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
本文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
转化的过程,以及内在各要素的趋向教育目标的有效性联系。分别阐述分析了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方法:管理、沟通、说服、 激励等。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沟通;管理;说服;激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基本方法是:管理、沟通、说服
和激励。
一、管理以及管理的理论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寓教育于管理之中,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一定的
管理方法管理原则,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监督和实施,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类管理方法,就称之为管理机
制,那么,就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必要的管理规章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带有强制性,
学校的受教育者必须要严格的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加强学校的纪律和管理,俗话
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
惯,打击不良风气,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那么实行管理机制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只有学生能够从心里自觉性的达到自
己管理自己的这种水平,管理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也就是说,学生自己管理
自己,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内化为思想品德的开始,所以说,教师在做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努力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以及自己批
评自己的这样一种能力。在各个方面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管理者
只有激发被管理者的内在动力,才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育与管理二者相结合
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形成主要还是依靠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也同时
又管理的相配合,在实行严格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是建立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上,
始终要贯穿深入细致全面而详细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互相促
进,缺一不可的,没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或者缺少了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
都是无法达到教育目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是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所
以这方面没有耐心和爱心也同样是失败的,不可能取得成就,但是思想政治教育
不是万能的,尽管对学生做的很多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还有学生难免要
触犯规章制度,触犯法律,危害社会,破坏集体和他人。耐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
须要与严格的管理制度相结合,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必要的纪律处分也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一种形式,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于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同时
也要必须严格行政管理制度,都要认真执行纪律,最后还是为了很好的培养社会
需要的人才,教育者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严格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
二、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作用
首先我们先分析关于沟通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
它的整个认识,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息的传递,思想观念的交换,信
息使双方能通连的过程,沟通原理的运用本来就是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主要是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方信息情感的互动,双向交流的实践活动,双方通
过对思想,政治,品德等的障碍,促进团结统一,凝聚人心,从而达到思想政治
教育的主要目的,沟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那么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这要是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沟通增进理解
沟通能够帮助人们既站在自身的角度和立场,也兼顾站在对方角度和立场考
虑问题,认识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从而也有利于缩小双方的角色差距与思想隔
阂,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是群体和个人产生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促使群体
成员保持心理平衡,实现心理相容,形成共同目标。
2、沟通促进保健心理
人际沟通是人所特有的社会需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信息沟通成为现代人
的必须,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证明,善于交际,沟通的人见多识广,精神
充实,生活丰富多彩,工作主动积极,并且进取心强,沟通环境好的集体往往呈
现出团结和睦,促进团结统一,凝聚人心。同时还会有奋发向上的氛围,相反,
不善交往,缺乏沟通孤陋寡闻,行为消极,这种缺乏沟通的集体,则上下级之间、
相互之间就会不断的疏远以及冷漠,戒备,误解等不良的情绪弥漫。
3、沟通深化认识
沟通并不是简单的把教育者的思想统一于受教育者,又或者是把受教育者的
思想统一于教育者,而是在双方通过沟通互相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达到一种双方的
共识,共同思想意见,通过整个很好的沟通过程能够使得彼此互相理解,互相信
任的桥梁。而且同时能够推动双方感情心理交汇,思想方面能够达到共同的的交
流,从而做到相互鼓励以及相互启发,在认识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化。
三、说服
首先说服必须要建立在双方共同尊重彼此的为原则,说服不是压服,压服跟
说服从本质上都是有区别的,压服是指学生感到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按照说服
者的意愿去做,压服的结果只能是表面上的不深刻的效果,也就是治标不治本,
压服者的动机可能没有错,但是手段不正确,往往结果导致目标的偏移,从而没
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而说服它本身含有感化感情在其中,使受教育者心悦诚
服,这就是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必须要尊重受教育者,在整个说服的过程中不以理
压人,不盛气凌人,一味的横加指责,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教育的效果而且会给
学生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在整个说服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要与学生处于同一位
置同一平面,能够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能够给学生说话表达的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说服的过程,逐渐引导学生在各方面能够提高认识,当然话说回
来了,尊重对方不能够就形成了一种迁就,它是有尺寸有限度的,尊重对方的最
终目的是说服教育对方。同时,教育者要正确的把握说服的时机,教育者要选择
一个恰当的说话时机,在恰当的时机发言,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否则于事无补。
四、激励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职能,就是
通过各种各样的有益方法,激发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在学习、
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创
造性是完成学习工作的首要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
务,没有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努力奋斗是不会成功的,激励
就是激发人们的行为的一切动机,恩格斯曾说过,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为的一
切动机,都是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
动起来。
激励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也是最为普遍的方法就是奖励,奖励就是对学
生正确思想和行为了一种认可,也就是鼓励和促进激发积极性的手段,奖励有精
神奖励以及物质奖励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奖励都应该始终贯穿着深入的思想政
治教育。比如身心关怀方面的激励,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关怀信任,切实为使受
教育者能够感到温暖,从而能够激发人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所以不管是什么样
的激励方法手段,都应根据不同的接受对象,不同的生活处境加以运用,以能够
达到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