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内容提要 (1)引言 (1)一、日语惯用语的定义及结构分类 (2)(一)日语惯用语的定义 (2)(二)日语惯用语的结构分类 (3)1.动词惯用语 (3)2.形容词惯用语 (3)3.名词惯用语 (4)4.副词惯用语 (4)二、日语中有关身体方面的惯用语 (5)(一)含有“目”的惯用语 (5)1.日语当中“目”一词的相关含义 (5)2.有关“目”的惯用语 (6)3.有关“目”的惯用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7)(二)含有“口”的惯用语 (9)1.日语当中“口”一词的相关含义 (9)2.有关“口”的惯用语 (9)3.有关“口”的惯用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0)三、身体惯用语与日本文化 (11)四、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浅析日语中有关身体词汇的惯用语—以“目”“口”为中心学生姓名:狄娜指导教师:张添羽米彦军内容提要惯用语是人们在漫长的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起来的,是带有鲜明文化及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
人类虽然有着不同的种族,肤色和外观上的差异,但是人类都有着同样的身体器官,这些超越了种族和肤色的限制,它们在不同的人身上起着相同的作用。
因此,与人体相关的惯用语在日语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它们不仅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情趣,更能折射出惯用语与日本文本化息息相关。
另外,在今后的学习中把惯用语与日本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日语。
关键词日语惯用语隐喻转喻日本文化引言“惯用”这一词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山田孝雄在《日本文法学概论》[1]中提到的,作者认为“惯用是由助词等词连接起来的,使用方法不符合一般文法规则,是一般的、通用的说法”。
但是那时候的“惯用”或者说“惯用句”指的是所有习惯用法总称,和现在的“惯用句”意思有所不同。
准确的说,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日本人白石大二(1950)才对惯用语进行了系统研究。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在日本的语言学界及国内外的教育界中对惯用语越来越重视,相应的对惯用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以1966年,森田良行的“慣用的な言い方”[2]为开端,在那之后,1966年白石大二氏《国語慣用句大辞典》和1982年宫地裕氏的《慣用句の意味と用法》等纷纷出版。
关于身体词汇的惯用语,宫地裕阐述到:“一般而言,与外界关系密切接触的部分才能够更充分的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及心理活动。
眼、口、手、鼻等器官对外界的反应比其它器官更为显著。
同样,由眼、口、手、鼻等器官构成的惯用语也比身体其它部位构成的惯用语不仅在数量上多,而且内容上也更生动活泼”。
[1]山田孝雄.《日本文法学概论》.宝文馆,昭和11年[2]森田良行.“慣用的な言い方”. 《講座•日本語教育》. 早稻田大学国学教育研究所1中村明(1985)[3]将“惯用句”的意义放在修辞手法——比喻性关系上,他把身体词汇惯用语分为以下6部分(节选):1)惯用语的意义及一般用法没有比喻性2)惯用语指示的意义与其他面意义相关,暗示其他现实3)惯用语语言层面上的意义未必通顺,借用其象征意义4)惯用语仅表达间接地指示意义,与其字面意义没关系5)惯用语以其字面意义为基础,表达转意6)惯用语仅靠想象其字面意义的事实来表达意义本文将以身体词汇中的“目”“口”为中心对身体词汇惯用语的意义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反映它们所体现的日本文化。
为今后的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一、日语惯用语的定义及结构分类(一)日语惯用语的定义在日语中惯用语被广泛使用,但是其概念还不明确,各学者和各字典在不同领域中给出了各种解释,没有确定统一的说法。
现在,对于惯用语的定义可以列举几个主要观点:1、在专业字典中,惯用语的定义:1)由两个以上的单语或语句构成,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二つ以上の単語や語句の結びつきに、ある固定した意味を表すものをさす)——『日本文法大辞典』1955[1] 2)由两个以上的单词构成,全句的意思并不是由单个词语本来的意思所决定的,是一种惯用表现。
(二つ以上の語から構成され、句全体の意味が個個の語の元来の意味からは決まらないような慣用的表現)——『广辞苑』第五版2000[2]2、惯用语是两个以上单语的连接体,连接比较固定,整体表示特定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般大众的理解。
(慣用句という用語は単語の二つ以上の連接体であって、その結びつきが比較的固く、全体で決まった意味を持つ言葉だという程度のところが一般共通理解になっているだろう)——宫地裕『慣用句の意味と方法』1982[3]然而,在日语中对于“惯用”的问题和“惯用语”的研究比较早的考察研究者是白石大二。
白石认为“惯用语针对文法来说是习惯的、个别的例子,并不存在分析及法则基准,是世间通用的语言,不符合文法的特殊的语言形式”(文法に対して習慣的であり、個別的であった、分析的でなく、[3]中村明. 《慣用句と比喻表現》.日本文学.一月号.明治书院,1985[1]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书院,1955:326[2]新村出.《广辞苑》第五版CD—POM版.岩波书店,2000[3]宫地裕.《慣用句の意味と方法》.明治书院,1982:2382法則に準拠するものではない。
世間のものではあるが、文法に合わない特殊な言語の意に用いられる。
)。
白石大二的陈述观点与现在的惯用定义基本接近。
通过以上定义及白石的观点可以看出:日语惯用语是由两个、两个以上的单语或句子构成,结构固定,不可单独使用,并且在意义上也不是单个词的意义总和,也就是说,构成惯用语的各要素的意义与惯用语的整体意义之间并无太紧密的关系,是一种特定意义的惯用表达形式。
(二)日语惯用语的结构分类日语惯用语从词性上来看大致可归纳为四种结构形式:动词惯用语、形容词惯用语、名词惯用语和副词惯用语。
这四种结构的惯用语有着不同的固定形式。
归纳如下:1.动词惯用语1)名词+が+动词足が地に付く(扎实、牢靠、踏实)例:彼の研究は足が地に付いている。
手が焼ける(操劳、受累)例:この子には手が焼ける,自分では何一つできないだから。
2)名词+を+动词馬鹿を見る(上当、吃亏、倒霉)例:あんな男の言うことを信用して馬鹿を見るのはきっまて君だよ。
目を潤ませる(眼含热泪)例:彼の不幸な生い立ちの話を聞いて、彼女は目を潤ませた。
3)名词+に+动词口に出す(讲出来、启齿)例:原稿は引き受けたものの、原稿料のことは、口に出さなかった。
利に走る(追逐利益、贪财图利)例:理に走って道義を忘れる。
4)名词+で+动词鼻であしらう(冷眼相待、待人冷淡)例:我々の申し出鼻であしらわれた。
腹で行く(诚信相待、大胆行动) 例:腹で行けば、頑固な彼もそのうちに分かってくてるだろう。
5)名词+から+动词尻から抜ける(健忘)例:何を教えても尻から抜けから、始末に負えない。
从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出动词惯用语的特点:名词+が+动词中的动词多为自动词,而名词+を+动词中的动词多为他动词; 名词+を+动词表示宾谓结构的惯用语的数量占多数;动词惯用语的结构形式也是最多的;动词惯用语的数量最多。
2.形容词惯用语1) 名词+が+形容词目が高い(有眼力)例:劇に対する彼女の目は高くない。
口がうまい(能说会道、嘴甜)例:彼女は口がうまいから,騙されないように用心しなさい。
2)名词+に+形容词3心にもない(言不由衷)例:心にもないことを言って人を喜ばせるのはよくない。
世事に疎い(不韵世事)例:彼女は世事に疎く、いつも人に笑われるようなことばかりしている。
3) 名词+を+形容词無理もない(理所当然)例:君が不思議に思うのは無理もない。
臆面もなく(厚颜无耻)例:臆面もなくよくあんなことが言えたもんだ。
从上述例子中发现形容词惯用语的特点:形容词惯用语中的名词多数为“目”“口”“手”“鼻”等身体词汇;其中名词+が+形容词的数量较多;形容词惯用语的谓语部分多为「ない」形式。
3.名词惯用语1)名词+名词目薬程(微乎其微)例:そういう気が目薬程もない。
口八丁手八丁(能说会干)例:言うだけなら誰もできるが、彼のように口八丁手八丁というのは珍しい。
2)名词+に+名词盲に提灯(瞎子点灯白费蜡)例:こんな立派な本をいただいても、私には盲に提灯だ。
鬼が金棒君(如虎添翼)例:一緒に行ってくれるなら、鬼が金棒だ。
3)名词+の+名词手の物(擅长)例:そんなことは彼のお手の物だ。
後の祭り(马后炮) 例:今更後悔しても後の祭りだ。
4.副词惯用语1)动词+动词明けても暮れても(无时无刻)例:母は外国留学中の娘の身を、明けても暮れても案じつづけている。
当たらず障らず(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例:彼女に意見を求めても、どうせ当たらず障らずのことしか言わないに決まっている。
2)名词+动词骨を惜しまず(不辞辛苦)例:骨を惜しまず人の面倒。
一糸乱れず(一丝不乱)例:一糸乱れず足並み。
3)名词+形容词遠慮会釈もない(毫不留情)例:遠慮会釈もなく相手をやっつける。
一もにもなく(马上、断然)例:一もにもなく一同は賛成した。
以上可以看出副词惯用语的特点:在惯用语中只占极少一部分,其中「动词+动词」和「名词+动词」占绝大多数。
以上就是日语惯用语的结构分类,从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惯用语的结构非常严谨,一般不可以4加入其它修饰成份,也不可用同义词替换。
如:“すっかり足を洗う(金盆洗手)”不可说成“足をすっかり洗う”,“道草を食う(不务正业)”不可说成“道草を食べる”。
其次,有些惯用语只有否定形式,如“気に食わない(不称心)”,而有些惯用语则是则是否定表肯定,如“無理からぬ(合乎道理)”,我们在日常使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最后,在日语惯用语中,以身体词汇为代表的惯用语非常多,因此本文以身体词汇中的“目”、“口”为中心对惯用语进行进一步分析.二、日语中有关身体方面的惯用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及风俗习惯,相反,文化也使得语言逐步完善。
想要认识融入一个民族,首先要懂得这个民族的语言习惯,只有把语言和文化柔和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民族。
日语中的惯用语通常在口语中被大量使用。
尤其是身体惯用语,把普通的身体器官作为喻体,从而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在身体词汇惯用语中常用的比喻手法有两种:一种是隐喻,也就是汉语里的暗喻;另一种是转喻,汉语叫做借代,通过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很生动地反映出日本人民的生活及思想。
隐喻是指“基于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性,用表示其中一方的事物•概念形式,来表示另一方事物•概念的比喻手法”。
(二つの事物•概念の何らかの類似性二基づいて、一方の事物•概念を表すを用いて、他方の事物•概念を表す比喩。
)它有两种形式:“外观类似性”和“性质类似性”。
转喻是指“基于两个事物外界的邻接性或者是两个事物•概念的思想内部上的连接性,用表示其中一方的事物•概念形式,来表示另一方事物•概念的比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