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艺:定义-特征-种类-
价值
———————————————————————————————— 作者:
———————————————————————————————— 日期:
关于曲艺:定义 特征 种类 价值
主讲:吴文科 时间:2017.10.21上午 地点:川师大影视与传媒学院第四
教学楼
一、曲艺的概念与定义——曲艺是什么?什么是曲艺(内涵):
(一)“曲艺”语义的历史演变
1.最早出现在我国汉代编成的一部记述和阐释先秦礼制与礼仪的书籍《礼记》
中的“文王世子”篇里。按照郑玄的注释,意思指的是“小技能”
2.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并有了“功夫”和“竞技”的意思。
3.到了明清时期,发展为指表演性的“技艺”
4.中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常被用来指曲艺、杂技两门艺术及部
分武术和游戏等“杂耍”——所谓“说、唱、变、练”
5.1953年“中国曲艺研究会”(中国曲艺家协会前身)成立之后,才正式成为指
代“表演艺术门类”的概念,即“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 ”的专用名
词。
曲艺 有孩子没名字,有儿子没裤子
(二)曲艺的几种常见定义及辨析
1.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2.曲艺是说说唱唱讲故事的艺术:
3.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
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
二、 曲艺的特质与中国曲艺——曲艺什么样?怎样才曲艺(外延):
(一)曲艺特质
1.辨析
曲艺作为“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
⑴“本色身份”是艺术表演的演员姿态,与戏剧、影视剧的“角色化”表演不同。
⑵“口头语言”是艺术表现的基本材质:口头性、民族性、地域性、方言
⑶“说唱”是艺术表现的主要方式:讲说、演唱、连说带唱、似说似唱
⑷“叙述”是艺术表现的根本方法:叙事、抒情、议论、说明、摹学
⑸“表演”是其审美属性:“说唱”为主,间有“做学”,非“造型”
⑹“艺术”是其文化身份:虚构、创造、非实用,娱乐、审美、非功利
创作不要穿靴戴帽,标语口号
2.凡此种种都使曲艺具有自身独特而别的艺术基本没有的审美特点(这也是曲艺
能够自立于艺术之林即它独特存在的理由)
⑴叙述表演:口语“说唱”(审美创造)只要人会说话,曲艺就不会消失。
⑵听觉欣赏:“想象”完成(鉴赏接受)只要人有耳朵,曲艺就会存在。
3.曲艺自身独有的特点
⑴形式构成的简便性:一人一台大戏,简便‡简单
⑵内容表达的通俗性:雅与俗,属审美范畴,非价值判断
艺术既要地道也要厚道,不要去讽刺嘲笑残疾人。把最好的营养做成白菜,放在任
何人都可以动筷子的地方。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⑶创作表演的多度性:曲本、编曲、表演、伴奏、舞台艺术、灯光
⑷欣赏接受的想象性: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曲艺的构成要素及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1.曲艺的构成要素:语言 (不同语种及方言方音);
文学(曲本蕴含的故事、情节、人物、思想);
音乐(唱腔与伴奏);
美术(服饰、化妆与舞台装置):
杂技(口技、二棒鼓、绢功);
舞蹈(二人转、二人台、陕南花鼓,莱派尔)
武术(化用做功):
戏曲(苏州弹词“起脚色”表现古人的京昆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有多少构成元素,最终都要统一在“表演”(即“说唱”
叙述)之中,虽然,具体曲种不同,构成各有差异,但是,本质都是一致的:“演员以
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的说唱方式进行叙述”。
2. 曲艺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⑴曲艺与戏剧
曲艺是叙演——说法现身(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
戏剧是扮演——现身说法(以歌舞演故事)
⑵唱歌、唱曲、唱戏
唱歌:抒唱—表情;词腔关系:词为腔服务,好比“跑道与飞机”
唱曲:叙唱—表意;词腔关系:腔为词服务,好比“钢轨与火车”
唱戏:扮唱—表心;词腔关系:词与腔互动,好比“江水与轮船”
⑶歌舞、曲舞、纯舞、剧舞
歌舞:边唱边舞,相互激扬
曲舞:装点歌曲,以舞衬唱
纯舞:器乐伴奏,没有演唱
剧舞:装扮舞蹈,以舞演人
(三)世界各国的曲艺表演形式
如果说“曲艺”是“演员以本色身份采用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那么
“中国曲艺”就是“中国各地各民族曲艺演员以各自民族及地区的口头语言说
唱叙述的表演艺术”。过去,很多人以为曲艺只为所独有。其实,不仅中国有曲
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表演形式(因翻译不够专业, 下
述品种称谓,多属描述语)
1.古希腊:“荷马史诗”的吟唱.
2.埃及:“黑拉里亚史诗吟唱.
3.印度:“罗摩里拉一罗摩衍那传统表演”.
4.吉尔吉斯斯坦:“阿肯艺术与吉尔吉斯史诗”.
5.巴基斯坦:“伊卡耶”.
6.蒙古:“蒙古图利”.
7.菲律宾:“达兰根”史诗唱叙:
8韩国:“盘索里史诗说唱”
9.俄罗斯联邦萨哈共和国: “欧隆克雷一雅库特英雄史诗”唱叙;
10.土耳其:麦达赫说唱艺术
11.日本:落语、漫才、浪曲、新内、漫谈、讲谈、净琉璃
三、中国曲艺的品类构成及其特点——曲艺有多少?都是啥模样
(一)中国曲艺的品类构成
在中国,曲艺是一个品类繁多的庞大艺术门类。据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
科全书•戏曲曲艺》合卷中,《中国现代曲艺曲种表》的述列,共有345种:
而据1986年启动编纂,经25年时间,2011年全部完成出版的“国家重大科
研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的初步统计,我国古书曲种的总数约在1000种,
现在仍然存活的,保守估计,至少也在500个以上。
比如四川重庆就有45个。其中本土曲种32个:外来曲种13个.. 比如 :浙江
至少占90个,其中本土79个,古代消亡的8个,外来的3个)
(二)曲艺类型
1. 按说唱叙述方式:讲说、演唱、连说带唱、似说似唱
2.按审美功能
⑴说书的:大书、小书、快书
⑵唱曲的:板式曲、牌子曲、杂曲
⑶谐趣的:相声、快板、谐戏
(三)曲艺特点及品种
类型 特点 分类 包含曲种 备注
说书 长于叙事
大书 北京评书 扬州评话 福州评话 徒口讲说表演
小书
苏州弹词 山东琴书 四川竹琴 又说又唱
快书
山东快书 快板书 四川金钱板 似说似唱
唱曲 长于抒情
板式曲
京韵大鼓 梅花大鼓 唱腔为板腔
牌子曲
单弦牌子曲 兰州鼓子 唱腔为曲牌
杂曲 粤曲 二人转 四川清音 唱腔为板牌混用
谐趣 长于说理
相声
相声 笑嗑亚热 上海独脚戏 叙说表演
快板
数来宝 天津快板 陕西快板 韵诵表演
谐戏 四川谐剧 陕西独脚戏 叙述模拟表演
四、中国曲艺的独有价值和特殊作用—曲艺有啥用?有何独特性
(一)曲艺的价值
1.本体价值 娱乐手段、审美创造 艺术之维
2.载体价值 传承历史与文化 艺术之舟
3.母体价值:是文学和戏曲的土壤
⑴孕育生成了文学样式 文学之父
⑵培育催生了戏曲剧种 戏曲之母
(二)中国文学的传承
1.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均为曲艺曲本
⑴格萨尔:本属藏族曲种“岭伸”的经典曲本
⑵江格尔:本属蒙古族曲种“陶力”的经典曲本
⑶玛纳斯:本属柯尔克孜达斯坦的经典曲本
2.戏曲剧种的演变
⑴评剧:由“莲花落”的彩扮表演后发展而成
⑵越剧:由“嵊州落地唱书”发展而成
⑶吉剧: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⑷花鼓戏:在“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3.“章回体长篇小说”样式
是文人书商在记录整理和刊刻印行中国曲艺说书艺人表演脚本的过程中逐渐衍
生形成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套语,即是这种演变的“历
史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