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632009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收集,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育、学习、政策、报告、范文和理财类word文档。

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英文名称: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课程类型: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68 讲课学时: 32 实验学时:36学分:3.5适用对象: 口腔专业5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基础医学中的重要课程,是口腔医学生必修的核心基础课之一,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对正确认识口腔疾病的本质,从而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口腔组织病理学》与人体组织学及病理学互相关联,均属形态科学范畴。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认识和掌握口腔各部位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口腔颌面部及牙齿的发生、发育、发展规律及相关畸形的形成机制、口腔常见病的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学习口腔临床课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关于《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形态功能变化过程,深入探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口腔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认识和掌握口腔颌面部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形态功能变化过程,深入探讨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口腔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口腔临床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

理论讲授主要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介绍《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实验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标本、模型及自学等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同时适当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讨论以增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

要求学生掌握口腔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内容包括口腔组织学、口腔胚胎学和口腔病理学三部分。

口腔组织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口腔各部位细胞、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的学科;口腔胚胎学则是研究口腔颌面部及牙齿的发生、发育、发展规律及相关畸形形成机制的学科;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学科。

本大纲所列教学内容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分为“掌握内容”、“熟悉内容”和“了解内容”三级。

掌握内容为重点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学习与思考达到牢固掌握,熟悉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描述、准确指认并能联系实际应用,了解内容则要求学生达到一般的认识和了解。

大纲中未要求的内容属参考内容。

一、口腔组织学部分第一章牙体组织学习要求:1.釉质•掌握:釉质的组织学结构,包括釉柱的走行及排列、釉柱横纹、釉柱形态的光镜所见及超微结构,釉质生长线、釉板、釉从、釉梭及釉牙本质界的光镜所见及成因。

•熟悉:釉质的无机物及有机物,无釉柱釉质的分布,釉质的裂沟形态,釉小皮及釉面横纹。

•了解:釉质的代谢。

2.牙本质•掌握:牙本质的组织学结构,包括牙本质小管及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间质的结构有小管间牙本质、小管周牙本质、前期牙本质、小球间牙本质、生长线、托姆斯粒层、罩牙本质。

•熟悉:牙本质的增龄和反映性变化,包括继发性牙本质、修复性牙本质、透明牙本质及死区。

•了解:牙本质的神经分布与感觉;牙本质的无机物与有机物。

3.牙髓•掌握:牙髓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形态(包括超微结构)及分布,牙髓中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的分布。

•熟悉:牙髓的生物学特性。

•了解:牙髓中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形态和分布;牙髓中的基质的致密的胶样物。

4.牙骨质•掌握:牙骨质细胞的形态,无细胞牙骨质及细胞牙骨质的分布,穿通纤维,牙骨质层板,类牙骨质,釉牙骨质及牙本质牙骨质界。

•熟悉:牙骨质的生物学特性。

•了解:牙骨质中的无机物及有机物。

第二章牙周组织学习要求:1.牙龈•掌握:牙龈表面解剖,包括游离龈及龈沟、附着龈、牙间乳头和龈谷;组织结构包括牙龈上皮、龈沟上皮、龈谷上皮、结合上皮结构与牙体的附着关系及增龄的变化;牙龈纤维束有龈牙组、牙槽龈组、环形组、牙骨膜组及越隔组务组纤维的分布及功能。

•了解:牙龈血液供给、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

2.牙周膜•掌握:牙周膜的主纤维束及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及根尖间组的改变及功能,牙周上皮剩余的形态、分布及意义,成牙骨质细胞、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形态及分布。

•熟悉:牙周膜的功能、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未成熟弹力纤维的形态及在牙周膜的分布;牙骨质小体的分布及来源。

•了解:牙周膜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分布3.牙槽骨:•掌握:固有牙槽骨(即筛状板或硬骨板)的分布、结构;束状骨的分布。

•熟悉:如何在镜下辨认骨的新生与吸收;牙槽骨是人体骨各种最活跃的部分,影响牙槽骨新生和吸收的规律、增龄的关系。

•了解:牙槽骨的密质骨及松质骨的结构及分布。

第三章口腔粘膜学习要求:•掌握:口腔粘膜的定义、基本组织结构(上皮、固有层、粘膜下层)、咀嚼粘膜和被附粘膜的区别和各部位口腔粘膜的结构特点。

•熟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特点的临床联系。

•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第四章涎腺学习要求:•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

•熟悉:腺泡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涎腺的功能。

•了解:涎腺的增龄性变化。

二、口腔胚胎学部分第一章牙的发育学习要求:•掌握:牙胚的组成,各部分的来源及所形成的组织;成釉器的蕾状器、帽状器及钟状器的结构;牙乳头及牙囊的结构;牙本质的形成、釉质的形成、牙髓的发生、牙根的形成和牙周组织的发育;牙齿萌出的过程。

学过后应该能叙述从牙板至萌出、乳恒牙交替的牙发育全过程。

•熟悉:牙板的发生、结构及结局;上皮剩余的来源,侧支根管如何形成,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如何形成;乳恒牙交替的过程。

•了解:前庭板的发生及如何形成口腔前庭;硬组织矿化及成熟机制;牙齿萌出的次序和时间。

第二章口腔颌面部发育学习要求:•掌握:常见的面部发育异常、腭部发育异常、舌的发育异常发生的原因(突起发育及其融合过程异常)及发生的大概时间;掌握先天性耳前窦道或瘘管、颈部先天性窦道或瘘管及相关的囊肿形成的原因。

•熟悉:来自与神经嵴的面部各种组织;面、腭、舌、涎腺及颌骨的发育过程。

•了解:口腔粘膜和颞下颌关节的发育。

三、口腔病理学部分第一章牙发育异常学习要求:•掌握:牙内陷、畸形中央尖、釉质发育不全、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氟牙症和四环素牙的病理特点。

•熟悉:先天性梅毒牙、其它牙形态异常的形态特点。

•了解:与牙发育异常有关的综合征。

第二章龋病学习要求1.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掌握:菌斑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和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熟悉:龋病是由细菌、食物和宿主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形链球菌与龋的关系,变链能产生葡萄糖基转移酶,将蔗糖转化为细胞外多糖葡聚糖。

•了解:酸原学说、蛋白溶解学说及蛋白溶解一螯合学说。

2. 龋病的组织病理学•掌握:釉质龋肉眼所见;釉质龋分为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及表层,各层的结构;釉质龋的超微结构;牙本质龋未成洞前的病理变化;牙本质龋成洞时有五层变化即坏死崩解层、细菌侵入层、脱矿层、透明层及脂肪变性层,各层的病理变化;牙本质龋的超微结构、牙骨质龋的病理变化。

龋的再矿化。

•熟悉:窝沟龋及釉质龋发展的特点。

•了解:慢性病、急性龋及静止性龋。

第二章牙髓病根尖周病学习要求:•掌握:牙髓充血、各型牙髓炎的病理变化,牙髓坏死的病理变化;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脓肿、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

•熟悉:各种牙髓变性的形态学特点,牙齿内吸收及外吸收镜下所见;根尖肉芽肿的发展变化,根尖周炎的免疫病理。

•了解:牙髓炎的病因,牙髓充血及各型牙髓炎的临床表现;根尖周炎的病因,各型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牙周组织病学习要求:•掌握:慢性龈炎和龈增生、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及剥脱性龈病损的病理变化。

牙周炎的病理,包括牙周炎的发展过程、牙周炎活动期的病理变化、牙周炎修复期的病理变化;牙周变性的病理变化;牙周创伤和牙周萎缩的病理变化。

•熟悉:慢性龈炎和龈增生、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病因。

牙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了解:以上三种牙龈病的临床表现、牙周炎的分类及临床特征;系统病再牙周组织中的表现。

第五章口腔粘膜病学习要求:•掌握基本病理变化、白班、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天疱疮的病理变化•熟悉类天疱疮、、肉芽肿性唇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的病理变化•了解AIDs的口腔表现,常见粘膜病的临床表现第六章骨关节病学习要求:•掌握:各型颌骨骨髓炎的病理变化;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家族性巨颌症、组织细胞增生症X(朗格罕细胞增生症)的病理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理变化。

急性及慢性涎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病理;涎石病的病理及涎石形成的过程;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病理所见。

•熟悉: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结构;颌骨骨髓炎的病因。

涎腺发育异常及异位;各型涎腺类的病因;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发病因素。

•了解:上述颌骨及关节病的临床表现。

涎腺炎、舍格林综合征及变性型涎腺肿大症的临床表现。

第七章口腔颌面部囊肿学习要求:•掌握: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萌出囊肿、鼻腭管囊肿、腮裂囊肿、粘液囊肿及舌下囊肿的病理变化。

•熟悉:牙源性角化囊肿易复发的原因及组织来源;含牙囊肿、鼻腭管囊肿、腮裂囊肿的组织来源;粘液囊肿的发生过程。

•了解:口腔颌面部囊肿的分类;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鼻腭管囊肿、腮裂囊肿、粘液囊肿及舌下囊肿的临床表现。

第八章牙源性肿瘤学习要求:•掌握: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的病理(肉眼及镜下)及生物学特征。

•熟悉: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的组织发生。

•了解: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颌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表现。

第九章涎腺肿瘤学习要求:•掌握: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点。

•熟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