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天地/
不用给别人证明他会不会弹琴。
做一件事情,难道不是为了让自
己快乐才去做的吗?如果弹琴是 为了除了感受快乐以外的原因去 做,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那天下午阳光明媚。眼镜小 哥离开后,不一会儿又有人弹起了 新的乐曲。我被阳光和音乐环绕, 突然感到了艺术的真实存在。艺术 并不仅仅是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 布置精巧的博物馆,也在图书馆门 口,街边,地铁站。那些席地而坐 弹着吉他的人,那些在教学楼中间 跳着舞的人,从他们脸上愉悦的表 情可以看到,他们做艺术仅仅是因 为,喜欢;能够做这件事情,就是 快乐。 王尔德在《社会主义下人的 灵魂》中说:如果机器取代了体 力劳动和毫无创造力的任务,人 在各方面得到满足时想要活得畅 快有趣,就会去创造美的事物。 虽然王尔德假设的理想社会并不 容易实现,但却指出了艺术在人 类生活中的位置。人类本性中有 表达和创造的欲望,在表达和创 造美的事物的时候,那淋漓尽致 的畅快尤甚。尼采说,音乐就是 情感。人生而有情,展现喜怒哀 乐是我们的本能。艺术作为情感 的表达,本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 然,是生命的一部分。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神 谱》中写到,诗歌本是天上的谬 斯吟唱的赞颂天神的歌谣。她们 把这歌谣教给诗人,这歌谣就像 香甜的蜜一样从诗人口中流出。 所以诗歌,如同所有的艺术一 48上海商业 样,是神性的爱与美借由人类的 表达自由流动的结果。 我继而想到了在大学里上
的一门油画课。我们的老师是
一
位有自己画廊的,当了二十 几年艺术家的女士。第一节课她 简单教了一下色彩后,让我们每 人在画册里选一幅著名的油画临 摹。我当时就傻了眼,对于这样 的零基础课程,难道都不讲讲如 何构图,要不要用铅笔勾轮廓, 以及各种基础的绘画知识吗?我 迟迟下不了笔,就带着这些问 题去问她,她笑着说: “It’S all UP to you how you finish this painting.Just relax.and eni0Y the fun!”(要怎样开始 这幅画由你自己做主,放轻松, 享受这个有趣的过程!)在她看 来,如何画画是没有定律的,每 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完成 一幅画。画画是一个自我探索的 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这 个观点对于当时刚刚大一,习惯 了国内有条理的教育的我来说, 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最终我还是 把这幅图给临摹下来了,用了一 个近乎机械的方式:我量了原画 中人物的所有尺寸,把它在打好 格子的画布上同比放大,所以临 摹效果非常精确。在作品展出的 时候,我心中暗暗得意,认为我 的临摹肯定是完成得最好的。没 想到老师在我的作品面前稍作停 留,夸奖了我的准确性之后,就 去欣赏下一幅去了。那幅作品我 本来是不看好的,觉得跟原画差 距太远了,但是老师却对那幅画 表示非常欣赏,她说:“这幅画 临摹得不是特别准确,但是却非 常非常有趣。每个人的作品都有 其特点,但是艺术就是让人不自 觉地驻足停留,觉得非常有趣的
东西。”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跟艺术
的关系变得如此紧张对立,好像在
进入艺术这个领域前,需要不断通
关取得资格。这曲折的道路把艺术
与生活隔离开来。就像我根深蒂固
地认为,我没有学过油画的基本技
法,所以连一点点的自由创造都不
敢给自己机会去尝试。然而艺术的
本质却并不在遥远的彼岸。它起源
于美和人性中天生对美的热爱,它
应该被毫无阻碍地表达出来。不是
只有阅尽群书才可以写作,不是只
有学了素描才能画画,不是只有上
过声乐课,才敢开口唱歌。艺术就
是随时随地情感的表达,只因它让
生命真实,生动地有趣起来。
我的朋友贝卡是个小提琴
手,她最近刚刚退出了学校的乐
团。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
说: “我的下巴很疼。从头至尾,
他们都不在意你这个人,只想怎样
让你演奏难度更大的乐曲。我觉得
音乐不应该是这样。”昨天贝卡给
我打电话说,她和她的朋友准备周
日下午去啥佛广场的街边表演。
“我才不介意什么技法呢!我要带
上电子小提琴,我要去演奏摇滚!
哈哈!”
叔本华说,艺术是生命意志
的体现。这样自由的,畅快的,随
性而至的,是艺术,也是生命。
(作者系美国波士顿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