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规模的影响
从 70 年代之后,我国就采用计划生育的方法来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虽然降低了人口增长,但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到来的一些问题。

据相关统计,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比例接近 10%,根据 2013 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 2030 年底,我国65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 18.2%。

随着规模和老年人的比例正在上升,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可能达到 4.5~4.7 亿,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国家重视。

虽然自 2014 以来,我国省市陆续实行单独两孩政策,但实行单独两孩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明显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今天的人口结构。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我们的人口政策必须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

我国实行的二胎政策,并没有影响我国的人口状态,人口仍是在减少。

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导致我国经济陷入泥潭。

全面二胎政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思路也会转向调整人口结构,应对人口问题,提高新生儿出生率,从而达到平衡。

两胎政策政策将有效抑制“老龄化”问题,我们无法预知,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的人均 GDP 只有 800 美元,这使两胎政策是迫切需要的。

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一旦实施,大家有了国家的支持,那些有条件,有能力,还有原来想生却放弃的家庭,肯定会抓住这一时机,再生一个小孩。

中国当今人口若都有如此想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引发一个小小的生育高峰,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二胎生育的“井喷”现象。

全面二胎政策的实行造成出生率会呈直线上升,新生儿数量也不断上升,在短时期内需要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数量会快速增加,学前教育的紧迫送至眼前。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制度的基础,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面二孩政策密切相关。

二胎政策开放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
接影响未来我国教育学龄人口的规模和分布,所以学前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是第一位的。

2、全面二胎政策对政府关注力的影响
就我个人的想法而言,即使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提升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但因为二胎的全面开放,政府的有效支持,人们的生育欲望应该会高于官方预期,而我们在网上做出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出,人们对二胎的支持。

所以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学前儿童就会呈大副度提升,过去仅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和机制已不能完全胜任需求,规模也是必须要扩大。

那么,如何解决大量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受到政府的广泛关注,政府工作责任感也会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会进行统一投入和规范,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相关推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措施。

同时,各地方政府的投入,促进加快建立健全的学前教育机制脚步,鼓舞带领了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全面二胎政策后,学前儿童的增多,除了可能会改变学前教育的体制,还会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重视。

我们都深知,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做起,所以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从业资格门槛比较低,部分学前教育教师素质及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缺乏教育教学的模式学习,越是学历低的越倾向于投入到学前教育,学历高的都在大学或是更高学府。

全面二胎政策后,有政府的支持,就会促进有职业素养、师德高尚又热爱儿童的教师的培养,并逐渐完善学前教育的社会保障制度。

3、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方式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的教育孩子方式,就是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将全部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因而“中国式学习”、“重智育轻德育”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我国教育的最大“特点”。

当然,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学前教育也不例外。

这种固定模式也渗透到了幼儿园,幼儿园渐渐倾向“小学化”,过于重视对孩子知识的
灌输,对于孩子的思维却不太关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对原有的学前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从目前来看,学前教育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便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我们无意识到心智的成熟,没有捷径。

受过应试教育系统训练的学生已经发展成为教师队伍。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缺乏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发展,使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缺乏合作精神。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难教育出优秀的人才来。

要彻底打破教育模式,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政府、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从其他的角度来进行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深入分析,汲取世界各地学前教育政策的优点,有利于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指出:“要重视学前教育。

”要让每个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也为今后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政府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稳定发展学前教育。

4、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
全面二胎政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二胎的喜悦,更意味着父母将会更加忙碌,并且要承担更重的抚养压力,他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注重孩子的发展。

他们已经不可能像养育独生子女那样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两个孩子的学习时间及效率必定会花费父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之后,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父母在二胎的出生时,一定要询问孩子的意见。

要教育家中的孩子在二胎成长的过程中关爱弟弟妹妹,学习做好哥哥或姐姐的角色。

并且让他们在潜意识中有一个深刻的概念,父母是不能陪伴孩子一生的,兄弟姐妹之间才是相互扶持到老的人。

所以,在父母充满压力的疲倦时刻,政府应主动承担改变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的重担,学前教育这门工作一定要适当地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帮助二胎家庭分担更多的育儿压力。

这就自然而然地对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而言还是从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软实力而言,需要放眼全局,整体提升
我国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今后的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式都会有的要求。

今后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要地位也要有所改变,要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放在首要地位,保证学前教育结构的发展。

幼师在孩子生活中的影响也极其重要,对幼儿的情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学会爱与被爱。

这都是在要求幼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也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

这些归根结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说,这应该是个循环,全面二胎开放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并不仅仅如此,更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开拓和研究。

5、总结
从各个方面来看,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对我国人口数量的改变产生较大影响。

即使会受经济、时间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儿童数量的增加不可避免。

学前教育的改革也毋庸置疑。

对于全面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带来的冲击,我国理应增加关注力,提前做好规划及应对措施。

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明确学前教育的主导责任,这是一国学前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并以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在实践中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合理的学前教育模式。

让我国在改变老龄化的同时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