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前景研究分析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前景研究分析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

———————————————————————————————— 作者:

———————————————————————————————— 日期:

云南文化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云南课题组 王亚南 执笔

1996年,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通过《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1999年,云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进一步确定,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为云南参与西部大开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通过2000年度的全国高考试题,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在全国已广为人知。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特色,发挥优势;培育市场,发展产业;重点突破,全面进步。已公布实施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有效开发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努力提供文化内涵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这样,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支撑。从1999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研讨会”开始,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学界、政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九五”期间,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性、全国性文化、旅游、体育等类大型活动在云南举办,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2000年8月,“云南文化产业展览洽谈会”在昆明召开,同时云南文化产业界联合会宣告成立,在全国较早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正式提上政府工作议程,并广泛展开与省外、国外的文化生产项目合作,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表现了突出的西部特征:一方面,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国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说还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旅游业凭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迅速壮大,并拉动城乡民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显出了独特优势。因此,云南很适宜作为一个大区域性的西部个案来加以分析。本文分析主要侧重于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条件、文化产业开发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文化产业收益的基本数据。文中所用数据主要分别由云南省文化厅、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体育局、旅游局和石林、剑川、建水、腾冲、广南、景洪各县市提供,部分数据则根据各种原始数据经推算校订、分析整理而来。

一、国营文化产业尚待壮大

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云南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的国营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都市;与不少发达地区不一样,云南上述文化产业又基本上集中于省会昆明。昆明独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3,在上述文化产业方面更是一枝独秀。再则,云南国营文化产业体系发育还不够完备,大多数经营主体尚未从文化事业单位的原有体制里脱胎出来,不妨把文化事业建设的一些重要数据作为下一步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待。

1、文化艺术业概况。

至2000年底,全省的政府文化部门管辖范围内共有各类文化机构2 233个,分为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公共图书馆、群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所、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艺术教育机构共9大门类,从业人员有13 229人。

表一 云南文化部门管辖单位2000年经营情况

门 类 数量

(个) 从业人员

(人) 财政补助

(万元) 营业收入

(万元) 经费自给率

(%)

艺术表演团体 129 4 670 7 270 682 14.1

艺术表演场所 40 471 187 278 87

公共图书馆 148 1 571 5 134 (未详) 11

群艺(文化)馆 147 1 865 3 218 101 12

乡镇文化站 1 557 2 267 2 680 193 23

博物馆 30 480 1 110 54 34

文物保护管理所 96 579 1 325 (未详) 50

电影发行放映 * 3 260 6 900 (无) 2 739 100

艺术教育机构 7 387 465 (未详) 26

总 计 5 414 19 190 21 389 4 047 —

*表中“电影发行放映”包括了各地各类放映点,因而机构数量及其从业人员人数有大量增加。

另外,同期全省共有社会办各类娱乐场所8 548个,其中有歌舞厅1 444个、舞厅1 017个、卡拉OK厅1 735个、电子游艺厅1 920个、台球厅821个、旱冰场31个、综合娱乐场所247个。从业人员共39 855人,其中固定职工有13 905人。整个文化娱乐业2000年总收入28 693万元,实现利润共8 151万元,上缴税费4 158万元、文化市场管理费1 438万元。

2、广播电视业概况。 目前,云南有获准重新登记的广播电台13座、电视台19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49座、调频广播转播台28座、县级广播电视台11座、地县级教育电视台9座,1 568个乡镇都建立了广播电视站。全省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收转站29 391座,位居全国第一,通电的村委会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人口覆盖率由“八五”期末的78.2%提高到86%,电视覆盖率则由72%提高到88%,分别增长7.8个和16个百分点。128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城镇有线电视传输网,入网用户250万户,网络传输线路共11 607千米;60%的农村乡镇也建立了小片有线广播电视网。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广播电视干线网络已建成光缆干线4 010千米,含国家级干线380千米,连通16个地州市,另连通80个县市区,同时建成省电视电话会议中心。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现开办综合、音乐、经济、交通、民族语、对外广播6套节目,共计109个栏目,平均每天播出77个小时。云南电视台开办了云南卫视、经济、旅游文体、生活、影视5个频道,共计48个栏目,平均每天播出82个小时。各地州市电台、电视台在转播好中央台和省台第一套节目的同时,都开了自办节目,并分别开设傣、彝、藏、壮、苗、瑶、哈尼、景颇、拉祜、佤、傈僳等民族语广播、电视节目。云南广播电视报最高年发行量达150万份,产值达2

000万元。“九五”期间,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共拍摄电影12部,云南音像出版社制作发行音像制品CD、VCD光盘329万盘、录音带41万盒。到2000年,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在编职工共有9 713人,其中采、编、播专业人员3 663人,行政人员1 047人。经济创收能力逐年增长,1995年省广电厅直属单位广告收入4 600万元,2000年省广电局直属单位广告收入达1.7亿元,年均递增率为37%。

3、新闻出版业概况。

云南现有公开出版的报纸70种,“九五”期间年均印数3.02亿份;期刊125种,年均印数1 869.4万份。出版社10家(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出版社2家),其中省新闻出版局直属出版社5家,另有1家电子出版单位设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内。2000年共出版图书2 228种,其中新书1 002种,重版书642种,总印数1.34亿册。注册登记的各类印刷企业2 655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101家,排版、制版、装订专项企业10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17家,其他印刷品企业420家,另外还有复印、影印、打印企业1 907家。图书发行网点约3 000个,其中国有新华书店网点407个。

新闻出版全行业现有从业人员4.1万人,其中局系统正式职工6

689名,初步形成书报刊、音像、电子等出版物门类比较齐全,编辑、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和教育、科研、外贸等各个环节相互配套的产业。“九五”以来版权贸易已达240多项,其中输出20多项。2000年版权贸易达85项:引进版权77项,输出版权8项,贸易项目比1999年增长7%。从经济效益看,2000年全行业总销售额45.2亿元,实现利润共3.6亿元。1994年局系统还有5家单位亏损,到1997年全部扭亏为盈,实现了全系统盈利。2000年总收入18.82亿元,在全国同行业排序为第14名,为1994年的3.1倍,平均年递增20.24%;实现利润8 525万元,在全国同行业排序为第18名,为1994年的5.42倍,平均年递增32.5%;上交税利8 546万元,为1994年的5.17倍,平均年递增31.48%;2000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98亿元,为1994年末的2.77倍,平均年递增18.5%。有4家直属单位进入云南地方企业税利50强,分列第11、第24、第28、第34位;有3家出版社进入“九五”期间全国图书出版社百强,分列第13、第72、第91位。

4、体育健身业概况。

表二 云南体育设施、队伍、场所现状

国有基础设施 竞技运动队 职业化俱乐部 社会办经营场所

体育场 22 田径 1 红塔

足球俱乐部 已有

高尔夫球场 2

体育馆 17 体操 1

游泳池 63 摔跤 1 红河

摩托车队 在建

高尔夫球场 6

游泳馆 2 柔道 1

灯光球场 211 排球 1 红河

女排俱乐部 保龄球馆 51

射击运动场 4 射击 1

水上运动场 1 拳击 1 藏秘

围棋队 网球场 100余

赛马场 1 举重 1

自行车运动场 1 网球 1 云天化

体操队 健身场所 430余

摩托车运动场 1 武术 1

高原训练基地 1 击剑 1 雄风

汽车俱乐部 红塔体育中心

其中足球场

网球场

保龄球

11个

11片

66道 重点业余体校 43 自行车 1

体育运动学校 7 游泳 1 大重九

网球俱乐部 体育科研所 1 企业足球队 若干

表2所列体育基础设施、竞技体育运动队,均可成为竞技表演、企业与体育联办高水平运动队、运动队冠名赞助、体育广告等产业化开发项目和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此外,体育系统长期培养积累了大批的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共有专职教练员633名,一级以上裁判员1

837名,体育科技人员19名,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0余人,为体育技术培训、全民健身指导、科技咨询服务、体育表演、经纪活动以及开办各种体育经营实体提供了人才资源保障,是今后发展体育产业潜在的重要力量。

云南自1994年开始发行体育彩票以来,至今已累计发行销售1.8亿元,积累体育发展公益金达5 000余万元。2001年4月开始发行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