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冷藏保鲜方法
葡萄是我国六大水果之一,从新疆到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地,都
有大量栽培。葡萄的主要用途是加工,或酿酒、或干制、或制酱,鲜销只占少部分。在葡萄
产区,常用土窑洞、棚窑等形式贮藏。目前,大中城市由于冷藏库的发展,普遍采用冷藏库
贮藏。采用此法贮藏可到次年5月份供应市场,甚至延长至7月份,这为周年供应新鲜水果,
增加了更丰富的内容。但生产中往往因为贮藏条件不适或管理不当,造成千枝、掉粒和腐烂
等现象,严重影响葡萄的贮藏质量。本文根据葡萄冷库贮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冷藏的技
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在适宜的条件下,葡萄中不少品种是比较耐贮藏的。一般有色品种较耐贮藏,而
龙眼比玫瑰香更耐藏,白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受擦伤而产生褐色花纹,贮藏时要特别注意
做到轻拿轻放,有的品种如无核白葡萄,果粒极易脱落或果柄断裂,不宜选作贮藏用。
二、葡萄的采收
作为长期贮藏的葡萄,在采前6—7天必须停止灌水,使葡萄含糖量增高一些。试
验结果表明,在采收前大量灌水或遇多阴雨天,葡萄容易腐烂不利于贮藏。葡萄果实属于非
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没有像淀粉一类复杂物质的分解过程,而在植株上,糖的积累可
以不断进行,含糖量逐渐增高,直到枝叶的供应能力衰退为止。但到采收后,果实中糖的来
源被截断,含糖量不再增加,只进行不断消耗的过程。因此,在气候和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采收期应尽可能推迟,越晚采收的葡萄,含糖量越高,果皮较厚,着色较好,果粉充分
形成,能耐贮藏。采收时宜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收时要轻拿轻放,
防止机械损伤。
三、葡萄的装箱、装筐
葡萄采收后除去病虫粒、烂粒,根据具体情况装箱、装筐,并衬纸3—4层以防擦
伤。包装要紧实,防止在运输途中晃动而损伤果穗,或造成脱粒现象。入冷库前要尽快预冷,
以散发呼吸热、田间热,这对保证葡萄的贮藏品质,延长葡萄的贮藏期是有很大作用的。
四、葡萄的防腐处理
在冷库贮藏中,二氧化硫处理是目前提高葡萄贮藏质量普遍采用的方法。二氧化
硫气体对葡萄上常见的真菌病害(如灰霉病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只要使用剂量适宜,对葡
萄几乎没有不利影响,而且用二氧化硫处理过的葡萄,其代谢过程也受到一定的抑制。二氧
化硫处理的方法,可以用二氧化硫气体直接熏蒸,也可以用重亚硫酸盐缓慢释放二氧化硫进
行处理。以采用二氧化硫熏蒸处理为例,具体操作如下:将入库后装箱、装筐的葡萄堆码成
垛,罩上塑料薄膜帐,以每立方米帐内容积用硫磺2—3g的剂量,使之完全燃烧后产生SO2
气体,熏20—30分钟,然后揭开塑料薄膜帐通风。在熏后10—15天再熏一次,以后隔1—2
个月熏一次,这样可在0℃的温度和90%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中长期保藏。在熏硫过程中一
定要注意葡萄因品种和成熟度不同忍受的能力SO2不同,一股10—20ppm比较安全。浓度
不足,达不到防止腐烂的目的;浓度太高,又易使果粒褪色而漂白,严重时果实组织也遭到
破坏。
五、贮藏条件控制
(一)温度
适宜的贮藏温度是决定葡萄保鲜成功的关键。葡萄的冰点因含糖量不同而易。含
糖量越高,冰点越低,一般在—3℃左右,因此,贮藏葡萄的温度以—1—0℃为合适,甚至
在轻微结冰之后,葡萄仍能恢复新鲜状态。葡萄入库后,应尽快达到贮藏保鲜所要求的适宜
温度,同时保持恒定,避免温度的上下波动。冷藏库的温度调节主要通过自动或手动开关冷
冻机及控制冷冻机开关时间来进行。
(二)湿度
葡萄冷藏保鲜过程中,要保持一定湿度,才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保持高湿
(90%——5%)可减轻贮藏中的干枝、掉粒、腐烂现象,提高葡萄的冷库贮藏质量。注意做到
定期除霜,防止出现湿度偏低的现象。同时,还可安装喷雾设备或自动湿度调节器或地面撒
湿锯末等方式调节湿度。
(三)气体
葡萄在库内通过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如乙烯、乙醇等。乙烯在库内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促进成熟衰老,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又会引起呼吸失调和品质衰变,因
此通风换气是必要的。通风换气时应选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夜间进行,避免雨天、雾天等外
界湿度过大时换气,以免导致库内温湿度变化过大。
六、其它管理
葡萄入库后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挑出烂粒、烂果等。用冷库贮藏的葡萄,出库
前要进行缓慢升温,以防出现结露现象。升温每次以高出果温2—3.5℃为宜,相对湿度
75%—80%左右,当温度升到与外温相差4—5℃时即可出库,葡萄出库后,要及时对库房进
行清扫,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