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浅析
简介
:
在中国对外交往关系中,中俄关系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两国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科和安
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国幅员辽阔、山水相连,有
着近400年的交往历史。400年来两国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
俄罗是世界大国,又是我国最强大的邻国,无论是过去、
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在
近期发生的科伦比亚事件,欧美各方采取对俄制裁措施,
这无疑又会促进中俄关系的发展。
( 一)俄罗斯简介
俄罗斯领土辽阔,总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占
前苏联总领土面积的大部分,目前居世界第一位。它横跨
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
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俄罗斯全国有180多个名
族,主要有乌克兰、楚瓦什、白俄罗斯、马里、犹太、库
梅克,瓦图等。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西部发达地区人口稠
密,而东部部分地区荒无人烟。
俄罗斯人口1.43亿,居世界第七位。其实百分之七
十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排
在世界第一位,水资源排世界第二位。首都位于莫斯科,
是有着850多年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科技中心。
(二)清朝时期的中俄关系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和俄罗斯并不接壤,后由于俄罗
斯不断的扩张和兼并,才形成了今日版图辽阔的俄罗斯。
中国也就成为了俄国的邻居。1840年以前,中俄是平等的
国家关系,一方面中国实力强大,另一方面俄国实力扩张
的重点在欧洲。1840年之后,俄国蠢蠢欲动,将战火烧到
了中国东北边境,后清政府出兵,赶走了俄国侵略军并签
订了《尼布楚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趁火打劫,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与我国签订了《瑗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
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三)十月革命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十月革命之后,俄国主动放弃了在中国取得的一系列
特权,进而寻求名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将目光投向了苏联
的共产主义。当时如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研究宣传
十月革命,从苏联引入马列主义。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
帮助中国创建共产党,帮助孙中山改组国名党,促进国共
合作,帮助创办黄埔军校,支持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
1945年8月,苏联宣布对日作战,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加
速了日本关法西斯的灭亡。
(四)新中国时期的中苏关系
常年的战争,耗费掉了中国大量的国力。新中国是在
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走的是马列主义路线,
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仇视。新中国建立之初,
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并不多。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
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成同盟关系。苏联政府还给予
中国政府在经济上的较大的贷款。“一五”计划时期,苏
联援助中国156个大型项目,对建立起我国工业化的初步
基础起到了骨干的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以来,中苏
关系逐渐恶化,中苏走向严重对抗。八十年代末,中苏实
现了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保持了正常的关系,
并签订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互信的协定。
(五)中苏关系发展现状
住俄罗斯大使不久前说过:中俄正处在历史发展最好时
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
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二、两国彻底
解决了历史一遗留的边界问题,三、两国在涉及核心利益
问题上互相支持,四、两国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合作,五、
两国经济合作逐渐上升,经济合作合作长期之后的局面有
所改观,中俄关系的物质基础开始增强,六、 边境和地方
合作日益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七、两国民间交往和
合作空间活跃,八,两国在国际和地区方面合作卓有成效。
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
具有很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两国不用拿出巨大的资
源防备对方,而是可以集中力量搞建设、发展自己。第二,
两国在国际舞台彼此多了一个支持者。第三,两国在一些
重要领域形成了优势互补、两全其美。第四,中俄的战略
合作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带动了两国各自与相关国家
关系的发展。
(六)中俄关系的几点看法
一.始终把增进政治互信放在发展中俄关系的首要位
置,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 。就国家关
系而言,政治互信是一切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建立和发
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标志,中俄政治互信达到了历史最
高水平。但增进政治互信是个没有止境的进程,而且与两
国发展合作的需要相比,与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的政治互
信程度相比,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的政治互信,需要解决一个核心思想
认识问题,就是中俄两国彼此如何看待对方的强大。 中俄
两国都在走向强大。中国如何看待俄的强大?俄如何看待
中国的强大?是否认为一方的强大将会对另一方构成威胁?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中俄政治互信的基础就难说牢固。解
决的办法是,双方真诚地欢迎对方的强大,为对方的发展
高兴,把它当作是自己、对整个世界有利的事情。中国一
直是这样做的,不担心俄的强大。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
十分困难的时候,中国没有对俄做任何落井下石的事情,
而是以极大的诚意同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将来
中国更不会做对不起邻居和朋友的事情。对这一点俄完全
可以放心。中俄两国解决了这个思想认识,就可以确保两
国关系不可逆转,就可以破解历史上和国际关系学界的一
个魔咒,即两个相邻的强国不能长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两国的同时发展和强大就可以为两国的战略协作提供更广
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二.下大力气把经济合作尽快搞上去
政治合作与经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鸟之
双翼,车之两轮,要尽快改变经济合作短腿的情况。 这首
先需要中俄两国增强开放意识,彼此扩大市场开放,只有
打开国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提高国家和企业
的竞争力。中国的做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但中国并
没有被外来产品冲垮,反而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机电产品
出口大国。 其次,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和投资条件。中俄
两国贸易和相互投资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两国经济发展水
平、经济结构、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不少人为
的贸易、投资方面的壁垒。两国政府都要努力为两国的企
业和公民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住
所环境,特别是要在消除投资壁垒、扩大投资合作方面下
功夫。
三,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总体经济合作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但基础设施的不足成为阻碍两国边境经济
合作的瓶颈。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努力推动跨境公路、
铁路、桥梁、口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边境经济合作创
造更好的条件。
(七)关于中俄关系的感悟
一.在大国的博弈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
益。
二.现在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是强权下的民主,是强
者的民主,弱者的专制。
三.国家综合实力的兴衰和国家意志的强弱在左右着这
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
四.国家之间的外交如此,任何人之间的交往更是如
此。花大力气和别人搞好关系,不如先壮大自己,这个社
会依然是强者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