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作用和局限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作用和局限

第l3卷第3期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5月 JOURNAL OF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V01.13 NO.3 Mav 201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 

方式、作用和局限 

汤晓波 ・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在目前政府供给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下,社会组织通过议题倡导、项目执行、 志愿输送、市场经营和权益维护等方式来参与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对社区的科学 决策、社会治理和有效供给等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制度和社会环境及自身发展等因素,社会 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在层次、范围和种类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方式;作用;局限 [中图分类号] C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1—5454(2013)03—0100—03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改革,在政府提供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不足的情 况下,社会组织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民间力量 

正广泛参与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来。根 

据清华大学NPO研究所的研究:目前我国社会 组织总量在300家以上,其中在体育、健身和娱 乐领域活动的社会组织占总数的18.17%。… 

这么数量庞大的社会组织群体以何种方式参与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起到什么作用,又存在哪些 局限?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 

务社会化供给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以 

上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期望为政府公共服务 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依据。 

一、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 方式 在我国城乡社区中,广泛存在着两类社会 组织为居民提供体育公共服务:一类是在民政 部门登记注册的正式社会组织,包括社团、民办 

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另一类是由社区居民自 发组织和自我服务的非正式社会组织。_2 这两类社会组织通过吸纳、整合和交换各 

种社会资源,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区体育公共 服务。首先是公共服务议题倡导。社会组织凭 借植根于社会基层的优势,善于寻找和发现社 

区内部一些新的或是被忽视的体育公共服务议 

题。在发现这些议题后,社会组织先通过舆论 发出倡议,持续地引起民众和政府的关注,最终 使这项议题得以实现。其次是公共服务项目执 

行。社会组织参与到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项目 

中,通过项目招标来执行公共服务项目合同,待 项目完成后由政府组织绩效评估和验收。第三 

是公共服务志愿输送。社会组织的志愿性特 征,使其能引导各种社会资源,以志愿服务的形 

式给社区居民输送体育公共服务。第四,公共 

服务市场经营。社会组织通过市场经营来提供 体育公共服务,但与市场组织不同的是,社会组 织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盈利继续投入到 体育公共服务领域中,以支持公共服务事业的 

发展。第五,公共服务权益维护。社会组织的 非政府性和相对独立性,使其能代表社区居民 

[收稿日期]2013—03—20 [作者简介] 汤晓波(1979一),男,湖南益阳人,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 学。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年度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课题“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编号:TYl1093)的研究成果之一。 

.---——100--- 

—— 向政府部门反映体育公共服务的合理诉求,维 护社区居民体育公共服务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 

作用 (一)促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 

给的前提。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内部社会组织化 程度偏低,利益表达机制缺失等原因,政府决策 

部门不能全面和及时了解社区居民体育公共服 务供求信息的变化,导致了政府对居民体育公 

共服务需求的回应性下降,政府公共决策的科 

学性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向政 府有关部门直接反映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诉 

求,通过政策倡导来提高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 

中的科学决策能力。社会组织的政策倡导能贯 

穿于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政策决策的整个过程, 

在政策制定前,社会组织广泛征集社区居民意 

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将社区居民的各种诉求 

传达给政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的现实依据; 在政策制定中,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内部各利益 

相关者的代表,与政府进行对话、协商来推动符 

合公共利益的政策有效产生,从而使政府决策 更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在政策制定后,社会组 

织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政策实施后产生的 

效果,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迅速进入政府的视 

野,以便政府更快地改进和完善公共政策。 (二)推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 

根据治理理论:“治理和善治的本质特征 

是公民社会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独立管理或与政 府的合作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全 

能型政府”管理模式下,政府既是居民体育公 

共服务的生产者,同时又是监督者和控制者。 为了实现全能管理,政府将主要精力花费在直 

接控制体育资源流动的各个环节,而实际的公 

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在我国居民体育 公共服务由“单位制”转变为“社区制”后, 政 

府的管理模式开始发生了转变,政府不再谋求 直接管理体育公共服务活动,而是将具体管理 

和服务职能转移到政府外部,逐渐引导社会组 

织来治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的积极参 与推动了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内的社会治理的形 成。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主要通过三种形 式:一种是社会组织协助政府管理社区体育公 共服务事务,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是 

主从关系;另一种是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管理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事务,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 会治理中是平等关系;还有一种是社会组织替 代政府管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事务,社会组织 

在社会治理处于主导地位。_5 通过这三种社会 

治理形式的有机组合,有效地实现了政府和社 

会组织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中的有效衔接 

和良性互动。 (三)弥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在当前我国居民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旺盛的 

背景下,继续以政府单一供给模式为城乡社区 

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将主要面临供给不足的问 题。一是政府公共服务数量不足。经济和社会 

体制改革缩小了政府的组织规模和职能范围, 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又催生了社区更多的 

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此消彼长,政府提供的体育 公共服务在数量上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 

求。二是政府公共服务种类不足。社会的快速 

转型和分化,使社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 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政府“标准化”的体育公 

共服务难以在种类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三 是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不足。政府以垄断方式提 

供体育公共服务,由于缺乏竞争机制,政府并没 有足够的压力来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最终导致 

公共服务质量难以获得群众的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能有 

效地弥补政府单独供给的不足,这是因为社会 组织有着与政府组织不同的独特优势。在资源 

来源上,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能充分 

动员那些政府无法通过行政手段调动的社会捐 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资源,并将自身盈利投入 

社区体育公共事业的再发展,拓宽了社区体育 

公共服务的资源来源渠道。在组织形态上,社 会组织具有灵活多变、种类多样、结构简单和信 息通畅等特点,既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公 

共服务供给效率;又能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公 

共服务偏好。在运作方式上,社会组织植根于 

社区基层,能及时了解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 

101— 度并改进服务策略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社区 

内部间的充分竞争也迫使社会组织来提高服务 

质量。 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 

局限 尽管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 

方式多样、作用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 

限。这些局限有的是现有制度和社会环境造成 

的,也有的是社会组织自身原因造成的。 从社会组织参与的层次来看,局限于地区 

和地方层次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全国性的社 

区体育公共服务鲜有涉及。全国性的社区体育 

公共服务主要涉及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科学研 究、信息普查等。这是由于目前全国性的体育 

社会组织均属于“政府组织的社会组织”,并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另外,由于社会组 织有不能跨区域活动的法律规定,在组织规模 

上限制了地方性的社会组织参与全国性的社区 

体育公共服务。 从社会组织参与的范围来看,局限于城市 和发达地区,农村和落后地区参与程度不高。 

这是由于一方面农村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较 为落后、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这些地区的内生 性社会组织受数量、规模和能力的限制不能有 效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由于在城 

乡和区域社区之间缺乏公共服务资源的传递和 交换机制,使得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社会组织不 

能有效地进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志愿输送。 从社会组织参与的性质来看,局限于公共 

服务,市场服务不多。社会组织进行市场服务 并不妨碍其非营利性和志愿性,关键在于是否 

将市场盈利投入公共服务事业的再发展。在 

...——102...—— 英、美这些国家,如社区体育俱乐部这样的社会 组织无不通过多种市场经营活动来为提供公共 

服务筹措资金。社会组织忽视市场服务的原因 

很多,除了有社会组织发展时间短、市场服务意 识和经营能力不强、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自 

身原因外,还与政府的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 

和扶助力度不够也有关系。 

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的多少,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以 及公共服务供给状况。在我国当前社区体育公 共服务政府纯福利性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 途径之一。政府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 

体育公共服务,除了应该放弃对公共服务的垄 

断并引导社会组织进入,通过各种措施来激励 

和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同时还应该改革公共服 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创新公共服务社会化供给 

模式,以发挥社会组织在政策倡导、社会治理和 

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远扬) 

[参考文献] [1] 王名.中国NGO的发展现状及其策略分析[J]. 公共管理评述,2007(6):132—149.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制度环境 [J].中国社会科学,2006(I):109—122. [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0:328—329. [4]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社区体育发展[D].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4(4):78. [5] 史传林.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模式与 限度[J].社会主义研究,2009(5):55—5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