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课件再
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2。
原发孔型 主动脉 约占15%,也称部分性
心内膜垫型
上腔静 脉
继发孔型
最常见,约占75%,也 静脉窦
型缺损
称中央型
静脉窦型
约占5%
继发孔型缺 损
冠状静脉窦型
下腔静脉
约占2%
原发孔 型缺损
冠状静脉窦型
➢ 左向右分流的大小 取决于:
• ASD缺损的大小 • 左右心房的压差
• 右心室舒张期顺应性
左心室相通
医学PPT
17
二、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返回
卵圆孔
呼吸建立,肺循环压力下降,左房压力 超过右房,卵圆孔功能上关闭;5~7月时解 剖上关闭。
动脉导管
足月儿80%生后24h内功能性关闭,80% 于3个月内解剖上关闭,95%1年内解剖上关 闭
脐血管:6~8周内闭锁形成韧带
医学PPT
45
医学PPT
46
肺循环
ASD血液循环途径
左房
肺动脉 房缺
右室
左室 主动脉 体循环
三尖瓣
右房
腔静脉
临床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 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 有收缩期杂音
缺损较大时:
肺循环充血:易感冒、反复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体循环缺血表现:消瘦、面色苍白、乏力、多汗、活 动后气促和生长发育迟缓
通道,称原发孔(foramen primum)或第Ⅰ房间孔。隔 游离缘融合而封闭。
医学PPT
11
在原发孔闭合之前,原发隔上部的中央变薄而穿孔,
若干个小孔融合成一个大孔,称继发孔(foramen secundum)或第Ⅱ房间孔。原始心房被分成左、
右两部分,但两者之间仍有继发孔交通。
医学PPT
14
3.原始心室的分隔
心室壁组织向上凸起形成一 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称 室间隔肌部(muscular part of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此隔不断向心内膜垫方向伸 展,上缘凹陷,它与心内垫
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
体征:
望诊:心前区饱满 触诊:心尖搏动抬举感 叩诊:心脏浊音界扩大 听诊:见下页
1.S1亢进, P2增强
2.P2固定分裂
3.胸骨左缘2、3肋间 可及Ⅱ-Ⅲ 级 收 缩期喷射状杂音
4.胸骨左缘4-5肋舒 张期隆隆样杂音
收缩期杂音由肺动 脉相对性狭窄所致
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
医学PPT
医学PPT
12
第5周末,在原发隔的右侧,从心房顶端腹侧 壁再长出一个弓形或半月形的隔,称继发隔 (septum secundum)或第Ⅱ房间隔。此隔较
厚,渐向心内膜垫生长,下缘呈弧形
医学PPT
13
当继发隔前、后缘与心内膜垫接触时, 下方留有一个卵圆形的孔,称卵圆孔 (foramen ovale)。卵圆孔的位置比原 发隔上的继发孔稍低。原发隔很薄,上 部贴于左心房顶的部分逐渐消失,其余 部分在继发隔的左侧盖于卵圆孔,称卵 圆孔瓣(valve of foramen ovale)。
52
对分流较大的具有确 诊意义:
右心影增大 肺纹理增多 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影缩小
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及大小 Doppler见心房水平分流
缺损直径<3mm多在3个月 内自然闭合
缺损直径>8mm自然闭合率 极小
分流需量较大者(Qp/Qs>1.5)
手术治疗治疗
外科手术:3-5岁 介入性心导管术:
4.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心病存活中最常见
医学PPT
2
患儿,女,5岁 单心室、单心房, 中央性青紫(+)
患儿,男,3岁, TOF,中央性青紫(+)
患儿,男,3岁,VSD伴
肺动脉高压,发育较同龄
儿迟缓
医学PPT
4
医学PPT
杵状指(趾)
5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母体(母体的感染和母体的疾病)
85% 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cushion)。也就是上图中间的红色部分
医学PPT
9
两个心内膜垫彼此对向生长,互相融合,便将房室管分
隔左、右房室孔(如图)。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局部增 生并向腔内隆起,逐渐形成房室瓣.
医学PPT
10
2.原始心房的分隔
在原始心房顶部背侧壁的中央出现一个薄的半月形矢状隔, 称原发隔(septum primum)或第1房间隔。此隔沿心房背侧及腹 侧壁渐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在其游离缘和心内膜垫之间暂留的
A B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ASD
VSD
PDA
TOF
返回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非青紫型
青紫型
左向右分流型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无分流型 肺动脉狭窄 主动脉缩窄
右向左分流型 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医学PPT
42
房间隔缺损小儿最常见的先 天性心脏病
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 的5% -10%。为1/1500个 活产婴儿。
儿科三组
医学PPT
1
1.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 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2.流行病学:发病率在活产婴儿中6 ‰ -10‰, 在全国每年约有15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 未治疗1/3死亡
3.资料统计:发病情况依次为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 狭窄
使左、右心室相通。
医学PPT
15
胚胎发育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部形成左、 右球嵴,对向生长融合,同时向下延伸, 分别与肌性隔的前缘和后缘融合,如此关
闭了室间孔上部的大部分
医学PPT
16
室间孔其余部分则由 心内膜垫的组织所封 闭。这便形成了室间 隔的膜部。室间孔封 闭后,肺动脉干与右 心室相通,主动脉与
医学PPT
6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正常心血管生理解剖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第一节 正常心血管解剖生理
医学PPT
8
1.房室管的分隔
心房与心室之间原是以狭窄的房室管通连的。 此后,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的心内膜下组织增生,各形 成一个隆起,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膜垫(endocardiac
Amplazer、cardia seal 等装置关闭缺损
医学PPT
56
1.室间隔缺损占我国先天性 心脏病的50%
2.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 病约25%单独存在,其余 合并其它畸形
3.按缺损大小分为:
小型室间隔缺损
中型室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