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画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
摘要:油画作为西方主体的绘画形式,至今已经发展了六百多年。从文艺复兴时
期开始,油画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
格,在油画绘画史上留下了很多璀璨的瑰宝。根据西方不同时期的油画作品的总
体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西方油画主要从线性风格向涂绘风格的演变,包括文艺
复兴时期油画、巴洛克风格油画、洛可可风格油画、印象派风格油画、西方现代
主义油画。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主要流派和作品风格进行分析,说明油画艺术创
作风格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西方油画 流派 风格 演变
中国以水墨国画最为出名,西方则以油画闻名于世界。西方油画是西方绘画
主要表达形式,通过西方油画的对比分析,了解整个西方绘画史的变迁过程,在
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油画从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事物轮廓的描述,
突出真实感;到西方现代主义风格油画,完全放弃物质实在,做到纯粹的视觉外
貌享受。从线性风格到涂绘风格的转变,其实是艺术家受社会环境和时代进步影
响,对世界的看法不同而产生的,以绘画形式表现。
一、 油画的产生
600年前起源于欧洲,,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彩蛋。一般
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用亚麻子油
调和多种颜料,在处理过的布或木板上作画。由于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
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给人一种立体感。油画起初是为宗教服
务,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方绘画的主要绘画形式。
二、 油画流派
油画的流派,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主要有浪
漫主义、印象主义、写实主义、巴洛克与洛可可、古典主义;二是以主观表现为
主的创造性作品,包括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
野兽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三、 油画不同时期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
文艺复兴时期,油画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以客观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作
品主要通过线描风格予以表现。艺术家根据客观对象在轮廓和外表上的明确特征
来感知对象,注重边缘轮廓线的塑造,给人一种可测量、可触摸的真实感。虽然
在线描风格中,线条的运用同样通过明暗来处理形体和空间,轮廓线和形体是分
不开的,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线条具有比明暗更重要的价值,如文艺复兴三杰
的作品,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与拉斐尔的《圣
母子》。
(二)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油画
17世纪出现的巴洛克艺术,较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比起来,更加丰富、自
然、情感充沛,动态性更强。它抛弃了单纯、明晰、稳重、和谐的古典品质,追
求富丽堂皇、激情洋溢、生机盎然、气势壮阔的艺术境界。它的出现既有真情实
感,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同时还具有夸张的动感和绚丽的色彩效果。如现实主
义艺术大师伦勃朗的作品《丹娜埃》,画中带有亮色调的裸体女子突然出现在暗
底子上,仿佛是从画面空间的暗处放射出来,虽然形体没有用清晰的线条勾勒出
来,但是这种闪闪烁烁的形体同环境产生了空间感,具有透气性。
(三)18 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油画
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法国的贵族获得解放,随着上流社会的变化,法
国的风尚和艺术风格趣味也发生改变,带来了洛可可风格在18 世纪前半期的风
靡。洛可可艺术,以上流社会的享乐生活为描绘对象,以轻快优雅的图式代替了
宗教题材,其画风柔媚纤细、抒情风流,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形体塑造简洁灵活,
笔法柔和。[1]从油画作品的形式特点来看,罗可可艺术把涂绘风格向前大大地
迈进了一步。如,华托的《舟发西苔岛》,它描绘了一群情侣依依不舍地离开神
话中的爱情岛,返回现实生活,每个人物的姿态都具有一定的运动感,轮廓线已
经不再清晰,人物与人物、背景之间通过块面相连,画面不再冷漠、逼真,这是
一种神秘运动的美感,是艺术家新的追求。另一位油画家布歇的《沐浴的狄安娜》,
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
(四)19世纪的印象派油画
印象派油画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并强调
绘画的审美功能的印象派以创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注重外光的表现,提
倡户外写生,对于客观事物的描绘走向纯视觉化。反对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湎在
中世纪骑士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如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描
绘着自然景物的千变万化,捕捉空气、阳光氛围下色调的美。每个事物都是用块
面拼接出来的,轮廓线在此已经完全消失,艺术家通过涂绘风格来表现的对象不
再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样子体现它们,而是按照所见的样子表现世界, 画面中没
有任何东西与我们在生活中所认识的形式相吻合,具有这种使人迷惑的让符号同
事物疏远开来。
(五)20世纪的西方现代油画
20 世纪的西方现代油画完全是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已经进入了涂
绘风格时代,真正做到为了纯粹的视觉外貌而放弃物质实在。艺术价值开始从技
巧和内容走向发现与创新。现代艺术家摆脱传统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和写实的追
求,采用的语言是荒诞、寓意和抽象的,是西方现代社会和人们精神生活的真实
写照。[2]例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是一幅立体派的作品,画面中女人体
的表现已经完全脱离了现实,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
生的美感,对纯视觉艺术的热衷。
四、 总结
受不同时期的文化和社会阶层的影响,西方油画从依据客观事物的塑形来探
索世界,达到固定、逼真的效果;到艺术家眼睛所观察的事物纯视觉化了的世界。
从文艺复兴时期注重事物线条轮廓的突出,到20世纪完全凭借艺术家主观的意
识来创造油画,给人们呈现的更重要的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在现实生活找不到
这样事物。实现了线性风格到涂绘风格的过度,两种表现方式各有千秋,各自有
各自无法超越的价值。在油画艺术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中,给世人留下了风格各
异、文化价值高的艺术油画珍品。
参考文献
[1]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2]朱琳. 论西方油画从线描风格向涂绘风格的演变.文教资料.2012.8号上旬
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