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几点思考
五中队 房金梁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机动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行车难、停车难”已成
为许多大中城市的一种通病,交通问题已逐渐成为阻碍、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
成为城市管理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我市城区的实际情况,从分析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主
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主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少,利用率低 ,且路网系统不完善
由于受历史、地理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整体上讲,我市路网的成网性
不够,通行能力弱,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蚕食、侵吞道路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再加上部分
道路必备的交通设施没有到位,交通组织欠合理,使用效率降低,从而使本来就有限的道路
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交通功能。
(二)停车场地不够,停车场地结构不合理
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市的交通规划、建设存在停车场地不够的问题。目前我市没有一处
正规大型停车场所,全市可用停车位使用率低,造成市区停车问题比较突出。
(三) 城市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较低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随着企业改制和私营企业的兴起,原有以行政管
理职能为依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强驾驶员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新
机制还处于探索之中。因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佳。目前,
部分交通参与者,交通法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谈薄,导致交通违法严重,交通事故突出。参
与者的整体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机动车驾驶人素质不高。近年来随着驾驶
人队伍的日益壮大,整个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个别驾驶人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不高,
安全观念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许多驾驶人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
紧急状态下,如何正确采取果断措施缺乏相关经验,直接影响交通安全。二是群众交通安全
和交通法制意识淡薄。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相对较窄,群众的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
度较低,相当一部分交通参与者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法规,随意行车走路
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虽然交通管理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翻新交通安
全宣传教育工作形式,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由于群众缺乏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能正
确理解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甚至认为交通管理部门执法是故意刁难,从而不支持、不配合
交通管理工作。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交通参与者没有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
果,不认为交通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随意违法行车、走路,甚至逃避、抗拒执法现象时有
发生。
(四)交通管理的水平不高、手段乏力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经验型管理为
主的状态,普遍存在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政策法规不配套、交通规划实施不力、管理
手段科技化水平不高、交通组织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现有的管理手段也还没有达到最佳状
态,勤务制度不尽合理,路面执勤警力普遍不足,而且少数交通民警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水平不高,手段乏力,影响了管理效能。就长沙而言,一是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还没有从
整个路网的角度来作系统性研究和规划;二是由于受财力、专业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交通管
理手段的技术含量还不高,特别是交通信号灯控制仍处于传统的“单点定配时”模式,指挥
系统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路网的实时交通流量调控有待加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交通诱
导系统尚未起步。
二、基本对策
(一)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设施与路网结构
增加道路供给,始终是解决城市交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
加快主次干道和快速路的建设,提高路网密度,优化路网结构。重视和加强停车场地的建设,
完善与道路配套的基础设施。
(二)加强静态交通建设,着力解决好停车难问题
静态交通是整个交通运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中转站,静态交通的好坏直接
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交通秩序可持续发展。对我市而言,一是要全面加强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
施的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项政府工
程,同时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因此,停车场问题必须由政府领导
牵头,组织公安、规划、建设、城管、财政、物价、税务等部门,共同实施,协调解决。二
是要挖掘完善现有各类停车场所功能。要全面对外开放现有各类配建及社会停车场,对被挤
占或挪作他用的停车场及因其他因素关闭的停车场尽快恢复停车功能,挖掘一切可利用空间
资源用于停车。部分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及外来办事车辆停放的基础上,本
着自愿的原则,可参与对外开放行列,办理相关手续后,对停放车辆实行收费管理。同时要
完善各类停车场(库)基础设施。按照停车场(库)建设标准,规范施划、设置各类交通标线、
标志。并合理确立进、出口,理顺连接道路的通道,尽可能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干扰。同时,
通过电子诱导屏,告知驾驶人停车场(库)方位、总泊位数、余泊位数等信息,引导驾驶人规
范行车、有序停放车辆。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素质
要建立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将交通安全和法规教育作为
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真正做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从 “小”抓起。其次,严把新驾驶员培训、
考试关,要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考官定期轮换异地监考以及严厉惩处驾驶员考试中
的舞弊和弄虚作假行为等等,来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新驾驶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探索新形势
下,驾驶员日常教育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逐步建立起“社区为主牵头组织、公安警察指
导督促,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的新机制。第三,要多层次、多渠道、大张旗鼓地加
强社会面上的交通安全、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的主体意识和实
际能力,把闯红灯和乱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等同为随地吐痰和乱仍纸屑这样的不文明行为
加以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交通文明意识、交通法意识、交通安全意识以及交通
道德意识。第四,要科学调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创建“交通文明社区、
交通文明村”等活动,构筑多方位、多层次、全民化、主体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真
正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要突出抓住
"三大群体",即:流动人口、车辆驾驶人和中小学生。针对"三大群体"的特点,强化媒体和
社会面宣传,选择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案例,采取公开曝光、当事人以身说法等形
式,开展警示教育,谴责不文明交通行为,营造严管氛围,提高全民交通法制和安全意识。
(四)严格执法,科学管理,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一是要坚持宣传教育
和依法处罚相结合;二是要坚持综合治理和专项整顿相结合,着重综合治理;三是要坚持动
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相结合,把静态管理当作治本措施来抓;四是要坚持以“我(公安交通管
理部门)”为主和多部门联动。特别针对目前交通违法比较突出、交通事故多发的交通情况,
要树立“严格执法”的管理理念,由政府牵头,各部门联动,从影响城市交通的各因素入手,
因情施策,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