媒体报道,6月22日凌晨五点钟,杭州著名高档小区蓝色
钱江公寓发生大火。消防队随后救出四名伤者,虽尽全力抢救却
仍然无法挽回他们的性命。经公安机关调查,此为一起故意纵火
案件,而该住户保姆莫某晶有重大作案嫌疑。
经媒体进一步披露:该雇主对保姆并不算薄,该保姆每月工
资7500元,比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要拿得多。雇主丈夫谈到
平时他们与保姆相处也算挺好。如此这般,钱上也没受委屈,心
里也没有憋屈,这名保姆何以对自己的雇主痛下杀手呢?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说是一农夫遇到了一
条冻僵的蛇,农夫发了善心,为了救这条蛇,将蛇放在了自己的
怀中。蛇慢慢苏醒了过来,但它丝毫不感念农夫的救命之恩,反
而对着农夫狠狠咬了一口。农夫在临终时候不无后悔地讲道:不
要为了做善事去可怜恶人,要懂得辨明好坏,不然就会像他一样
遭到报应。
有人说这个保姆就是故事中的蛇,而雇主就是那个可怜的农
夫。然而,保姆却并非全然是蛇蝎心肠,而雇主也不尽然是去救
人性命的大善人。不过这个保姆还是有一些污点的,据说她嗜赌
成性,甚至还背负了债务,陷入了借贷纠纷,而她跑到杭州便是
为了躲债。
但她的确并不本分,债务的压力和对于赌博的嗜好,让她对
钱财有着极大的渴望。她开始偷偷摸摸顺手牵羊了,后来更是找
理由向雇主借了十万块钱,而所有这些都如其所愿达成了。于是
她有了更大的欲望,她也变得更加贪婪,偷了的财物可不可以永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远不被发现,借了的钱可不可以不去还,于是她最终行动了,一
团大火在夜里熊熊燃烧。
无论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总让人心里堵得难受,这个保姆并非
大奸大恶啊,她怎么就会鬼迷心窍,她怎么就会下得了手,要知
道其中还有三个被她照顾了很久的孩子啊。然而悲剧终归是发生
了,一念谓之善,一念谓之恶,人性灰暗中总有一些恶甚至能令
当事人事后猛然一惊。在令人唏嘘之际,也许最有必要的是反思
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防患于未然之间。
有种说法叫好的制度能让恶鬼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能把好
人变成恶鬼。此言不可谓不真切也!其实,对于人性永远不要悲观
失望,但也不要乐观空想,在灰暗之中,人的心智很容易受到自
私自利的蛊惑。但是如果确立了制度,利用规则划出边界,人心
之恶还是可以得到极大程度囚禁的。
无论什么事情,首先是要在社会中确立制度与规则。具体此
事件来看,这个涉及到保姆机构组织资质的审查,日常运营的完
善与监管,优胜劣汰机制的确立,还有良性畅通的沟通反馈机制。
有了以上这些,一个人在去寻找保姆时只要去的是正规保姆机构,
他就可以最大程度获取备选者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做到知根知底。
其次是整个社会诚信意识的确立,契约精神的高度认同,相
关从业者都具有应有的行业素养和自律意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
规则和边界就很容易确立,一张合同签了下来,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中国人有时候讲先小人后君子,其实
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事前就什么都说好了,避免了一团浆糊,那
日后才能井井有条,有序运行。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再次是亡羊补牢机制的有效运行,无论是面对偏差的纠正与
改进机制,还是对错误和侵权事件的惩罚机制,都必须要行之有
效。只有真正做到去丑存美,惩恶扬善,才能让劣币没有市场,
让行业健康运行,让客户满意放心。
最后人与人打交道一定要给人以足够的尊重,须知:“敬人者,
人恒敬之”。相互尊重,处事有度,一切自然就能良性和谐运行。
不过,无论如何人生在世还需谨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
(文章来源于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