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例说变换参考系的变与不变

例说变换参考系的变与不变

2014年4月 Vo1.32 No.07 中学物理 
解题指南· 
例说变换参考系的变与不变 

赖传伟 
(江苏省宜兴中学江苏宜兴214200) 

变换参考系求解问题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自主招生、物理 竞赛中都有涉及,变换参考系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 透彻,物理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要求较高,学生平时的生活和 学习的限制导致其变换参考系求解时常常容易出错,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换了参考系后不适应、手足无措、乱用公式,不知道 哪些是需要变的哪些是不变的.下面以近几年高考题、自主招 生试题、物理奥赛试题等例题的分析,总结变换参考系中的变 与不变问题. 1 变换参考系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例题1(2o12年河南郑州一模)2011年8月10日,改装后 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中国成为拥有航空母 舰的国家之一.已知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度为L=300 m,某 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n=4.5 m/s ,飞机速度要达到 =60 m/s才能安全起飞.(1)如果航空 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飞机起 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2)如 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 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解析 (1)解法1:取地面为参考系 战斗机的初、末速度分别为 ,口=60 m/s,位移 :L= 300 m,加速度o=4.5 rrds .战斗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一 2=2ax,代人求解得%=30 m/s. 解法2:若取航母为参考系 因为航母相对地面静止,所以战斗机的初、末速度,加速度 
和位移与取地面为参考系相同,故结果也相同. 
(2)解法1:取地面为参考系 
航母匀速运动.设起飞时间为t,航母速度为 ,t内航母的 
位移为 I,则 I=口l 
战斗机起飞前随航母一起运动,故初速度 = ,末速度 
=60 m/s,加速度a=4.5 m/s ,位移为x2,则 一口o“= 
2似2, 2一 1=L,联立各式,可得 I=(60—3off)m/s. 
解法2:取航母为参考系 
航母速度为零,战斗机初速度Vo =0,末速度 ,位移 = 
L,加速度a=4.5 m/s .战斗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则 一 =2ax,可得 =3of m/s ,题目中所求的是航母 
对地速度,故 =(60—3oZ)m/s. 
(2)问中选取不同参考系时,航母和飞机的初、末速度和 
位移如表1. 
表1 不同参考系时,航母和飞机的初、末速度和位移 
航母 飞机 
初速度 末速度 位移 初速度 末速度 位移 参考系 
(瑚 8) (m/s) (m) (m/8) (rn/8) (m) 

地面 60—3 60—3 4ooff一600 60—3off 60 一300 
航母 O 0 O O 3 3o0 

们为了观察的方便及其习惯,通常把信号电压加在 极板 u 
上,以便直接观察已知信号的波形或者根据未知信号的波形判 
断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 如何获得理想的屏显波形 
理解了“扫描”,就可以从运动的合成角度来分析屏显波 
形的形成.如果嬲 、∥ 极板分别加上如下电压: 
(1)图8:这相当于电子沿荧光屏上 轴、Y轴做的都是匀 
速直线运动,合运动仍是匀速直线运动,其轨迹是倾斜的直线, 
这就是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屏 波形 
图8 

(2)图9:相当于 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与y轴方向简谐运 

动的合成,屏幕上图形是波动图象. 
(3)图1O:相当于 =Alsineqt和y=A2sintat两个相互垂 

直的简谐运动的合成(),= ),屏幕上图形是倾斜直线。 
/'11 

86. 

图9 屏卜波形 
图i0 屏上波形 
(4)图11:相当于 =Alcos ̄t和Y=A2sineot两个相互垂 

直的简谐运动合成,若A =A:则屏上波形是圆、若A ≠A ,则 
屏上波形是椭圆. 

囹或囵 
屏上波形 屏上波形 
图l0 
如此等等,在示波器内提供的信号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 
在屏上得到利萨如图形. 

圆 
中学物理 Vo1.32 No.07 2014年4月 
教学中发现,第二小问的错误率较高,同类班级中,没有第 
/b问的班级比有第-/b问的班级的错误率要高很多.常见的 
错解 一 :=2aL,错误的原因是式中I)0 a都是以地面为参 
考系,而位移 是以航母为参考系,犯了同一公式中物理量没 
有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错误. 

1所 
例题2(2o12年江苏高考题)如图 卜,—— 
示,相距2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 
度h(t、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 
的同时,B自由下落.A、曰与地面碰撞前 
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 
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 
面碰撞的时间,则 

图l 

丸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 
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 
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 
D.A、B一定能相碰 
解析 取B球为参考系,A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两球始 
终位于同一条线上,所以A、D正确. 
小结1(1)灵活的选择参考系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 
化,减少运算量,提高正确率. 
(2)运动学中,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不变的是运动学规律的 
表达形式,变化的是公式中物理量的具体数值.同一个运动学 
公式中所有物理量的取值必须相对同一个参考系. 
2 变换参考系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例题3(2010年清华五校自主招 
生、2013年3O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 
赛)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肘、倾角为0的光滑斜面,其上有一个质 图2 
量为m的物块,如图2所示,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的 
大小为 

A. 

Mm

mgsicno sO BMmmgsicn
o sO 

r ! 塑 n丝翌蠼! !旦 
+msin20 ’M一,nsi112 

解析 因为水平面光滑,斜面和物块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物块加速下滑的同时斜面也加速向左滑动. 
解法l取地面为参考系 
斜面受力示意图如图3、物块的受力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3 图4 
对斜面 ,水平方向:N1 sin0=Ma,, 
对物块m,沿斜面方向:mgsinO=,眦2sinot, 
垂直斜面方向:mgcosO—NI=r, cos , 
因为物块相对斜面匀加速运动,所以垂直斜面方向上两加 速度大小相等. 则 口Isin0=a2cos ̄. 以上各式联立求解,A选项正确. 解法2取斜面为参考系 若取斜面为参考系,斜面为非惯性系.在应用牛顿定律求 解时则要引入一个“虚拟力”.即在受力分 析时加上非惯性P3f,f=一ma0,ao为非惯\ 性系相对惯性系的加速度,负号表示与口0 方向相反.对m的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对 :水平方向:N1sin0=Mal, 对m:垂直斜面方向静止,则 N1 +fsinO=mgcos9, 且f=一m4。.联立求解,A选项正确. m受力分析图 (以斜面为参考系) 图5 小结2 在动力学中,变换参考系时,如果选取的参考系 为非惯性系,在受力分析时加上非惯性力即可,牛顿第二定律 的表达形式不变. 3 变换参考系在动能定理中的应用 例题4(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电荷量分别为口 和Q的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A和曰(均可视为点电荷),质量 分别为it//,和 初始时刻,B的速度为零,A在B的右方,且与B 相距 ,A具有向右的初速度 ,并还受到一向右的作用力厂使 其保持匀速运动,某一时刻,两球之间可以达到一最大距离. (1)求此最大距离.(2)求从开始到两球间距离达到最大的过 程中,所做的功. 解析 (1)取A球为参考系,A球匀速运动,为惯性系,且, 不做功,A、B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 当两球间距为 时,B球以速度 向左运动,远离』4球,当 B球速度为零时,A、B问距离最大. 有能量守恒定律扣一 = , 得 fⅢ=莉2 kqq lo(2)取地面为参考系.日球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 , 由功能关系 [÷(m+M)d一 ]-(专刑。2一 ): - -m ‘I bO 本题中在不同参考系时,A、曰小球的初动能和末动能、力, 做功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参考系时,A、 小球的初动能和末动能、力,做功情况 A球为参考系 地面为参考系 初动能 末动能 初动能 末动能 l , 瑶 A球 O O 噶 B球 喊 O O _J1 2 力,做功情况 0 小结3 在能量的问题中,变换参考系时,动能的数值可 能会变化,力做功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选取的参考系 为非惯性系,在计算力做功时只要加上非惯性力做功即可,动 能定理的表达形式仍然不变. 由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运动学公式中的速度、加速度、位移 都和所选择的参考系有关,从而导致动能、动量、做功等物理量 
的数值也和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实际运算中这些物理量的数值 
都必须和选择的参考系相对应.若选择的参考系为非惯性系在 
受力分析时要加上非惯性力.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变 
换参考系后,运用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求解时 
变化的是物理量的数值,不变的是表达形式. 

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