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6的绝对值是( )
A. −6 B. 6 C. ±6 D. 16 【答案】B 【解析】解: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得|−6|=6. 故选:B. 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𝑥+3𝑥=5𝑥𝑥 B. 2𝑥2+2𝑥3=2𝑥5 C. 4𝑥2−3𝑥2=1 D. −2𝑥𝑥2+𝑥2𝑥=−𝑥2𝑥 【答案】D 【解析】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错误; 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B错误; C、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C错误; D、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部分不变. 3. 在数−2,𝑥,0,2.6,+3,−85中,属于整数的个数为( ) A. 4 B. 3 C. 2 D. 1 【答案】B 【解析】解:在数−2,𝑥,0,2.6,+3,−85中,整数有−2,0,+3,属于整数的个数,3. 故选:B.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依此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4. 2018年1月的无锡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预计无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00亿元.将数值10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05×105 B. 10.5×103 C. 1.05×104 D. 1.05×105 【答案】C 【解析】解:将数值10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5×104, 故选:C.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𝑥×10𝑥的形式,其中1≤|𝑥|<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𝑥×10𝑥的形式,其中1≤|𝑥|<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5. 已知𝑥=2是方程3𝑥−𝑥=0的解,那么a的值是( ) A. 6 B. −6 C. 5 D. −5 【答案】A 【解析】解:将𝑥=2代入3𝑥−𝑥=0, ∴6−𝑥=0, ∴𝑥=6, 故选:A.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 下列各式中,去括号错误的是( ) A. 𝑥−(3𝑥−1)=𝑥−3𝑥+1 B. 𝑥+(−𝑥+𝑥)=𝑥−𝑥+𝑥 C. 2(−3𝑥+𝑥)=−6𝑥+2𝑥 D. −5(2𝑥+3𝑥)=−10𝑥+15𝑥 【答案】D 【解析】解:A、𝑥−(3𝑥−1)=𝑥−3𝑥+1,故原题正确; B、𝑥+(−𝑥+𝑥)=𝑥−𝑥+𝑥,故原题正确;
C、2(−3𝑥+𝑥)=−6𝑥+2𝑥,故原题正确;
D、−5(2𝑥+3𝑥)=−10𝑥+15𝑥,故原题错误;
故选:D. 根据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进行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去括号,关键是掌握去括号法则.
7. 已知∠𝑥是锐角,∠𝑥与∠𝑥互补,∠𝑥与∠𝑥互余,则∠𝑥与∠𝑥的关系式为( ) A. ∠𝑥−∠𝑥=90∘ B. ∠𝑥+∠𝑥=90∘ C. ∠𝑥+∠𝑥=180∘ D. ∠𝑥=∠𝑥 【答案】A 【解析】解:∵∠𝑥与∠𝑥互补,∠𝑥与∠𝑥互余, ∴∠𝑥+∠𝑥=180∘,∠𝑥+∠𝑥=90∘.
∴∠𝑥−∠𝑥=90∘.
故选:A. 根据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关系式,然后消去∠𝑥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根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列出关系式,然后再消去∠𝑥是解题的关键.
8. 有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一个如图所示几何体,若现在你手头还有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如果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最多可以再添加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C 【解析】解:若要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可以往第2排右侧正方体上添加1个,往第3排中间正方体上添加2个、右侧两个正方体上再添加1个, 即一共添加4个小正方体, 故选:C. 若要保持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可以往第2排右侧正方体上添加1个,往第3排中间正方体上添加2个、右侧两个正方体上再添加1个,据此可得. 本题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注意看到的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用虚线表示. 9. 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𝑥𝑥⊥𝑥,垂足是B,𝑥𝑥⊥𝑥𝑥,则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 ) A. 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 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 线段AC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 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答案】C 【解析】解:A、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即点到这一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故此选项正确; B、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此选项正确; C、线段AP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故选项错误; D、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即点到这一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C.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垂线段最短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10. 在数学中,为了书写简便,18世纪数学家欧拉就引进了求和符号“∑”.如∑𝑥𝑥𝑥=1=1+2+3+⋯+(𝑥−1)+𝑥,∑(𝑥𝑥=3𝑥+𝑥)=(𝑥+3)+(𝑥+4)+⋯+(𝑥+𝑥);若对于任意x都有∑[𝑥𝑥=2𝑥2+𝑥(𝑥−𝑥)]=5𝑥2+𝑥𝑥+80,则a,b的值分别是( ) A. 4,−20 B. 4,20 C. −4,−20 D. −4,20 【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知𝑥2+2(𝑥−𝑥)+𝑥2+3(𝑥−𝑥)+⋯+𝑥2+𝑥(𝑥−𝑥)=5𝑥2+𝑥𝑥+80, 则𝑥=5, 所以𝑥2+2(𝑥−𝑥)+𝑥2+3(𝑥−𝑥)+𝑥2+4(𝑥−𝑥)+𝑥2+5(𝑥−𝑥)+𝑥2+6(𝑥−𝑥)=5𝑥2+𝑥𝑥+80, 即5𝑥2+20𝑥−20𝑥=5𝑥2+𝑥𝑥+80, 则𝑥=20,−20𝑥=80,即𝑥=−4, 故选:D. 由新定义知𝑥2+2(𝑥−𝑥)+𝑥2+3(𝑥−𝑥)+⋯+𝑥2+𝑥(𝑥−𝑥)=5𝑥2+𝑥𝑥+80,整理可得5𝑥2+20𝑥−20𝑥=5𝑥2+𝑥𝑥+80,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并据此列出关于x的整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1. −3的相反数是______. 【答案】3 【解析】解:−(−3)=3, 故−3的相反数是3. 故答案为:3. 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学生易把相反数的意义与倒数的意义混淆. 12. 单项式−2𝑥2𝑥5的次数是______. 【答案】3 【解析】解:单项式−2𝑥2𝑥5的次数是3. 故答案为:3. 直接利用单项式次数确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正确把握单项式次数确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3. 如图,已知∠𝑥𝑥𝑥=64∘36′,OC平分∠𝑥𝑥𝑥,则∠𝑥𝑥𝑥=______
∘.
【答案】32.3 【解析】解:∵∠𝑥𝑥𝑥=64∘36′,OC平分∠𝑥𝑥𝑥, ∴∠𝑥𝑥𝑥=64∘36′÷2=32∘18′=32.3∘;
故答案为:32.3.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𝑥𝑥𝑥的度数,再根据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即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本题也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
14. 已知线段𝑥𝑥=4,延长线段AB到C,使𝑥𝑥=2𝑥𝑥,点D是BC的中点,则𝑥𝑥=______. 【答案】6 【解析】解:如图,
∵𝑥𝑥=4,𝑥𝑥=2𝑥𝑥,
∴𝑥𝑥=𝑥𝑥=4,
∵点D是BC的中点,
∴𝑥𝑥=12𝑥𝑥=2,
∴𝑥𝑥=𝑥𝑥+𝑥𝑥=4+2=6.
故答案为:6. 先求出AC的长,根据𝑥𝑥=2𝑥𝑥,再求出BC,利用线段的和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
15. 已知𝑥−3𝑥=−3,则5−𝑥+3𝑥的值是______. 【答案】8 【解析】解:∵𝑥−3𝑥=−3, ∴−𝑥+3𝑥=3,
∴5−𝑥+3𝑥=5+3=8.
故填:8. 由已知𝑥−3𝑥=−3,则−𝑥+3𝑥=3,代入所求式子中即得到.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根据已知求得代数的部分值,代入到所求代数式求值.
16. 定义𝑥∗𝑥=𝑥𝑥−1,则(0∗2)∗2018=______.
【答案】0 【解析】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1∗2018=1−1=0, 故答案为:0 原式利用已知的新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