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剖析教材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剖析教材
a-d-a-d
2、二次尝试:从上次不成功民主吸取教训。
A-d-a-D
3、中断式民主:长期民主实践不可能废除民主。
A-D-a-D
4、稳定威权
稳定民主(直接转型)
A-D
5、去殖民化
D/a-D
二、为什么这个时间? 1、威权体制合法性问题加重 2、经济增长 3、天主教会成为变革支持者 4、外部行动者(美国、欧盟)政策变化 5、别国示范效应
在第三波中,只有愿意承担民主风险的领导人,才能使民主得 以产生。
三、如何发生?民主化的过程?
1、威权国家:一党专制、军人政权和个人独裁
主动转变:执掌权力的精英带头实行民主化并占据主导地位。 政权取代:反对集团领导民主化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变相取代:政府和反对集团联合行动。
政府 反对派
反对 极端激进派
三、军队执政问题
——控制军方权力,提高军队职业化水平 1、职业制,军队职能有限; 2、使命非政治化,定位于履行纯粹军事使命; 3、领导与组织:更换军队高层/改造领导结构,保证忠诚; 4、缩减规模和优化装备; 5、地位。提高物质地位(用裁军获得的收益)和国家公众心目中 地位与声誉(表彰)。
三、暴力的低水平
1、民主化之前或民主化过程之初社会暴力的惨痛经历。 2、主动转变盛行,把暴力降至最低点。 3、军队和警察不情愿对大规模示威群众使用暴力。 4、多数第三波国家重要的主流反对集团都通过非暴力方式追求民 主——反对派核心策略:群众集会,游行或示威活动。
通过克制和妥协产生的政府,也通过克制和妥协统治。“马上 得天下”,意味着“马上治天下”。
2、转型过程
对民主的态度: 拥护
民主派 改良派 自由派 民主温和派
反对 保守派
民主化过程中三种关键的相互影响: 主动转变:执政联盟中改良派与保守派之间的相互影响。 政权取代:政府与反对派;反对派中的温和派和极端派之间的相互 影响。 变相改变:改良派和温和派。
3、主动转变
改良派出现——获得权力 ——自由化失败——回归到以前的合 法性以驯服保守派(西方:君主制,西班牙…;台湾:三民主义) ——拉拢反对派
4、民主化的问题
1、政治民主与个体自由紧密相关——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2、政治稳定和政府形式是两个不同的变量,然而它们也相 互关联,民主体制更不易发生革命。 3、民主化对国际关系:民主国家不会向民主国家开战。 4、本书目的:尝试去了解未来——自由、稳定、和平已经 美国的未来,取决于民主的未来。
第二章 为什么发生?
四、如何发生?民主化的特点?
——1、妥协和参与/适度交易;2、选举;3、暴力的低水平
一、妥协和参与/适度交易
当谈判在相对较少的领袖之间秘密地举行时,协议总是更容易 达成——往往背叛追随者利益。
民主化所做出的核心妥协成为“民主交易” 的妥协——威权 政权接受反对派作为政治中的合法参与者,反对派在策略与政策上
a6 z x6
2、民主的含义
第一波:工业化,城市化,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先后出现,法国 革命思想……
第二波:1、盟军强加战败国。2、盟军胜利影响别国(希腊、土耳其、巴西
、阿根廷)。3、去殖民化。
3、解释第三波
——1、为什么这些国家?2、这个时间?
一、为什么这些国家?
(a不稳定,A稳定)
1、周期循环:民主混—乱、—激进—主义—… 威权—经济—问题—… —民主
4、政权取代
第一步:为政权崩溃而斗争(削弱政府力量,诱发性事件) 第二步:政权崩溃(军方不满、动员起来的民众实施体制变革) 第三步:政权崩溃后的斗争(权力真空,反对派集团内斗争)
5、变相改变
1、政府致力于实施某些自由化措施,并开始失去权力与权威; 2、反对派利用环境扩大自己的支持并加紧行动; 3、政府采取强烈反应,遏制并镇压反对派政治力量动员; 4、政府和反对派都意识到僵局出现,开始通过谈判来实现民主转 型的可能性。
第一章 发生了什么?——对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定 义 第二章 为什么发生?——转型的原因 第三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过程 第四章 如何发生?——民主化的特点 支持者与反对者的策略 第五章 持续多久?——新兴民主国家面临的问题 第六章 何去何从——民主化前景的预测
六、何去何从
一、发生了什么? 二、为什么发生?
五、持续多久?
三、如何发生? 民主化的过程
四、如何发生?民主化的特点
第一章 发生了什么?
1、肇始
楔:葡萄牙尉官运动
2、民主的含义
民主的含义——使用程序性来界定: 熊彼特的“另一种民主”: 它的最有影响力的集体决策者是经由公平诚实和定期选举 产生,在这些选举中。候选人自由地竞争选票,并且几乎所有 成年人都具有投票资格。
民主化的含义:用一个通过自由、公正、开放的选举途径 产生的政府取代一个并非经由这一途径产生的政府。
3、民主化浪潮
——“进一步,退两步” 第一长波:美国、法国革命影响下。回潮:传统威权主义/ 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军国主义 。 第二短波:始于二战、西方殖民统治终结。回潮:威权主 义 第三波:始于南欧,然后拉美、亚洲,然后共产主义世界 。
1、对浪潮的解释
浪潮:在历史上某些时间里,类似事件会难分前后地在不同国家或政治体系
发生。
1 2
3
单一原因(二战盟军胜利):A
4 5
a1
x1 6
平行发展(经济发展):a2
x2
滚雪球:
Hale Waihona Puke ……a6x6
a1 z
x2 x4
a1 x1
x5
x1
x3
x6
时代精神的流行药方: a2 z
x2
(同一药方应对不同问题) ……
节制二、选举
——推动政治趋向温和 想要继续把持权力的威权领袖不应举行选举,想要建立民主的 反对派团体不应抵制威权领袖举行的选举
一、威权领袖为什么会失败? 失去了他们的支持力量和合法性。
二、选举往往会失败,为何还要发起? 挽救国内合法性;赢得国际尊重和合法性;风险小;错误的信 心。
三、反对派是否应抵制选举? 1、提供批评政府、动员和组织支持者、向公众发出呼吁的机会; 2、扩大在政府机构中力量与控制权。
五、持续多久?
一、巩固及其问题
1、转型问题:向民主体制变革。 2、背景性问题:国情,和国家特有的问题。 3、体制性问题:民主体制特有的问题。
二、施虐者问题:起诉和惩处or宽恕和关怀?
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几个进行了即决审判。 1、主动转变或交相改变:审判的代价远超道德上的收益(民主化 过程中赦免权、妥协交易……); 2、政权取代应迅速起诉; 3、对罪行做充分公开说明; 4、最不会令人不满的办法是:不起诉,不惩罚,不宽恕,并且首 先不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