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存目研究
作者:李 娟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8期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是并不全,除禁毁书不计之外,编入《总目》的书有10254部,收入《四库全书》的只有3461部,为总数的33. 7%;列入“存目”的达6793部,占总数的66.2%。列入“存目”的图书就占了采进图书的近三分之二。所谓“存目”,即“止存书名,汇为总目”。也就是不收入《四库全书》,只在《总目》著录的各类术后列“某某类存目”,给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保留《提要》,让人略知梗概。认真研究存目图书,分析列入存目的原因,对于正确认识存目图书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对子部存目图书作一探讨。
子部存目共有2025部,占存目图书总数的29.6%, 其中有卷数的有1907部,占子部存目总数的94%。
一、图书列入存目原因
《总目》卷首凡例第3则规定:“今诏求古籍,特创新规,一一辨厥妍媸,严为去取。其上者悉登编录,罔致遗珠;其次者亦长短兼胪,见瑕瑜之不掩;其有言非立训,义或违经,则附载其名,兼匡厥谬;至于寻常著述,未越群流,虽咎誉之咸无,要流传之已久,准诸家著录之例,亦并存其目,以备考核。” 除上述四条原则外,还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即元以前从宽,明以后从严。在子部存目图书中,出现了以下8种情况。
1.言非立训,义或违经
《慎言》·十三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总目卷九十五》)明王廷相撰。“又论诸儒之失有曰,拟议过贪,则援取必广;性灵弗神,则诠择失精。由是旁涉九流,淫及纬术,卒使牵合附会之妄,以迷乎圣人中庸之轨云云。持论大抵不诡於正。”《素灵微蕴》·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总目卷一百五》)“国朝黄元御撰。其书以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为十篇,又病解十六篇,多附以医案。其说诋诃历代名医,无所不至。以钱乙为悖谬,以李杲为昏蒙,以刘完素、朱震亨为罪孽深重,擢发难数。可谓之善骂矣。” 龙源期刊网
2.虽有可采,文品不高
《黄石公行营妙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总目卷一百十》)“不著撰人名氏。后有总论,称黄石公以授张子房者,盖亦术家所假托也。上卷论日月星辰风云气候,中卷论鸟雀禽兽,下卷间取六壬天罡游都之说,词义殊为浅陋。卷首有望江南词百馀首,即世所称李卫公望江南,而又杂以他占法,尤丛杂无可取也。”
3.人品虽高,文非所长
《医学管见》·一卷(通行本)(《总目卷一百五》)“明何瑭撰。瑭号柏齐,怀庆人。弘治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右副都御史。谥文定。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是书凡二十二篇,自记谓因读《素问》及《玉机微义》二书而作。其说皆主於大补大攻,非中和之道。其第十九篇论久病元气太虚,病气太盛,当以毒药攻之,尤不可训。其论金石药一条,则名言也。”
4.论证不实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总目卷九五》)旧本题宋过源撰。 “所列书名,《宋史》及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其中疑窦尤多。”“《大学》、《中庸》自二程子始表章其书,於《礼记》中取出别行,后人辨难者惟引梁武帝有《中庸义疏》,宋仁宗尝书《大学》赐进士,以为先於程子而已。此书乃先有《大学》定本、《中庸》定本,又何以宋儒无一语及之耶?”
5.去取乖方,编次无法
《孙子参同》·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总目卷一百》)“所采注释,列曹操、李筌、杜牧、王晳、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皞、杜佑、孟氏、何氏、解元、张鏊、李材、黄治徵十五家。所采批评,列苏洵、王圻、唐顺之、王世贞、陈深、李贽、梅国桢、焦竑、郎文焕、陆宏祚十家,而卷中不尽见。卷中所见如茅坤、王鏊之类,卷首又不列名。其凡例称卓吾子以《吴子》、《司马法》、《李靖问答》、《六韬》、《三略集》其品类,分列十三篇后,今悉总之。又称今旁集诸书,广采事实,以补前人所未备。又称批点悉系凤洲、了凡原笔,而评则苏、王诸家并存。又称卓吾参同具载丛书中,原有梅司马评点,并不擅改。所言辗转纠纷,无从得其端绪。盖坊贾凑合之本,故漫无体例如是也。”
6.伪作或疑为伪作
《将苑》·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总目卷一百》)“旧本题汉诸葛亮撰。前有明佥都御史宁仲升序,谓出於士人周源所藏。考此书诸家不著录,至尤袤《遂初堂书目》乃载其名,亦称亮撰,盖伪书之晚出者。又明焦竑《经籍志》更有亮《心书》、《六军镜》、龙源期刊网
《心诀》、《兵机法》诸书,益为依托。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於亮;明以来术数之书,多托於刘基。委巷之谈,均无足与深辨者耳。”
7.不作说明
《医津筏》·一卷(通行本)(《总目卷一百五》)“是书凡十四篇,每篇以《内经》数语为主,而分条疏论於其后。” 《墨君题语》·二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项圣谟编。圣谟字孔彰,秀水人。是编皆题咏墨竹之文。上卷为李肇亨作,下卷为李日华作。肇亨字会嘉,嘉兴人,日华之子也。”(《总目·卷一百十四》)
8.寻常著述,未越群流
《近言》·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总目卷九十五》)“明顾璘撰。璘有《国宝新编》,已著录。是书凡十三篇,而末一篇为序志。其体例仿扬雄《法言》、王符《潜夫论》,其篇名则取之刘勰《文心雕龙》也。所论皆持身涉世之道,大致平正无疵,而亦无深义。”
《野菜谱》·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总目卷一百二》)旧本题高邮王磐鸿渐撰。“所记野菜凡六十种,题下有注,注后系以诗歌,又各绘图於其下。其诗歌多寓规戒,似谣似谚,颇古质可诵。然所收录,不及鲍山书之赅博也。”
《四库全书》把大量图书列入存目,其中也并不是全无价值之书,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尊经崇圣的思想外,当时政府的财力、人力、物力的有限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客观原因。
二、子部存目分类存在的问题
《总目》存目的分类按照其提出的四项标准进行,势必存在一些问题。以子部来说,它的类目设置是不尽合理的。如谱录类,谱录一类,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宋尤袤《遂初堂书目》创谱录一门,《总目》从之。本类是辩体类目,编者注意的是书的体裁而不注意书的内容。该类下分三子目:器物、饮撰、草木禽鱼。所收书按今天学科来说,涉及到生物科学、食品工业、手工业等门类,甚至有的书还应属于其他类目,如农家等,但由于体裁的缘故,却都分入了该类。如《东溪试茶录》是谈茶叶产地、采茶、茶的病害的,是一本茶叶种植书,本应入农家,但《总目》编者却把它和着重讲品茶的《茶经》一道归入食谱类。另外,它的设置也受收书多寡的限制。如墨家仅存《墨子》《晏子》(《晏子》是否墨家还须研究)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案语写道:“其传寥寥无几,不足自名一家,今均以杂学目之” ,如此后世之人便不知我国古代有名、墨、纵横之学了。
注:本论文所用《四库全书总目》来自电子版(百度搜索) 龙源期刊网
参考文献:
[1]沈治宏.四库全书集部存目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2]邓德生.试论《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存目”[J].贵州大学学报,1995,(1).
[3]刘尚恒.《四库全书总目》分类辩证[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1).
(李 娟,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