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

采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素治疗糖尿病来源:海峡药学1999年第4期第11卷作者:周江海福建省老年医院;余清平南京军区联勤部医疗所近5年来,我们对123例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成药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收效甚佳。

服法:六味地黄丸(浓缩丸)8粒/次,每日3次口服。

服至血糖降至正常时,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6——10粒/次维持。

黄连素片1.5g/次,日3次口服。

血糖降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最后可减至每日1次,0.5g/次维持。

结果显示: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FBG在7.0~9.8mmol/L的75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51例,3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15例,另9例也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逐渐恢复正常;FBG在9.9~11.1mmol/L的20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10例,3周内血糖有明显下降者8例,另2例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才有明显下降;FBG在11.1mmol/L以上的28例中,2周内血糖恢复正常者8例,3周内血糖有明显下降者15例(其中15例1个月后血糖恢复正常),3例在治疗1个月后血糖有所下降,2例无效。

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1、2、3个月后均无副作用,分别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与用药前相比均无改变。

表明黄连素配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有明显疗效,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使患者血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江扬聪等对西医久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21例患者,以达美康配合六味地黄丸(浓缩水蜜丸)治疗,治疗后血糖、血压能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周江海等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显效30例(62.5%),好转17例(35.4%),无效1例(2.1%),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分析近5年来,我们应用六味地黄丸合并黄连素治疗老年糖尿病4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糖尿病的诊断是按1980年WHO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提议,1982年全国糖尿病会议采纳的诊断标准。

确诊为Ⅱ型糖尿病96例。

治疗组48例中,男42例,女6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病程3~25年,平均7.8年;空腹血糖6.9~18.5 mmol/L,尿糖+~+++;其中合并冠心病者30例,高血压病15例,高脂血症者23例;38例曾用过1~2种降糖药物。

对照组48例中男40例,女8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2~25年,平均7.6年;空腹血糖6.8~18.5 mmol/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9.0 g,1日3次,黄连素片0.3 g,1日3次,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待血糖基本正常时逐渐将原降糖药减量。

同时配合糖尿病饮食,限制糖的摄入。

对照组维持原治疗。

1.3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空腹血糖<6.72 mmol/L,尿糖定性阴性或血糖<8.4 mmol /L,下降幅度>1.68 mmol/L;好转:治疗后空腹血糖<11.2 mmol/L,尿糖定性+—++,下降幅度>1.68 mmol/L;无效:治疗后空腹血糖变化不大,尿糖定性亦无大改变,或血糖仍>11.2 mmol/L。

2 结果治疗组48例中显效30例,占62.5%,好转17例,占35.4%,无效1例,占2.1%;对照组中显效18例,好转21例,无效9例。

治疗组中5例心律失常有2例治愈,2例好转,23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对照组3例心律失常无改善,20例高脂血症亦无血脂变化。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3.1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其病机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然其迁延日久,阴津下注,燥热主伐正气,终至肾不固摄,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造成气阴两伤的病理变化;而西医认为是体内的糖代谢紊乱所致。

3.2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等六味中药组成,本方为补阴的主要方剂,熟地滋补肾阴为主药;山药补脾固肾,山萸肉补益肝肾,均为辅药;茯苓利湿健脾,使山药补而不滞,泽泻宣泻肾浊,使熟地补而不腻,丹皮清泻肝炎,使山萸肉补而不涩,均为佐药。

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寓泻于补。

黄连素具有抗升糖激素作用,还能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及功能恢复,对Ⅱ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黄连素还具有较好的降脂、降压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

3.3 本组病例持续用药均在2个月以上,有的连续用药近2年,均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我们认为六味地黄丸与黄连素合用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确切,用药方便,无副作用,对于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为适宜。

中药材黄连降糖新用详谈2013年03月07日来源:糖尿病网黄连能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状况,改善糖尿病人的糖代谢程度,早已被医学证实。

所以,民间使用黄连辅助降糖是一个好办法。

糖尿病患者可以自己买黄连辅助降糖,尤其是糖尿病初期的病人会更为有效。

在中药店购买黄连的根或茎,每次用3到5克煮水或者泡水当茶饮用,这种辅助降糖的办法既经济又实惠。

需要提醒的是,胃虚寒型的糖尿病人不能使用黄连降糖的方法,这种类型糖尿病人服用黄连反而会加重病情。

黄连是广大读者非常熟悉的一味中药,人们对它的了解,可以说超过其他中药。

据不完全统计,和黄连有关的歇后语、俗语就有数十条之多。

耳熟能详就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老太太吃黄连,苦口婆心”,“黄连打官司,诉苦”,“黄连拌苦瓜,苦上加苦”,“苦不过黄连甜不过蜜”等多条,这是其他中药难以比拟的。

通过这些歇后语可知,人们对黄连的认识,至少是毁誉参半的。

但是,对于广大患者而言,吃黄连确实是“苦尽甘来”。

黄连概说黄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毛莨科黄连属,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

中医应用黄连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

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胸满呕吐、泄泻痢疾以及眼目红肿、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烧伤等症。

黄连为什么这么苦?这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

我们知道,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有小檗碱(也称黄连素)、甲基黄连碱、黄连碱、防已碱、药根碱、棕榈碱等,人们常用的成药黄连素,学名就叫盐酸小檗碱。

黄连素究竟有多苦?有人用1份黄连素,加25万倍的水进行稀释后,仍有苦味。

“良药苦口利于病”,如此之苦的黄连素,现代研究发现却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萄萄球菌、伤寒菌等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

而黄连也因为其药用价值较高,用途广泛,成为中医常用品种和我国主要中药材出口创汇品种之一,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据《全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品种就有108种,代表性的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

降糖新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黄连的一些新的用途。

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黄连还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利胆、解热、抗炎、强心、利尿、镇痛、镇静、降低眼内压、抗癌等作用,对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胃肠道疾病、溃疡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能够“诱杀”细胞,对早期胃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使黄连这味老药焕发了青春。

黄连治疗糖尿病,使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越来越高。

中医自古就有应用黄连治疗消渴病的记载。

《近效方》指出:“黄连,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如有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

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以此为线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探索。

最近,一项由中国、澳大利亚、韩国科学家联合开展的科研结果表明,黄连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连续3周为糖尿病模型动物注射黄连素,结果发现黄连能使升高的血糖下降50%左右,接近正常血糖水平。

专家推测,2型糖尿病是由于控制血糖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导致。

黄连素的降糖机制可能是让胰岛素能更好地工作,来有效发挥降低血糖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效学研究发现的降血糖中药很多,为什么科学家对黄连情有独钟?原来,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双胍类替代药物,也可以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的替代药物,更由于黄连是天然药物,只要应用得当,很少有毒副作用出现,用之临床,是一药两用,一举两得,这是其他药物无可比拟的,人们对它青睐有加,不是没有原因的。

历代医家对黄连做出了高度评价。

陶弘景认为黄连“久服长生”,缪希雍认为黄连是:“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符合现代人烟酒过度、饮食不节、劳逸过度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能够研发出防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中药。

安全须知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

黄连虽然是一味治病良药,但是,应用不当,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曾有过口服黄连制剂引起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冷汗、血压下降、休克,同时引起过敏反应,如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散在针尖大、压之褪色的红色丘疹样药疹,出现头晕、舌麻、咽喉不适、脸肿、颜面及四肢起荨麻疹型药疹的报道。

也有报道,大剂量应用黄连注射剂,可引起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增加、过敏性紫癜。

严重时可致中毒,表现为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抽搐、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心跳和呼吸骤停,称为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所有这些表明:使用黄连防治糖尿病和所有中药一样,都必须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有是病,用是药;有是证,用是方”。

这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也是发挥中医疗效的关键。

(责任编辑:徐蓓蓓)黄连治疗糖尿病临证体会时间:2012-12-12 12:23来源:未知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黄连治疗糖尿病由来已久,《名医别录》首先记载有黄连“止消渴”。

《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宋代《太平圣惠方》治消渴病的177首方剂常用的10味药中,黄连就居于前三味;《普济方》第177卷消渴门中收载复方约64个,其中含有黄连的处方为13个,可见黄连在古代消渴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笔者将以黄连为主药的系列经方运用于糖尿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证体会简介如下,愿对同道有所裨益。

常用黄连系列经方《伤寒论杂病论》含有黄连的方剂共14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葛根黄芩黄连汤、小陷胸汤方、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通腑泻浊,能清胃肠之实热,导中满。

黄连清热燥湿,清胃肠实热燥肠胃之湿。

黄连单用易使燥屎内结,配伍大黄通腑则防此弊端,又能增强清热之功。

二者相辅相承,“釜底抽薪”以清胃肠之实热。

2.葛根芩连汤葛根,其味辛性凉,既可解肌热,又可清肠热,还可升胃肠津液,《名医别录》言葛根能“疗消渴”,现代研究证实葛根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