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医改形势下护理人员管理

新医改形势下护理人员管理

新医改形势下护理人员的管理探析
【摘要】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医疗卫生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医
疗护理模式的逐步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的大力推进,全国
各地基层医院也在纷纷严抓护理质量,普遍开展整体护理、优质护
理,强调以人为本,但由于各地各级医院人力、物力等等诸多滞后
因素,给护理管理者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将从一个普通护理管理者
的角度,逐一研究与探讨了护理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并提出
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医改;护理管理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
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且医疗市场从技术竞
争转向服务竞争,日渐转向更高层的文化竞争[1,2]。
护理人员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
战。实施人性化服务,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是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
需求,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
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氛围,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
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最终达到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
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的目的[3]。本人作为一位三级医
院的普通护理管理人员, 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的基础上,按照卫生部要求今年在全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现将个
人在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简要的阐述。
1 护理管理中所面临的难题
1.1 护理人员数量短缺、工作经验缺乏,整体资质不高,结果
见表1。
2 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从表1可见,我院护理人员组成结构不平衡,护理人员的
配置仍相对匮乏,中专及大专学历为主,但是,大部分是在职后继
续教育所取得的学历,所学理论不如第一学历的护士。由于医院的
发展,特别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大量补充护理人员,人员
的年龄结构偏低,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职称结构配置方面,以
中级以下职称为主,低年资护士居高,而且,高年资护士大多知识
老化,很难接受整体护理方面的知识。由于护理工作压力较大、工
作强度较大,风险高,需不断接受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和各种检
查、考核, 低年资护士大多数是80后、90后出生的年轻人,几乎
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不受重视、发展前景有限
等,导致工作稳定性较差,辞职、流动、更换工作频率较高,造成
人员流失使护理队伍不稳定。
2.2 护士长管理观念较陈旧,仍侧重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的管理
内容,注重护士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忽略现代护理理论的培养,
导致整体护理质量发展缓慢。护理管理的提高不是简单的几个制
度,一些高压政策的推动就能做好的。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要
求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但是仍有部分护理管理者只会机械地
照搬照抄,靠行政手段狠抓落实,工作缺乏主动性。并且现在大部
分医院床护比例不达标,护士人数不够,护士长更忙于顶班,大部
分时间只是在做护士工作,一些政策和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
工作被动。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素质管理往往重视表面工作,所
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考试、检查,从而忽略了对护士德、勤、能等
综合素质的培养,监督机制较缺乏,竞争机制不能很好的引入。
2.3 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整体较差,现代护理模式赋予护士多元
化的角色,要求护士既是护理者,又充当管理者,要有比较全面的
知识水平[4]。
从表1—3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72%的护士不愿为患者进行生
活护理,如剪指甲、刮胡须、梳头等等,认为这些工作低贱,被别
人看不起,说明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感。还有20%的护士由于知识
浅薄,无法与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很难担当责任护士
的角色,不能很好的把患者看成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统
一体。
3 解决对策
3.1 完善编制和管理机制 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完善护理人员的
配备,医院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临时护士管理制度,有资格者待遇高
于无资格者。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来促进在职护理人员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能力。
3.2 加强护理人员在职教育 首先,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整体
护理的定义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需从五个方面即生理、心理、社
会、文化、精神考虑人类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启动
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它的支持理论有现代护理理论、系统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解决问题学说等。用护理程序来诊断患者存
在的问题,从而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个网络形成
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系统,使各个方面紧紧相扣,以做到最终解
决问题,扩大护理专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促进护理质量取得实质
性的提高是其核心问题。整体护理的外延包含了护理教育、管理、
制度、队伍提高、社会环境、法律、政治、经济等等。首先,健康
教育是整体护理实施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其次,需加强护士长有关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护理管理是整
体护理的重要保证,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及适当
的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认识到人本原
则的重要性,从而使护士在思想品德、体力、智力、精神心理等方
面都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文管理[5—7]。
3.3 积极引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通过
激励可以充分发挥护士存在的潜能,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8]。
护理管理者应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应肯定护理人员的价值,
满足护理人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肯定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价
值,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
的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以医院主人的姿态,为患者实施全面全程在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注重物质激励,如我院护理部每月都拿出一定数量的奖金对月质量
排名在前五名在临床科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评比,内容包括(基础
护理服务项目落实是否落实到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表
扬信的数量等)并且由科室推荐,护理部下去考核,在医院层面评
出服务明星,对每季度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优秀者;实习生评
出的最佳带教老师;等不但给予荣誉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
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配合性,明显提高了
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胡容,刘云,卢玉文.护理骨干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培
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护理学报, 2009,10(10):27—30.
[2] 马远.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
临床护理,2009,10(47):83—88.
[3] 卫生部.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0.
[4] 阮敏芝.护士长运用人本原理实施护理管理.中外医疗,
2009,30:112.
[5]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
杂志,2003,38(9):707.
[6] 苏敏谊.人文关怀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主旋律.广东省护理
管理,2003,1:46.
[7]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8] 曲萍,王雅军.重视护士长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护理管理
杂志,2005,5(8):48—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