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浅谈电子招投标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电子招投标作为一种全新业务形态迅速发展起来,它的出
现使招投标的效率得到了质的跃升,与之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
变,有效地规范了招投标市场。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弊病逐渐显露出来,本文
笔者通过对电子招投标现状与发展的分析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
善的建议,以期促进电子招投标健康稳步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关键词】电子招投标;应用现状;突出问题;健全对策
一、引言
电子招投标活动是指以数据电文形式,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完成的全部或
者部分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活动。国内电子招投标始于2001年,
在一次国际招标中,商务部率先启用电子化运作系统,在线操作其主要业务流程,
开启了我国电子招投标的先河。近几年来,电子招投标在国内得到推广,电子招
投标的范围、招投标环节逐步拓展,并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一些地区和行业在
电子招投标的应用方面先后进行了探索,在开发和应用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
江苏、安徽、广州、深圳等省市的电子招投标系统也进入了实质性运行阶段。

二、电子招投标的应用现状
电子招投标的应用有效地遏制了传统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暗箱操作、串标、
弄虚作假等现象,展现了其规范招投标活动的独特优势,在合理配置资源、节约
交易成本、提高招投标透明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实施
以来,各地通过电子招投标方式的交易数量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电子招投标的
优势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鉴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监管者在
制定对电子招投标活动规范的过程中,不可能穷尽列举各项规定,这是任何人都
无法否认的。假如监管者能够将制度规定的细致入微,并将电子招投标活动严格
规制在监管范围之内,这可以有效规范电子招投标活动,但监管制度过于细化,
也将束缚电子招投标的发展,不利于该领域的创新。如何界定适度监管与创新之
间的范围,对于监管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当前制约电子招投标应用推广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相关法律滞后
我国电子招投标运行机制处于起步运行阶段,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部
门之间、地区之间各自为政,导致效率低下,电子招投标应该发挥的优势没有体
现出来。同时,面对网络运行中盗窃信息、故意泄露商业信息、盗版软件等问题,
已颁行的法律法规还不能给予充足的保护,加之缺少对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的应
用和约束,已颁行的法律法规在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技术问题时显得力不从
心。
(二)相关标准不统一
电子招投标监管系统各异,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存在脱节和不协调的现象,
没有统一的规范指导,在数据标准和规范接口方面也难以一致,导致目前电子招
投标系统开发、运用和信息相互隔离,形成新的系统壁垒和信息孤岛。功能各异、
标准不一的系统造成了部门和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电
子招投标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网络安全隐患大
安全、公正的数据造就了电子招投标的公平透明,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恶
性竞争、网络黑客的攻击、系统操作人员的泄露等都是电子招投标潜在的隐患。
电子招投标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安全运行是保证电子招投标公开、公正运作的强有
力后盾,但对于系统中主体身份识别与签名、信息保密安全、造价软件、投标软
件等在强大利益驱使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问题实难保证。

四、健全电子招投标应用的若干对策
(一)完善配套法规,细化各项规定
电子招投标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依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这就需要出台
关于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运营和监督的具体规定,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的责任追
究也需要配套法规的细化。规定的细化要注重对监管与创新的把握,监管需有效
发挥其效力,行业创新也要合理维护。同时,细化规定需兼顾各方利益,以保证
监管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如信息公开一直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公开信
息可以保障监督主体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有效规范电子招投标行为,但对于
国家秘密、商业密码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是规范制定者需要予以考虑的因素。

(二)推进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建设
按照行政管理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电子招投标参与各方的服务
范围,完善现有电子招投标系统平台的建设。考虑公共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的公
益性,应由各级政府主导建设运行,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交易平台
的建设,应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由市场主体经营建设,在竞争中充分发挥市场主
体专业分工和创新的优势。同时,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招投标企业信用评价平
台,实现各部门、各地区间信用平台的信息流畅,可有效避免招投标过程中弄虚
作假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促进招标队伍的优化。

(三)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标准规范
统一的标准可以为电子招投标参与各方提供一套明确的行为模式。全国统一
数据标准的建立,可以保证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应用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自由选
择,系统参与各方的目标就有了可以简便达致的路径。电子招投标的推行本就在
于其高效便捷、规范透明,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不仅上述优势不可能得到有效
发挥,而且将使电子招投标成为参与主体的新障碍。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
个统一的数据标准,并不是一件简便易行之事,这就需要规范制定者进行充分的
数据分析与测试。

五、结语
电子招投标是一种全新的招投标方式。电子招投标的迅猛发展使整个招投标
行业新概念层出不穷,新思想不断涌现,对于电子招投标的规范工作也必将是一
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推出的标准规范应准确把握趋势,立足服务市场,更加注重
实践效果,更好地推进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斌.规范招投标工作的相关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2]卞东峰.关于建筑工程中的招投标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33)

[3]赫景鹏.电子招标模式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