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第6期 2010年12月 矿产综合利用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NO.6 Dee.2010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李博,刘述平,唐湘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介绍了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现状,对铜铅锌多金属矿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湿法 处理工艺的氯化浸出工艺、碱性浸出工艺、直接加压酸浸工艺、生物浸出工艺,并展望了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 

技术发展前景。 关键词:铜铅锌多金属矿;湿法冶金分离;加压酸浸 中图分类号:TF1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1000-6532(2010)06-00334)4 

1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分离技术发展 

现状及趋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尽 

管我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较丰富,但由于不断 

开发,保有储量迅速减少,优质矿床濒于耗尽。近年 

来,我国相继发现、探明了储量大、分布广的铜、铅、 

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床(如四川白玉呷村铜、 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矿金属总储量上百万吨;云南 

兰坪三江地区铜、铅、锌、银多金属复杂硫化矿,铅锌 

总储量100万t,铜总储量50万t,银总储量5kt)。 

由于该种类型多金属复杂矿矿床类型新颖,矿石成 

分、结构、构造复杂,各矿物互相紧密镶嵌,且粒度分 

布细,矿石中主元素铜、铅、锌均以硫化物形式存在, 

可浮性相近,分离困难,因此难以在较佳的经济条件 

下采用选矿的方法选出单一金属的合格精矿。目 

前,此类多金属复杂矿床的综合利用有两种工艺路 

线,一种是分选分炼,即通过选矿分别选出铅精矿、 

锌精矿、铜精矿,再分别处理以提取铅、锌、铜。这种 

工艺的难点是选矿,由于分选困难,不仅选矿回收率 

低,而且铅、锌、铜互含高,精矿质量差。国内许多矿 

山做过的选矿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另一种工艺路 

线是选冶联合工艺,选出混合精矿,然后用冶金手段 

处理混合精矿,其优点是选矿回收率大幅度提高,选 

矿作业简单。此种工艺路线问题在于铜、铅、锌混合 

精矿的冶炼。采用密闭鼓风炉炼锌(ISP法),基建 

投资大,能耗高,铅、锌及贵金属直收率低,对精矿含 铜要求高(不大于2%),而且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开发高效的混合精矿清洁冶金技术是处理多金属复 

杂硫化矿的突破口¨-2],也是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 

用面临的重要课题。 

2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分离 

方法 

2.1湿法工艺 

2.1.1氯化浸出 

一些难溶性金属硫化物在酸性氯盐溶液条件下 浸出,可以以氯的络合离子形态溶出,如 [PbC14-] 、[ZnCL-] 一等。这为酸性氯盐溶液选择 

性浸出金属硫化物提供了热力学基础。常用的氯化 

浸出剂为盐酸、氯盐和氯气等。 

曾青云 等研究了用三氯化铁直接浸出赣南 荡坪铜铅锌复合硫化矿,在温度105℃、液固比4、 Fe¨浓度192g/L的条件下浸出3h,铜、铅、锌浸出 

率分别为99.5%、98.6%和99.6%,96%的硫呈元 

素硫或黄铁矿形态富集于渣中。重庆钢铁研究 

所 采用NaCIO,作添加剂,在硫酸介质中浸出硫 

化铜矿,使铜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钟晨 研究 

了低品位硫化铅锌的氯气浸出,在矿物粒度<0. 

076ram占93%左右、氯化浸出温度80—90℃、氯/矿 

=(0.65~0.7):1、NaC1浓度300g/L、浸出时间2h 

的条件下,锌、铅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6.4%和 99.3%。粗PbC1 碳化、煅烧后制备红丹,ZnC1 溶 

液经除铁、碳化、焙烧后制备ZnO。张元福【6 等针对 

收稿日期:2010-06-09;改回日期:2010-07-01 作者简介:李博(1977一),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湿法冶金工作。

 ・34・ 矿产综合利用 2010芷 

贵州一种铜、铅、锌并伴生金、银的多金属硫化矿资 

源分散和难选的特点,采用铜盐浸出脱金和硫、浸渣 

水氯化法提金、浸液置换法提铜和银的工艺。以 

CuC1 作浸出剂,在固液比为5、HC1浓度1O一15g/ 

L、[cu ]=60~80g/L、[Cl一]=300—320g/r.、温 度100~110℃、浸出时间4~5h的条件下,铜、银浸 

出率分别为98.70%和87.50%;铜渣中金和银浸出 

率均大于95%;主金属铜、金、银的回收率分别为 

92.35%、92.18%、89.66%。但由于氯化浸出多金 

属矿时,存在以ZnC1:溶液制取电锌较困难、以 

PbC1:为原料制取金属铅工艺流程较长、在浸出和 

后续电积工艺衔接上较困难、氯离子的存在对环境 和设备要求较高等问题。因此,该方法的工业实施 

较为困难。 

2.1.2硫酸化焙烧选择性浸出 

多金属硫化矿在适当的气氛和温度下,在空气 

中进行硫酸化焙烧,使铁主要转变成Fe:O ,而铜锌 

等转变成硫酸盐,实现选择性硫酸化焙烧,所得焙砂 

用稀硫酸浸出,达到选择性浸出的目的。 

郑若锋 等对铜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硫酸化 

焙烧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重量分数为2%的 

Na SO 作添加剂,在550 ̄C焙烧1h,然后对焙砂以 

重量分数为9.5%的H sO 作浸出剂,在液固比为 

2.5的条件下浸出30min,铜、锌浸出率分别为95% 

和90%。浸出液用锌屑置换出海绵铜,再用漂白粉 

氧化除铁,浓缩、冷析制取七水硫酸锌。应必廉 

等研究了添加硫酸钠硫酸化焙烧浸出银铜铅多金属 

硫化精矿,以重量分数为10%的Na:SO 作添加剂, 

在670℃焙烧多金属硫化精矿3h,然后以1mol/L的 

硫酸,在液固比3、浸出温度80 ̄C的条件下浸出焙砂 

2h,铜、银的浸出率分别可以达到95.3l%和99. 

22%。但由于焙烧酸浸工艺采用先焙烧后浸出的工 

序,使得整体工艺流程冗长、设备运行维修成本提 

高,而且焙烧工序产出的低浓度SO 气体存在较难 

回收、污染大的缺点,不利于当前冶金企业进行绿色 

生产的需要。 

2.1.3碱性浸出 

有报道显示,乌拉尔国立技术大学采用硫化 物一碱性浸出流程处理混合硫化物精矿l9】,在液固 

比为8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在97℃反 应,分离了溶液中的砷、碲。国内孙家寿n叫等采用 

硫化精矿氨浸工艺:在NH 浓度为300g/L、氧化剂 SN22浓度为60kg/t、催化剂AN31用量为0.12kg/t、 

液固比为5的条件下,常温搅拌4h,铜的浸出率可 

达80.25%。采用碱性浸出工艺具有浸出过程选择 

性强的特点。但对于现行的工艺而言,有效解决后 

续工艺的衔接存在一定问题,而且氨气的存在对工 

作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4直接加压酸性浸出 

直接酸浸法是一种采用酸为浸出剂(硫酸等), 

氧气为氧化剂在一定压力下直接浸出混合精矿的方 

法,其主要反应为: 

CuS+H2SO4+1/202 ̄CuSO4+H2O+S。 (1) 

CuFeS+2H2SO4+O2 CuSO4+FeSO4+2S + 

2H2O (2) 

ZnS+H2SO4+1/202.- ̄--ZnSO4+H2O+S。 (3) 

PbS+H2SO4+1/202 ̄PbSO4 +H2O+S(4) 

ZnS+Fe(SO4)3 ̄---ZnSO4+2FeS04+S (5) 

21%SO4+H2sO4+1/202 Fe2(SO4)3+H2O 

(6) 

2FeS2+7.502-t-H2O Fe2(SO4)3+H2SO4(7) 

2FeS2+7.502+4H2O. ̄-Fe2O3+4H2SO4 (8) 

李小康 ¨等研究了铜锌混合矿加压酸浸,在氧 

分压为0.4MP、酸度为240g/L、温度为140℃、浸出 

时间为150min、脱硫剂用量0.10%~0.22%的条件 

下,铜、锌的浸出率均在90%以上,60%的硫以单质 

硫形式进入渣相,渣中有价金属含量较低可直接堆 

放;王吉坤 12]等研究了复杂难选低品位硫化铅锌矿 

选一冶联合分离工艺,对混合硫化铅锌精矿进行细 

磨,在磨矿粒度一43Ixm为100%、初始硫酸浓度 

110g/L、温度160 ̄C、压力为I.4MPa的条件下,进行 

通氧加压酸浸,zn浸出率>97%。酸浸后经过沉淀 

或过滤分离出浸出液和浸出渣,浸出液采用常规湿 

法炼锌工艺中除铁、溶液净化、电积、熔铸工序,产出 

金属锌,浸出渣采用常规火法炼铅工艺进行回收铅。 

昆明理工大学谢克强L】 等研究了铜铅锌银多金属 

硫化精矿的加压酸浸工艺,在温度145~150"12、精 

矿粒度<501,zm、初始酸浓度H SO 150g/L、总压力 

1.5MPa(氧分压1.1MPa)、浸出时间2h、控制液固 

比8:1、搅拌速度800r/min下,zn浸出率>99%,Cu 

浸出率>91%、Cd浸出率>99%、Fe浸出率95%以 

上,98%以上的Pb、Ag进人浸出渣。后续处理采用 

锌焙砂(或ZnO烟尘)中和浸出液,以进一步提高溶 第6期 李博等: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35・ 

液zn含量、降低其H SO 含量。 

邱廷省-】 等研究表明硫化矿直接加压酸浸体 

系中Cl~的存在有利于矿物的氧化溶解,有关化学 

反应方程为: 

2CuCI+HSO;+7H +8e Cu2S+2C1一+ 

4H20 (9) 

CuC1+CI一 CuCI (1O) 

Cu +2C1一+e CuCl (11) 

由上述反应方程可看出,Cl一促进了硫化铜矿 的氧化,生成CuC1沉淀后先被c1一络合溶解,再进 

一步氧化溶解。同时,Cl一很强的去极化作用,使得 

铜、铁等金属离子形成各种络合物,降低了体系中金 

属离子活度,从而有利于浸出反应向金属离子的浸 

出方向进行。 

国内王海北¨ 等研究了新疆某复杂硫化铜矿, 

以NaC1作为添加剂在低温、低压(110 ̄C,100— 

500kPa)的条件下浸出复杂硫化铜矿的新工艺。黄 

铜矿氧化率可达到90%,黄铁矿氧化率低于10%, 

实现了黄铜矿的选择性浸出。砷与铁形成稳定的砷 

酸铁进入浸出渣,90%以上的硫生成元素硫。 

采用直接加压酸浸,其浸出液能与现有的中和 

浸出、电积工序衔接,浸出渣则与现有火法冶炼工序 

衔接,实现了多金属硫化矿中Cu、zn、Pb、Ag、S等的 

综合回收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全湿法 直接加压酸浸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生物浸出工艺 

金属硫化矿的微生物浸出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 

热点¨ ,对用传统技术难处理的复杂矿石(如多种 

化合状态的单金属矿和多金属复合矿)、低品位表 

外矿、废矿等,以生物浸出工艺处理具有污染少、工 

作条件温和、流程短、成本低、投资少等特点。细菌 

浸出机理是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性使矿物中 

某些组分得到氧化或还原,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 

与原物质分离;或者依靠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 

无机酸和三价铁离子)与矿物发生反应,使有用组 分进入溶液 J。 

G.Roy Chaudhury【1副采用传统工艺将氧化铁硫 

杆菌改性,用于浸出铜、铅、锌复杂硫化矿。在三种 

不同pH值(2.0、2.5和3.0)下进行了35d摇瓶试 

验研究,结果表明:在pH2.0、2.5、3.0时,铜提取率 

分别是34%、28%和25%,锌提取率分别是40%、 

33%和29%。浸出过程中会在反应物表面生成不 可溶的硫和水合氢黄钾铁矾[H OFe (SO ) 

(OH) ]。柱浸试验研究表明,在pH为1.5的条件 

下,以0.01mol/L的Fe2(SO ) 为浸出剂浸出100d 

后,铜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8%和20%,不溶性的 

PbSO 则留在浸出渣中。 

有研究者¨ 采用东哈萨克斯坦的奥尔洛夫斯 

克矿床的选矿尾矿和尼科拉耶夫斯克矿床的表外矿 

石,以及它们的x射线辐射分选和浮选产品中的 

铜一锌物料,在确保达到最适宜细菌活性的条件下 

进行表外矿石选矿产品的细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 

在矿浆浓度为10%(对于x射线辐射分选产品在 

5%一20%范围内变化)、浸出溶液pH=1.5、3g/L 

的(NH4)2SO4和0.5g/L的K2HPO4、浸出温度25.4- l℃、采用磁力搅拌器作机械搅拌、氧化亚铁硫杆菌 

以50mL悬浮液形式加入到营养介质、浸出溶液中 细菌的初始浓度为5×10’- ̄"/mL的条件下进行周 

期30d的浸出。对于x射线辐射分选产品来说,在 

磨矿细度为一250p ̄m时铜和锌最高回收率分别为 

69%和89%;对于磨细到90%一76p,m的浮选产品 

浸出时,铜和锌浸出率分别为76%和87%。采用生 

物浸出工艺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但对于工作周期 

长、浸出率低、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大等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并得以有效解决才行。 

3 应用前景展望 

铜铅锌多金属共生矿采用氯化浸出,氯离子的 

存在不但会给后续工艺的衔接带来影响,而且还易 

腐蚀设备、污染环境;同样碱浸法也会给后续工艺的 

衔接性带来影响,而且氨气的存在还对工作环境和 

自然环境都提出较高要求;采用焙烧酸浸则存在工 

艺流程长,焙烧工序产出的低浓度SO 气体较难回 

收的缺点;采用生物浸出则存在工作周期长、浸出率 

低、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大等弊端。而采用直 

接加压酸浸,其浸出液能与现有的中和浸出、电积工 

序衔接,浸出渣则与现有火法冶炼工序衔接,实现了 

多金属硫化矿中主要元素分离提取及综合回收利 

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全湿法直接加压酸 

浸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直接加 

压酸浸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采用一段浸出方式,浸出工艺多,要求较高 

的温度、压力、硫酸浓度(如要求温度在140oC以上, 

压力1.1MPa以上,酸度150g/L以上),浸出液含酸

相关主题