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 工程管理学院
梁柏焜 指导老师:黄建荣 1
目录 论公共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2 一.公共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存在的缺陷 ............................................................................................. 2 (一)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 2 (二)监督机构配置不合理 ......................................................................................................... 2 (三)外界监督无法有效进行 ..................................................................................................... 2 二.公共权力监督体系不足的根源 ..................................................................................................... 3 (一)权力过度集中..................................................................................................................... 3 (二)权力分布不合理 ................................................................................................................. 3 (四)市场化改革不彻底 ............................................................................................................. 4 (三)监督法制的不健全 ............................................................................................................. 4 参考文献: ............................................................................................................................................ 4 2
论公共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摘要:公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合理运用,能够使一个国家更加高效的运转,从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若公共权力被当权者滥用,那么公共权力就只会成为为个人谋私利的可怕工具。就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中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当中,公权力本应该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公共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少的官员铤而走险,滥用公共权力来谋私利。只有从根本上找出中国公共权力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才能更好的促进监督体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公共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根本原因; 一.公共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存在的缺陷 新中国成立之后,制定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包括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司法和人民群众监督。但是这个监督体系目前在中国没有发挥它本来应有的效用,很多只是形同虚设,不能有效的履行其监督职能。而且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外部因素更容易诱发官员滥用手中的公共权力,权钱交易已不再新鲜,在这样的一个局势下,中国对公共权力监督的体系缺陷逐渐显露。主要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目前中国的监督体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监督机构并不是一个独立机构,而是受当地行政部门或党委的管辖。这样的架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监督机构行使监督权。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监督他们的上级部门。但是极大部分的权力却集中在那些不受监督的上级部门手里,这就导致了他们在行使监督权力的时候处处受到制约,只能小范围的遏制腐败的产生。
(二)监督机构配置不合理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行使监督权的最高单位。但是全国人大的成员当中竟有过半是政府机关成员,而代表大多数普通民众利益的人大代表只占很少的比例,这样就导致了人民代表大会无法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政府官员作为利益既得者,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这就造成了在人大这一层面上监督的缺失。而且不仅仅是人大这一方面,纪委等监督机构也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三)外界监督无法有效进行 国家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主要包括政党监督、人大监督、政府自身的行政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作为公共权力使用最直接的对象,人民群众是最有话语权来评价公共权力使用是否得当,从而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但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等的外界监督却是最难发挥作用的。 1. 人民群众监督的缺失 3
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的民众还是有着一种官贵民卑的思想,当当权者滥用权力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持着“贫不与富敌,富不与官争”的态度去面对,没有正确的行使自身的监督权。再者,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十分单一,主要是通过信访和上访来进行。信访的后果往往是石沉大海,而上访的后果往往是被有关部门踢皮球,最后不了了之。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时遇到的阻力也造成了他们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做这些看上去没有效果的事。也就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对监督公共权力所发挥的作用几乎为零。 2. 新闻舆论监督的制约 目前随着各种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舆论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新闻媒体的功能来看,新闻舆论本来应该成为新时代对公共权力监督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新闻舆论但没有把自身的监督权力发挥到最大。究其原因,中国的新闻媒体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受到政府的监管的,新闻媒体都不能随意的发布消息,发布的消息都要经过政府的过滤,也就是说,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消息都没法通过新闻媒体来让外界知道,也就是说,新闻舆论监督其实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作用。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时代,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也逐渐出现,丰富了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途径,也从某程度上扩大了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的范围。但是在这样的平台上面,信息的流通也是受到某程度的阻碍的,对政府政务不利等的评价很难发布出去,即使发布了,也很快被管理员删除。总的来说,新闻舆论监督目前发展的步伐还是十分艰巨的。
二.公共权力监督体系不足的根源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样也正好为当权者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的机会。只有从根本上找出导致公共权力监督制约体系无法发挥应有效用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制约公共权力的滥用,促进中国社会的更好发展。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权力过度集中 阿克顿i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而目前来说,也是中国导致监督没有发挥最大作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大部分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他们手上绝对的权力导致了监管部门对他们的行为无法干预,而处于高位的官员往往是最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滥用公共权力的人群。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可笑的后果,本来最应该接受监督的一方却往往得不到最有效的监督,甚至导致滥用公权力的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中却无人能管的境地。
(二)权力分布不合理 早在十八世纪,孟德斯鸠ii就已经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这种做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使用,在中国权力也同样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但是这三种权力却没有按原来的设想那样分别独立,相互制约,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人同时掌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群在行使执行权的同时对自己行使监督权,监督自己是否滥用公共权力,这就有如“左手监督右手”,监督根本那不可能落到实处,而且他们还会滥用手中的权力来掩饰自己滥用权力的事实,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4
(三)市场化改革不彻底 自从九十年代市场化改革之后经济迅猛发展,但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面市场化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中国对市场化改革还是存有顾虑,所以中国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用政治的手段来调控政治,导致市场化的改革不彻底,也使得权力和金钱直接的挂钩,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也就意味着可以控制的金钱也就也多,这也是导致公共权力滥用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金钱的诱惑使得无数的官员不顾国家的法律规定,以身犯险。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公权力的滥用,应该进行更彻底的市场化的额改革,使权力和金钱不再挂钩,没有了金钱这一重大诱因,我想也没有谁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去越国家法律的雷池。
(四)监督法制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全面的监督体系,但是就目前来说,这个监督体系并没有发挥到它预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去支持这样的一个监督体系,导致了监督机构或个体产生了,但是却没有有效地条文去保障他们去行使他们应有的监督权力,使看上去完美无缺的监督体系却形同纸老虎一样徒有外表。所以我国应该尽快完善和落实各种监督法案,使监督体系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人民出版社(2010-04出版) 《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戴维新,戴芳,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特色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研究》,阎德民,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i阿克顿勋爵(Lord Acton,1834—1902),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学家,英国理
论政治家。 ii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