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初中一年级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初中一年级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初中一年级质量测试

语文科试题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并涂在答

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修正带等

不符合答题要求的工具。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口口口口,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夕阳西下,口口口口口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中揭示了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规律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5)请把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⑴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lín(_____)人间。

⑵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 ào mì(_____)了。

⑶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ɡè dé qí suǒ(_____),终不愿意。

⑷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ɡuǎ yán(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B.校庆联欢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湎..在欢乐的气氛中。

C.夏日的大北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D.叫卖者要气力足,嗓子脆,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B.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删去“随着”或者“使得”)

C.要创建“智慧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低碳。(把“管理”调到“建设”前面)

D.生态环境因人为破坏而恶化,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完善生态环境。 (将“完善”改为“改善”)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栀粽,是端午节潮汕特有的一种时节食物,其原料为糯米,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石磨磨成粉浆。然后再将栀子捣碎后浸泡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准备好的糯米粉浆中,搅匀后倒入铺好裸布的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粽呈棕黄色,由于糯米本身的粘性。吃栀粽时,切法独特,不能用刀切,只能用细绳去割开,待栀粽放凉后,抓住细绳两端,环绕、往反方向扯,便能切割成片。吃的时候要蘸一点白砂细糖,苦中带甜,有种淡淡的青草香,细糖加上栀粽本身的糯性黏性,口感细腻清甜,老少皆宜。端午节吃栀粽是潮汕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寓意深厚,潮汕民间把吃"栀粽"又称为"吃壮",因为潮汕话里"粽"跟"壮"是同音,寓意吃了身体强壮。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粤闽 潮汕 誉人间 风情 美食 行天下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_)

(3)公欣然..曰(___ ______)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头第一句话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B.咏雪的直接原因是“内集”,“公大笑乐”揭开了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

C.文章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D.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二)(9分)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听已.,辄默记/待君久不至,已.去 B.冕因.去/未若柳絮因.风起

C.冕因去./太丘舍去. D.窃.入学舍/鼠窃.狗盗

初一级期终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第1页,共6页 初一级期终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第2页,共6页

10、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11、王冕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从文中可以看出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三)(10分)

寻觅老广州的传统美食,怀旧粤菜千金难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但是,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一、论技法: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说到怀旧粤案,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这也是粤菜叫人称颂的技法之一。但正因为在烹调上的精细,使得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极花人工的菜式,多数餐厅都忽难从命。但是广州酒家,就仍在坚守这一粤菜精髓,80年来都是招牌菜的“广州文昌鸡”就是一个例子。

……

讲完鸡再说鸭。南粤宫的一道“荔茸香酥鸭”,最能展现粤菜的繁琐技法。它选用广西荔浦或广东韶关乐昌芋头,做成的芋泥又绵又粉,再加入味料便成为“荔茸”;鸭肉要以隔水蒸法至绵软;关键在于鸭肉酿入荔茸后的油炸,这个过程需要师傅十分有耐心,紧盯着油温与时间,更不能随便翻动,以肉眼可见表层变成金黄色,就可取出沥油切件。如此,需耗费三至四个小时。试问,有多少餐馆愿意为一道菜耗费这一担心机?

广东人烹鸡烹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番禺石基人所创的八宝霸王鸭就是番禺名菜之一。它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的。为了保持鸭的完整,石基人将鸭完整拆骨不开肚,做工更加耗时费力。一方渔家的八宝鸭就参照这种做法,先将鸭洗净后用特制的配料把鸭腌上一天,将咸蛋黄、绿豆、冬菇、莲子、糯米等馅料酿进鸭中,至饱满后用棉线缝合,轻炸八宝鸭成金黄色,再用葱、姜、香料熬制的高汤扣上两个小时,鸭形丰腴饱满,鸭肉酥烂,腴香浓溢。

二、谈镬气:粗料精制 简中带繁

镬气小炒,大概是最贴近民生的粤菜。吃宵夜大排档,会点上一道又一道小炒,味道好与否,就看是否“够镬气”;寻常百姓家,就会以小炒作为家常便饭的必备菜式,当然自家难以猛火大油做到“够镬气”,但小炒在粤菜中,就是从平民之味出发,演变出的讲究之道,尤以水乡一带,如顺德、番禺等地的小炒为代表,做得更是精益求精。

“炒牛奶”就是一道既有顺德特色,又表现了“粗料精制”的经典粤菜。以浓稠著称的顺德水牛奶为原料,讲究调和牛奶、鹰粟粉和蛋清的比例,还有炒制时的火候与手势;只见师傅将油镬烧到底部通红,倒入花生油搪镬,稍微将镬离火使油温下降后,便倒入牛奶,以温和的力度炒制,师傅将此称之为“软炒”,这不仅能令炒牛奶在起镬后洁白如初,还能保持嫩滑口感。

还有以大火将生米煮成熟饭的“生炒糯米饭”,也是将糯米饭上升到一个层次。生炒更加突显米粒的弹牙口感以及饭香,炒莱加炒饭,主食加主菜相辅相成。

这些随着年月买少见少的精工粤菜,除了考验厨师的出众技艺,也看重对时机的把握调控,一席佳肴,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数量、上菜的时间,尤其是镬气小炒,更讲究即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所“趁热、起筷”,是对菜式的尊重,也是不辜负大厨的用心。

三、道摆盘:精雕细琢 方显刀工 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器皿之上,除了精工粤菜,还有精细的雕龙雕凤,那是跃然于碟上的“艺术品”,与菜式配搭相得益彰,也展现了一席宴席的排场。对于当年的大户人家来说,粤菜不仅要做得精,更要做得有架势,而这些雕花,就是排场的展现。

尤记得曾在番禺宾馆,在一位餐饮界老前辈的安排下,吃了一顿非常隆重的“红云宴”,前前后后12道菜,无一不是用大碟上台,因为那置于碟上的雕花、雕雀、雕龙、雕凤,绝不欺场,每个都细致得栩栩如生,本应是菜肴的衬托,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些纯摆设、不能吃的雕花已显得不切实际,加之也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但这种形式感,是粤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自《美食导报》,有删改)

12、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

B.由于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多数餐馆都很难烹调精细的、极花人工的菜式。

C.“趁热、起筷”,讲究的就是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

D.这些纯摆设、精致的、不能吃的雕花只体现粤菜讲究刀工,已不切实际,反而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所以不是粤菜的精华,可以忽略。

1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将广州酒家、南粤宫、番禺石基八宝霸王鸭与普通饭店的菜式烹饪技巧作比较,是为了体现粤菜精益求精。

B.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等说明方法,向读者说明粤菜镬气足,用料精。

C.文章以番禺宾馆“红云宴”碟上的雕花摆盘为例,说明了粤菜雕工之精,搭配之巧。

D.文章主要向读者诠释了怀旧粤菜传承难的原因。

14、你认为经典粤菜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17分)

一条流不尽的河

①家乡有一条属于我的小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没有名字,少有人关注,唯有我时常陪伴它静悄悄地流动。这河其实是碗口粗的一眼山泉,源头是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险发现的。也许是它太不起眼吧,虽然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但几乎没有人留意过它。

②那河水在极浅极浅的小沟里流淌,发出轻轻的哗哗的声响,像极遥远的地方飘过来的玄妙的风笛声。你得倾耳聆听,否则风声、鸟鸣声或是你的呼吸声都会将它湮没。只要你全神贯注,那乐音就会穿过你的耳朵钻进你的心窝。甚至有时夜里,还偷偷地跑入你的梦里呢。

③我虽然发现了它的源头,却不知道它流向哪里。追问大人,他们大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不置可否地走开。由于我的锲而不舍,终于有人随口告诉我,它流到了嘉陵江,然后又汇入长江。从此,喜爱之余,我对它竟多了一份敬意(这份敬意大多来源于电视里或是图画中的长江那无与伦比的磅礴的气势)。这清澈、明净的小泉竟和我崇敬的长江有着神秘的联系!那时我兴奋了好几天,得意地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几乎发布给我所能认识的人。

④于是,我常常伫立在它身旁,看它匆匆地欢快地前进。我想前方一定有什么在召唤它,就像母亲呼唤我一样。要不它为什么会穿过那块大石的底下,绕过那个小山包,永不停歇地向前?有时我会挖个小潭或是筑个小坝,想留住它。可它绝不眷念,它会在小潭里打几个滚初一级期终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第3页,共6页 初一级期终质量测试语文科试题 第4页,共6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