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调研分析一、研究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背景和意义经济增长是长期以来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使我国涌入了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如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向结构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
科技进步成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
定量的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指标。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关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问题,进入90年代更把定量评价科技进步的贡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6年,我国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纲要中提出,在未来的15年到20年中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
在评价创新型国家的各项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二、西安科技进步贡献率调研与测算的重要性陕西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但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居后。
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所拥有的科技优势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强大的科技产业反差比较明显。
本课题调研发现,以全省工业为例,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占用资金,1978年为123亿元,1998年达到1271亿元;流动资金由40亿猛增到847亿元,由此可见,资金投入增加了12倍,同一时期总产值增加了7.6倍。
从理论上讲,10年前陕西的经济生产完全是粗放型的。
技术进步对总产值的贡献作用不明显。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尚未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城市,西北地区的经济、信息、金融、物流中心。
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持续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但经济质量的提升与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否对称,是否拥有持续增长的动力,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一大问题。
目前,我市肩负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重任。
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从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新型经济发展之路,已成为西安当前的首要任务。
西安市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着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所以目前研究发现科技、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定量的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内涵(一)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国际上提出的测算科技进步作用的方法有许多,目前,最流行、最权威的方法是索洛余值法。
1975年,索洛首创“综合要素生产论”概念,把综合要素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改进;②给定投入量的产出量增加;③其他:包括诸如规模经济,资源配置的改进等。
他认为综合要素生产率就是总产出中扣除资本和劳动投入影响的部分。
用数学式表达为:a=y ﹣αk ﹣βl其中,a —综合要素的年平均增长速度;y —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 —资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l —劳动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上式是索洛增长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将上式左右分别除以产出增长率,就得到综合要素贡献率,这便是我们普遍认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E a )。
E a = 100%a y(二)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内涵由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可以看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之外,其他使经济增长的综合要素均为科技进步。
所以如果望文生义地诠释“科技进步”,就非常容易形成误导,把一个包括制度、管理等要素在内的具有广泛含义的经济用语,狭义地理解为“科学与技术”。
在生产关系已经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国家,“科技进步”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在中国,各项体制的改革、生产关系的调整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往往比科学与技术发展带来的“科技进步”要显著得多。
所以,在以“科技进步贡献率”描述创新型城市特征的时候,必须注意避免把这个经济用语狭义地理解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以及由此而引起其他误导。
四、西安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调查与测算在西安各类经济指标的核算史上,进行过几次重大统计数据口径的调整,不同时期的统计数据没有可比性。
所以,为了数据的一致性,我们在测算中,经多方考证,将数据时间序列确定为1992-2005年。
测算方法上我们在研究比较了大量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西安各年度社会、经济数据统计情况,选择索洛余值法:a=y﹣αk﹣βl。
这里,首先确定各年度产出、资本、劳动的投入量,分别计算出各要素平均增长速度,并确定参数α、β,然后可以代入索洛模型,求出a ,即科技进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后算出科技进步贡献率,E a =进而还可以求出资本、劳动的贡献率。
在这里提到了年平均增长速度,这一数据的计算是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多用水平法来计算平均增长速度。
以产出为例,计算公式为:Y t —计算期t 年的产出;Y 0—基期的产出;t —计算期与基期间隔的年份;另外,必须对产出和投入指标作统一规定,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保证统计数据结果的可比性。
(一)、关于产出量Y 的确定无论从经济统计学意义上还是从经济学意义上,生产总值(GDP )都是反映全社会经济产出最为理想的变量。
为了确保各年GDP 具有可比性,就必须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各年的当年价格GDP 缩减为1992年不变价的GDP 。
计算公式如下:1)100%y =-⨯100%a y ⨯其中:GDPC 1992—1992不变价的各年GDP ;IGDP t —第t 年的定基GDP 指数;(定基GDP 指数需要利用GDP 环比指数进行构造)GDP 1992—1992的现价GDP ;(二)、关于劳动投入量L 的确定理论上的劳动投入量是指实际投入的劳动量,其不仅取决于劳动的投入数量,还与劳动的利用效率、劳动者素质有关,但是现阶段还缺乏这方面的统计资料。
目前,劳动投入量采用全社会从业人数最为合理。
为了提高数据的稳定性,提高测算的准确性,全社会从业人数这一项数据我们取平均值,具体做法是:基年和末年数据保持不变,其余数据是本身及前后相邻两年数据三者之间的平均值。
(三)、关于资本投入量K 的确定资本投入量(K )我们根据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法,选择固定资本形成存量。
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出西安市从基期到报告期以来的固定资本形成存量,来进行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永续盘存法估算固定资本形成存量的计算公式为:K t =(1﹣δt )K t ﹣1﹢I tt 199********IGDP GDPC GDP =⨯其中K t表示末期固定资本形成存量;I t表示期内各年当年投资量;δt表示重置率;K t﹣1表示上期末资本存量。
①当年投资I的确定:资本投入量K选取固定资本形成存量,当年投资I我们就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我们要做的是消除价格因素,计算得到各年的不变价固定资本形成。
②重置率δ的确定永续盘存法考虑资本品效率下降一般采取余额折旧法,它代表资本品的效率在各期呈几何下降。
这时,重置率就等于折旧率。
所以,我们就用固定资产折旧率来替代重置率。
利用余额折旧法并考虑到我市三类固定资本不同的使用寿命,经加权计算得到我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折旧率为7%。
③基年固定资本形成存量K0的估计这一数据的取得采用国际常用计算方法:K0=I0(g+δ), 其中,g是样本期真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δ是折旧率,I0是基期的投资。
我们计算1992-2005年真实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g=16.8%,基期的固定资本形成I1992=68.61。
所以代入上式计算得到:基期的资本存量K1992=289.1亿元。
在确定了当年投资I、折旧率δ和基年固定资本形成存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永续盘存法逐年推算西安市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存量。
(四)、产出量、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计算结果比较 经过对大量数据的调研分析和测算,我们可以分别得出1992-2005年西安市产出量、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的数据:(五)、产出弹性系数的确定目前国内外测算产出弹性系数的方法较多,其中,回归分析法通过把若干年度的数据采用经济计量学回归的办法得出所需要的结果,是忠实于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
所以,我们首先利用一元回归方程,回归求取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劳动产出弹性系数β。
我们使用“数据回归分析软件-DRS ”对1992-2005年对应的ln ln ln Y K A L L α=+和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方程:从上式可以得出,α=-0.0411,很显然以上回归结果通不过经济学检验。
看来,要通过回归法确定弹性系数困难非常大。
所以,本文结合当前国内一些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和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推荐的方法,最终确定α=0.4;β=0.6(六)西安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至此,我们可根据“水平法”计算出各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再代入技术进步速度方程便可得出各要素的贡献率:单位:100%五、西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状况评价及对策(一)、西安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从我们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1992-2005年,西安年均资本ln KL ln Y L ln 1.0239-0.0411ln Y K L L =-贡献率为50.4%,年均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4.4%,而年均劳动贡献率只占到5.2%。
因此,西安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和科技投入。
另外,我们还看到我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两大特点。
第一、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01-2005年间虽然我市的经济维持了13.35的增长率,但这主要是由于这段时期资本投入大大增加的原因,资本投入的增长率达到了18.1,资本贡献率达到53.7%。
2001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大增强,吸引了资本的大量涌入,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从短期来看,资本的贡献大于科技进步的贡献。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绝大多数的技术进步只有在使用新的、不同的资本设备的情况下才会转变成实际生产。
因此,一个提高投资的政策将不仅提高资本密集度,重要的是会加快新技术向实际生产的转变。
这就是资本如何支持科技进步以实现增长。
所以,我市短期资本贡献率增大,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减小,也许只是资本对科技的先行投入,科技的贡献将有一定滞后的原因。
第二,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我市的劳动就业人员增长速度较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徘徊在5%左右。
从这一方面说明,要提高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就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与参与者的素质技能;二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及利用水平,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三是要想法设法不断开拓新的劳动就业岗位,努力增加就业人数提高就业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