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应对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应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应对
作者:唐诗琪 刘琛芝 彭敏
来源:《商情》2016年第37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会对
原有金融格局产生冲击,而作为金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自然首当其冲。本文阐述
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冲击的几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
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冲击
随着阿里巴巴和诸多电商企业加入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中,互联网金融业已成为当前的经济
热点,2012年亦被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一般我们把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服务称为互
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体现了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金融的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互联网金
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和个人的筹资和投资方式,它提供了一种有别于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
的筹资方式,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冲击。

一、互联网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一)分流商业银行存款
在电子商务中交易中,由于第三方平台的中间担保功能的存在导致,客户的资金在支付给
对方时会有一部分资金暂时滞留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收款时
间,进而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储蓄结构。2013年支付宝滞留的资金已超过200亿元。同时随
着第三方平台业务的拓展,尤其是其资金管理业务的开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收益率
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进一步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

(二)冲击银行贷款业务
互联网企业在信息处理上往往比商业银行更为快捷,在应对企业的贷款业务时,也可以有
针对性地考虑到中小企业资金需要的特点,为其设计合理的金融产品。中小企业在用款方面往
往具有周期短、贷款频繁、用款急的特点,网络金融往往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目前,互联网
金融的贷款范围主要是现有银行金融服务体系无法覆盖的小微企业。因此,在短期内不会还对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三)挤压银行中间业务
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支付的价格更低,而且支付方便的特点,并可
以延期支付,有利于购买者享受更好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利用其线上
优势的同时,通过POS网络与代收账款系统的构建逐步实现了线下的收单和付款业务。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向金融代理业务渗透,如汇付天下的基金申购费用仅为银行承销的
40%,也对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带来冲击。

(四)瓜分银行客户资源
在传统的网络支付中,商业银行网关仅仅提供了款项支付的通道,难以掌握客户的资金流
动状况。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自己虚拟网关的建设,可以直接了解客户信息,掌握客户的资金
流动情况。互联网金融通过对客户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掌握,使得其可以对客户信息进行研究分
析,进而制定合乎投资者需求的营销计划,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资源中处于
有利地位。庞大的客户资源也势必为互联网金融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

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一)加强与互联网网金融企业合作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地替代商业银行,而是在商业银行难以涉及的区域进行补充。商业银
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技术和运营模式,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
化。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弥补了商业银行支付效率的不足。通过数据平台的合
作可以使得商业银行融合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优势,进而降低经营成本,拓展业务渠道,保持市
场的领先地位。

(二)努力提升银行传统业务优势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积极探索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银行传统业务
优势。首先,通过建立客户体验系统使得之前的零散体验变为系统的体验,进而促进投资者对
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了解,增加客户尝试新的投资工具的热情。其次,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
融服务体系,使得金融服务可以贴近生活,从而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具有个性
化的金融服务。

(三)加快银行的网络化水平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银行也要积极地融入到互联网中,进而将银行业务逐步网络
化。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地与一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合作,寻求新的市场拓展方式,进而减
少对传统商业银行对固定营业网点的依赖。如中国工商银行积极构建“融e购”第三方交易平
台,使得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物资配送和资金流动、信息流动紧密地结合
起来。

(四)挖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得计算机软件
操作、数学建模,有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功底。在银行招聘中应当强调应聘人员的学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叉背景,同时在员工入职培训中积极的开展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业务培训,普及互联网金融的
基本知识,宣传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专业
知识竞赛,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坚,肖玉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J].市场研究,2014.
[2]钟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4.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3.
[4]章连标,杨小渊.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浙江金融,2013.
[5]邱勋.互联网基金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余额宝为例[J].上海金融学院学
报,2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