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evated in p so riasis:a crucial ro le fo r ep ider m al HLA2 DR+ CD la-antigen2p resenting cells[J]1J InvestD er m atol,1991,96:8801[19]de W aal2M alefyt R,H aanen J,Sp its H,et al,Inter2leuk in10(I L210)and viral I L210strongly reducedantigen2specific hum an T cell p ro liferati on by di m in2 ish ing the antigenp resenting capacity of monocytes viadow n2regulati on of class m aj o r h istocompatibilitycomp lex exp ressi on[J]1J E xp M ed,1991,174(4):91529241[20]L ow e P M,L ee M L,Jack son C J,et al1T he en2do thelium in p so riasis[J]1B r J D er m atol,1995,132(4):49725051[21]陈飞虎,陈敏珠,李俊,等1rh I L210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1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3):33323361[22]R eich K,B ruck M,Grafe A,et al.T reatm ent of p so2riasis w ith interleuk in210[J]1J Invest D er m atol,1998,111(6):12351[23]A sadullash K,Docke W D,Ebeling M,et al1Inter2leuk in10treatm ent of p so riasis[J]1A rch D er m atol,1999,135:18721921[24]Chernoff A E,Granow itz E V,Shap iro L,et al1Arandom ized contro lled trial of I L210in hum ans1Inh i2 biti on of inflamm ato ry cytok ine p roducti on and i m m unresponses[J].J Imm unol,1995,154(10):5492254991 [25]R ichard D,R adw ansk i E,Gallo J,et al1Phar m aco2dynam ics of subcutaneous recom binant hum an inter2 leuk in210in healthy vo lunteers[J]1C lin P har m acolT her,1997,62(2):17121801[26]A sadullah K,F riedrich M,H anneken S,et al1Effectsof system ic interleuk in210therapy on p so riatic sk in le2 si ons:h isto logic,i m m unoh isto logic,and mo lecularbi o logy findings[J]1J Invest D er m atol,2001,116(5):72127271Ξ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江文沁, 沈金芳(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东院药剂科,上海201207)摘 要:介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藜芦醇的药理学活性及作用机制。

该化合物因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影响一氧化氮的合成,抑制细胞色素P450,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具激素样活性,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白藜芦醇;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94(2003)03-0159-04Pharmacolog ica l Properties and Effect M echan is m of Resvera trolJ I AN G W en2qin, SH EN J ing2fang(D ep a rt m en t of P ha r m acy,E astern R enj i H osp ita l A f f ilia ted to the S hang ha i N o.2M ed ica l U n i2versity,S hang ha i201207,Ch ina)Abstract:In the review,the phar m aco logical p roperties and effect m echan is m of resveratro l,a com pound of stilbenes w ere summ arized.R esveratro l m ay have h igh values in clin ical app licati on s becau se of the supp ressi on of cyclooxygenase,n itric ox ide syn thase and cytoch rom e P450by it, and its inducti on of apop to sis and ho r m onal activity.Key words:R esveratro l;Phar m aco logical p rop erties;M echan is m of effect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是何首乌、大黄、虎杖和金雀根等常用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降脂等多种药理特性。

主要有单聚体形式如白藜芦醇(resveratro l),p lydatin,2,3,5,4′2四羟基苯乙烯222O2B2D2葡萄糖甙等,二聚体如pallido l,三聚体如m iyabeno l C,以及四聚体形式如kobopheno lΞA 等数10种化合物。

白藜芦醇(3,4′,52三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最常见的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 14H 12O 3,分子量22812,其分子结构为:白藜芦醇为多酚类物质,是葡萄属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结构类似于雌激素乙艹底酚[1]。

1963年在何首乌根中首次发现了白藜芦醇,1976年在葡萄藤中也检测到了该化合物。

后来发现其主要存在于葡萄叶和皮中,果肉中含量极少。

新鲜的葡萄皮中大约含50~100m g g 的白藜芦醇。

随着对白藜芦醇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雌激素样活性、生长抑制活性、免疫调节以及化学预防作用等。

近来还发现其可诱导细胞凋亡及具抗肿瘤活性,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也不断被阐明。

1 对环氧化酶(COX )的作用白藜芦醇对COX 21的环氧化酶活性具有非竞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2];与非甾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不同的是,它对COX 21的氢过氧化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对COX 22氢过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稍弱[3]。

由于COX 的氢过氧化酶活性与致突变有关,因此白藜芦醇可能对肿瘤的生成有抑制效果。

动物试验显示,白藜芦醇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COX 21而致PG 合成减少,故其在动物实验中,能强烈抑制角叉胶(carrageenan )诱导的脚掌急、慢性水肿[3],活性强于消炎痛和保泰松。

体外实验还显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 (PKC )信号传导途径抑制佛波酯(PM A )介导COX 22的转录活性,其抑制COX 22的活性主要通过减少COX 22的转录[4]。

同时,它能显著抑制PM A 诱导的PKC 从胞浆至胞膜的转运,抑制活化蛋白21(A P 21)依赖的COX 22的活化,抑制PM A 诱导的c 2jun 的过度表达或F ra 的表达。

白藜芦醇还可阻止COX 氢过氧化酶活性介导的原致癌物质的活化,从而阻断肿瘤的初始形成。

其抑制COX 22的氢过氧化酶活性及COX 22的表达与抗肿瘤有关[5]。

另外,白藜芦醇抗肿瘤作用还可能与其能减少细胞与肿瘤激活剂(如T PA )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2 对NO 合成酶(NO S )的影响对小鼠乳腺肿瘤模型的研究发现,肿瘤获得性内皮细胞NO S (eNO S )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促进作用,且有多种机制,如刺激肿瘤细胞转移、浸润及血管生成等。

在许多人类肿瘤中均可观察到NO S 的增加及其活性的增强,如人体直肠癌中NO S (i N 2O S )和eNO S 表达增加,表达水平与肿瘤生长及血管侵犯程度相关[6]。

在妇科肿瘤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脂多糖(L PS )是i N O S 最重要的诱导物之一。

在白藜芦醇对L PS 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实验中,它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i N O S 的表达[7],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L PS 诱导的N F ϑB (属R el 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能增强L PS 刺激的i N O S 的转录的活化[8])而减少胞质i N O S 蛋白的稳定状态的m RNA 水平。

另外,白藜芦醇还可减少细胞核中N F ϑB 亚单位的含量,抑制其磷酸化及降解为I ϑB Α(一种抑制R el 转录因子的分子)。

鉴于N F ϑB 在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及肿瘤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白藜芦醇可通过阻止N F ϑB 的活化抑制脂多糖诱导NO S 合成的系列反应,因此推测其在对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样,白藜芦醇通过阻止N F ϑB 的活化也能抑制TN F 、PM A 、H 2O 2等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起到抗炎,抗氧化损伤的作用。

3 对细胞色素450和芳香烃受体的作用L ee 等发现:白藜芦醇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7,122二甲基苯丙蒽(7,122di m ethylben 2zan th racene ,DM BA )诱导的小鼠乳腺肿瘤发生前损伤的进展。

P iver 等[9]报道了白藜芦醇对芳香烃受体(A hR )功能以及细胞色素P 450(CYP 1A 1)转录的影响。

不同的多环芳香烃,如DM BA 、苯芘对不同类型细胞的A hR 均有作用,而白藜芦醇能拮抗A hR 调控的基因转录。

目前,在其是否为A hR 的竞争性抑制剂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